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文 | 范娜娜

夏天,正是烤串的好时节。配上啤酒,轻易就能达成一场全民的狂欢。

纪录片《人生一串》,就搜罗到了全国各地的美味烤串。熬夜看一部美食纪录片,感受到的是深深的罪恶,想要冲下楼来个烤串,想了想上次不怎么美好的撸串体验,默默放弃。

肚子咕咕叫地坚持看完《人生一串》,本来指望纪录片里可以指明个我所在城市的地标让我去打卡,但几集结束,却并没有心仪的地方出现。

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城市串串遍地,但大抵只有一个味道

仔细想了想,这些年走过的城市,串串店遍地,但大抵都是一个味道。

但是只有串串存在的城市是难以容忍的。就如同烧烤不能只是无肉不欢,素菜也为烧烤增添了别样风味,只有串串能当夜宵的城市,如何去抚慰那些深夜出来觅食的孤独心灵?

生活粗鄙化的一大体现就是串串攻占人们夜宵的榜单,而更加可怕的是串串都变成了一个味道。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觉得吃串串就是档次低的体现,相反,我认为串串带有的平凡热辣的市井气息,人间烟火的温暖与感动,足以让人痴迷。

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长春“五毛撸”

朴实的烤串所产生的归属感,能让深夜觅食的人热泪盈眶。七荤八素,至味浓欢。

味道,编织的是一个城市幸福的维度。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没在深夜撸过串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烤串对于吃货来讲,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更上升为一种仪式。它纾解的不仅仅是饥饿,还安慰了那些孤单的心灵。

我所真正反感的是,在城市吃夜宵,除了烤串,而没有别的选择。

或许有人会觉得串串的流行无可厚非,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但一个被烤串店包围的城市,不仅是吃货的噩梦,更是城市饮食消费的堕落。串串遍地的城市,一个挑剔的舌头是要遭受虐待的。

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工业化生产让串串店攻城略地

串串店遍地生根,背后是餐饮工业化的体现。因为串串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的潜质:材料方便易寻,各地都有;制作工艺简单,一个自助烤串机足矣。这几点使得串串店在全国开花,无处不在。

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毫无悬念,串串店大规模流行也源于快节奏生活的逼迫。吃烤串的人等不了,卖烤串的人也慢不下来。大城市追求速度与成功,精细的美食注定难以适应,所以烤串得以轻易攻城略地。

但连锁烤串店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消逝的还有那种独特的味道:浸润着浓浓的人情味,散发着地域特色的可口。

街边诱人的苍蝇馆,小区门口的夜宵地摊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此种美食感官享受,连锁类的烤串店还是难以达成。

毕竟这种依靠机械复制,迅速扩张的烤串串店追求的是共同而稳定的滋味,同一个品牌的串串店,都要达到味道和外观的同质化。这就使得食物背后没有了人的存在,滋味也就不断重复化,审美上也让人产生疲劳。

孟子曾言,“口之于味有同嗜也。”一个不容忽视的势态是辣正在攻略我们的舌尖,不吃辣的人正在被全世界抛弃。

遍地撸串的城市,正在走向美食消费的粗鄙化|沸腾

烤串如同辣这种味道,其同质化力量也有种危险因素,带着一股将饮食男女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口味统统捕杀的决绝,助长了大众口味的单一趋同,也反映着我们在饮食上逐渐失去另一种可能,这种多样性的丧失,让人尤为心痛。

当丰富多彩、手工制作的夜宵变成标准化机械化大一统的串串,可谓是逆饮食潮流而动。

从多样,柔软的美食走向雷同,粗鄙的串串的过程,意味着我们的胃口也在逐渐被驯化。

三两好友,一桌酒席,烤串之外,再无其他,这样的夜宵,没有了饭局的诱惑,只剩下饭局的困惑。

喜欢上一座城市的理由,非常简单。美味的食物,熟悉的好友,舒心的日子,已然足矣。但在被烤串耽误的城市里,这仿佛成了奢求。下次有人邀约把酒言欢,拒绝撸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