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只是自然界的現象?道教爲何如此重視「雷」?

眾所周知,雷電是大自然力量的一種體現。從遠古開始,人類就對雷電充滿了敬畏和想象。而對雷電的崇拜,促使了世界各民族、地區、文化中都出現了“雷神”。中華民族古老傳說中的“雷公電母”與“普化天尊”,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父“宙斯”,印度教信眾的“因陀羅”……

“雷”只是自然界的現象?道教為何如此重視“雷”?

玄元會發現,身邊人對雷電與雷神的印象,大多會與八六版西遊記產生聯繫。可見該劇對人影響之深遠,和傳統雷神信仰之凋零。

藉著六月雷齋月與雷祖聖誕之期,玄元會將循序漸進的與大家一同認識雷與雷神信仰。

古代的中國人把天看做是“陽”,地看做是“陰”,而雷能通天徹地,在一瞬之間連接萬米高空與我們腳下的大地。古人們因此認為雷是陰陽交匯的產物,一種天地偉力的象徵。

到底什麼是“雷”呢

《尚書·洪範》中記載:“有云然後有雷…….故云雷相托,陰陽之合。”《淮南子·天文訓》中也說:“陰陽相薄,感而為電,激而為雷。”宋代的理學家程顆也指出:“電者陰陽相軋,雷者陰陽相擊。”

而隨著陰陽理論的發展,人們不再侷限於具體的事物。如天地、風雷、雲雨、水火等,而是將自然中對立統一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陰陽的一體雙面。“雷”,也從一種聲光電的現象,升級成了象徵陰陽交匯、萬物生成的概念。 自“雷”成為了陰陽交匯、萬物生成的概念之後。“雷”的的範圍與影響力也迅速擴大,之後被廣泛的運用在人們的生活之中。

“雷”只是自然界的現象?道教為何如此重視“雷”?

驚蟄與雷的關係

驚蟄的由來就與雷有關。人們認為驚蟄這一天的雷聲,意味著冬春交柄,新的陽炁到來將使得萬物煥發新的生機。曾有小夥伴問筆者,入春以後的雷雨天氣很多,為什麼只有驚蟄這一天的雷才會使得萬物生髮。又或者是驚蟄這一天沒有打雷,萬物如何生髮。那麼就是因為,“雷”更多的是指陰陽交匯的這種現象,而離自然界聲光電的“雷”遠矣。

總之,今天我們認識到的“雷”在中華文化中,不單單指代的是自然界的聲光電現象。更是陰陽交合、萬物生化的象徵。

牢記這些,下一次再說到雷神,就能更好的理解雷神的職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