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系列發佈會上最令人激動的莫過於透明探索版的現身,小米今年的黑科技都在這款手機上有所體現,安卓版的“Face ID”、創新的雙頻GPS、支持壓感的屏幕指紋,而這一切都在這款只買3699元的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先來看看配置,小米8 透明探索版大部分配置和小米8相同,不同之處除了外觀,還有高達8GB的運存,新加入的3D結構光技術以及壓感屏幕指紋,在電池方面由於內部構造不同,小米8透明探索版只有3000mAh,比普通版小了400mAh。

價格方面,3699元的售價不得不說性價比十足,只比普通版多了700元,但搶不搶得到就看命了,我有幾個朋友看到我拿著小米8 透明探索版,願意用4500元的價格買我的二手,看來“理財產品”一說真是實錘了。

外觀:不是貼紙 但也不是真元件

小米8 透明探索版在外觀上和普通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將背面指紋變成了屏幕指紋,並將玻璃背板採用了透明處理,清晰可見手機背面的相關元件。不過這些元件並不是手機的真實元件,而是一塊用來裝飾的金屬板。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在電池的表面,也用上了碳纖維紋路的貼紙,電池上面的NFC線圈和排線都完整的展示了出來。有趣是的電池上還有一行字“Innovation For Everyone”,以筆者四級的英語翻譯過來就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黑科技”,嗯,恐怕要先搶到才能享受到黑科技吧。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其他方面,小米8 透明探索版和普通版差異並不大,在按鍵和接口的排布上都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小米8 透明探索版在攝像頭、電源鍵、USB Type-C的舌片等位置採用了紅色的處理,這一抹紅看起來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正面和普通版並沒有什麼差別,除了在熄屏後的幾秒內會在指紋位置顯示相應圖示。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劉海屏的設計在當下看來,並沒有什麼異樣,不過在魅族16發佈後,小米也確實該有些危機感了,小米8 透明探索版隨機附贈了一個背面透明手機殼,剛好可以露出半透明的機身,手感也不錯。目前國產手機大多會在包裝盒內附贈手機殼,什麼時候蘋果也能附贈手機殼就好了。

總的來說,小米8 透明探索版還是做出了一些不同的東西,背面的指紋識別變成了屏幕指紋,如果再不改變背面的設計,那就會顯得太單調,透明的機身後蓋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用小米8 透明探索版在大街上打電話的回頭率還是挺高的。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單純為了好看的外觀,而犧牲了一定的電池容量就得不償失了,看來我還是個實用黨。但對於顏控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系統體驗:Face ID和屏幕指紋好評

小米8 透明探索版擁有3D結構光人臉識別,相當於安卓版的“Face ID”,通過這幾天的使用,其體驗基本上和iPhone X差不多。但由於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人臉識別成功後就直接進入桌面了,所以顯得比iPhone X的速度還要快不少。實測在昏暗和強光的環境中解鎖也反應迅速,毫無壓力。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除了Face ID,帶壓感的屏幕指紋也是這次的亮點之一,其使用體驗也和vivo NEX相差不大,區別就在於小米8 透明探索版加入了壓感的設計,在識別的過程中需要用手稍用力按壓,而機身也會給出相應的震動反饋,顯得更加真實。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這樣看來,似乎這兩種解鎖方式都沒有帶來很大的革新,但小米8 透明探索版將這兩種方式合二為一,當你錄入人臉和指紋後,可以任選一種方式解鎖。例如當你帶著手套時,你可以按壓電源鍵或設置抬手亮屏用人臉識別解鎖;當你將手機平放在桌面上,不方面伸出臉蛋時,你可以用屏幕指紋解鎖。這兩種方式的融合可以適應生活中超過99%的解鎖情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信和支付寶只支持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指紋支付,3D人臉識別暫時無法用來支付。

MIUI 10就不用多說了,一貫的流暢好用,另外新加入的雙頻GPS也是相當實用。不僅定位準,而且速度相當快。我將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iPhone X放在一起,進行了一些測試。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在室外空曠的環境中,小米8 透明探索版和iPhone X的定位速度差距不大,我分別在室內和半開放的環境下進行測試,可以看到,無論是高德地圖還是百度地圖,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定位速度和精度都大大超過iPhone X。這一點值得點贊,這在我使用手機室內導航和用APP叫車的時候格外有用。

在O2O蓬勃發展的今天,手機最基本的定位功能看似簡單,但能做到完美的幾乎沒有,小米8透明探索版加入的雙頻GPS解決了不少用戶的痛點,一切從用戶出發才是產品革新的正確方向,小米8在這一點上做得不錯,值得點贊。我也希望今後的手機廠商能將這一技術視為下一個熱點。

性能、充電和續航

小米8 透明探索版在性能上和普通版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內存大小了,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內存為8GB,相比普通版要更充裕一些,尤其是在多開應用時,8GB在處理任務時要更加遊刃有餘。相信在今年下半年開始,8GB運存也將成為安卓旗艦機的標配。

我們用安兔兔對小米8 透明探索版進行跑分測試。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充電方面,小米8 透明探索版附贈的是一個QC3.0的快充頭,但小米8 透明探索版本身是支持QC4.0+協議的。實測充電速度不錯,在30分鐘內就能充進超過50%的電量。80分鐘就能將手機充滿,這個速度還是令人滿意的。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但在續航方面,由於小米8 透明探索版比普通版少了400mAh的電池容量,所以在續航上會比普通版稍差,不過介於這麼快的充電速度,相信減少的這點續航時間也構不成什麼問題。

加持四軸防抖的拍照

小米8 透明探索版在後置雙攝的硬件參數方面與普通版完全一致,兩者都是四軸光學防抖、F1.8 的IMX363 和F2.4 的S5K3M3。我也隨手拍了一些照片。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手:探索的不只有外觀

可以明顯感覺到,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AI場景識別的加入,讓顏色更加飽和了一些,讓食物顏色更鮮豔、天空更藍更通透。無論是在解析力還是顏色表現上,小米8透明探索版都表現不錯。另外,從鎖屏界面進入相機時,在速度和拍攝體驗上,小米8 透明探索版也做得很出色,總的來說,拍攝體驗相當不錯。

總結:優勢很突出 搶到就是賺到

從上面的上手體驗來看,小米8 透明探索版的優勢很明顯,人臉識別和壓感屏幕指紋的協同工作,讓解鎖體驗相當完美,也讓信息安全得到了更高的保障。雙頻GPS給人一種很放心的感覺,平時不用的時候感覺不到,而當你需要精準定位的時候,它能給你最準確迅速的答覆。如果非要說缺點,那就是相比普通版縮水的電池容量,如果再出一款不透明但是電池容量更大的版本,我相信我會更願意購買。

這份八週年的答卷,小米給的相當出色了,美中不足就是搶不到,目前閒魚上的價格已經炒到了5000元左右,“理財產品”名不虛傳,相信解決好產能問題後,這又是一個爆款。目前這一價位段,可以一戰的只有魅族16系列,相比小米8 透明探索版,魅族16系列的優勢是擁有線性馬達,對稱的屏幕設計、更窄的邊框以及更強的拍照參數,但其缺點也很明顯——沒有NFC。相信用戶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