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这首词有关

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这首词有关

北宋著名的词人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才子词人",他的词,以健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而在当时流行极广,“天下咏之”,素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誉。,一次友人孙何被擢任为钱塘统帅,即将赶任。柳永即兴赋了一首名日《望海潮》的词,赠送给了他。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这首词有关

这首词,把西潮的秀美、杭州的繁华、钱塘江的波澜壮阔,描绘得有声有色,:富丽堂皇,使“自古繁华”的钱塘更富有摄人心魄的吸引力。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迷人景色,更是让人陶醉、神往。此词一问世,便风廉一时,到处流传,一直流传到金主完颜亮那里。他在听,到了这首词后,深深地被词中所描绘的钱塘繁盛、动人的景象所迷恋。由欣获到,神往,一直勾起了内心占有的欲望,于兴奋之中,他产生了要渡江南侵的欲念。

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这首词有关

柳永《望海潮》中所描绘的景色实在是太迷人、太富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了。后人谢处厚曾对此作诗说:谁把杭州西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齐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这首词有关

当然,金主完颜亮不可能仅仅只因为是读了这首《望海潮》,便遂起“投鞭渡江之去",但由于这首词对钱塘富丽壮观的景象的渣染,使他对“东南形胜”更加垂涎、贪求,倒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