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的手机,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动辄3、4千元,还只是中端机型,旗舰版的高配手机已经高达上万元了,价格竟然悄无声息的涨了上来,难道钱不值钱了吗?分析原因,现在手机行业正面临着“元器件涨价”、“人工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手机涨价实属必然。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因为大多数手机厂商未能处理好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供应链企业存在依赖性,一旦原材料、人工出现成本波动,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成为涨价的元凶。手机厂商前几年历经机海战术、价格战、渠道战之后,一些手机厂商才逐渐地把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转型”的代价往往是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2014年底开始,国内手机供应商、代工厂等产业链的坏消息就不绝于耳,2016年初终于引发了手机产业链的倒闭潮,从“倒闭潮”中存活下来的供应链企业,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品升级,由此带来的成本自然要分摊到手机厂商的身上,手机屏幕市场就是例证。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的行业调整,手机面板产线历经产能过剩、成本倒挂、价格崩塌、停线关厂、行业缺货、价格上涨、高世代线切入、价格下跌、定制化全面屏兴起、价格回稳、附加值增加、价格上涨等系列风波,直到目前才处于一个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目前智能手机的DRAM内存已经从4G增加到6G、8G,存储器厂商对颗粒的需求突然翻倍,在失衡的供求关系下,涨价是注定的结果。同时Flash闪存也逐渐从32G、64G提升至128G、256G,加上制造工艺的升级,价格自然有不同幅度的上涨。2017年DRAM内存的涨幅超过100%,Flash闪存的价格普遍上涨30-40%。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内存、屏幕、处理器等核心元器件被少数巨头把持,在手机供应链动荡且供不应求的局面下,供应商一旦断供就会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甚至掌控手机厂商的销量命门,改变手机厂商的成长轨迹。通货膨胀、贸易战、供需不平衡等是手机涨价潮的元凶,处于夹缝中生存的一线手机产业尚未形成柔性产业链,库存积压和断货的现象交替出现,从而形成忽冷忽热的手机市场。

面临元器件涨价,手机发展空间受擎,手机厂商应如何应对!

赵明的观点与Gfk《2018年手机市场年报》提出的指导意见高度一致:消费者关注重点将逐步由硬件、配置向品牌、体验方向转移,所以手机厂商应重视消费者体验并深挖,将新技术、新做工、新配置加入到新旗舰上来,给国产手机带来技术、体验、品牌等综合维度的价值提升。基于此,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涨价才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华为、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动辄几千万台的季度销售成绩已经是最好的证明,特别是在供应链涨价、贸易战、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涨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