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最近一位妈妈分享了一个故事:

带孩子去闺蜜家玩,却看到她儿子在客厅罚站,不等问原因,闺蜜就主动说:“喝酸奶非得用勺子,结果弄得衣服上都是。”

孩子根本没有关注那个站在墙边的小哥哥,而是直奔玩具区。这时,闺蜜又说:“给他买了那么多的玩具,一点也不听话。不站够十分钟,你别想玩。”

闺蜜的儿子一开始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儿,听见妈妈的这些话,开始哭了起来......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看着小朋友伤心的哭,虽然她不知道哪里错了,但还是制止了闺蜜的抱怨。

其实,闺蜜的“抱怨”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只不过叫软暴力。

软暴力,学名精神暴力,区别于肢体暴力造成的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可以算作“软暴力”。这种暴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甚至有时会被界定为一种“习惯”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软暴力不会让孩子的身体受伤,却会让心灵备受伤害;家长不打骂孩子,不等于就没有对孩子进行暴力攻击。比如:

※口无遮拦地挖苦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其实是人格上的侮辱,是一种精神虐待;

※剥夺孩子的隐私权,要求孩子对自己透明:“你人都是我生的,还有什么不可以让我知道的”,对孩子进行心理侵虐,剥夺了孩子独立的人格;

※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你太让人操心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自我否定、怀疑、消极。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如何避免对孩子软暴力呢?

01.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一位妈妈早上醒来发现卫生间都是水,水龙头是开着的。孩子主动承认是她开的。当时这位妈妈没说什么,只是关上水龙头,拖了地。

然后妈妈问孩子,有什么想说的吗?本来低着头的孩子,顿时抬起头说:“早上你说头疼,我就想着帮你做点事,以前你每天都给太阳能上水,我也想上,却弄错了水龙头。”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妈妈惊讶之余夸奖了孩子,接着告诉她,尽量不要去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孩子平时在学校里遇见的糗事,或者是自己闹的小笑话,都会告诉妈妈,因为孩子知道她的妈妈不会去抱怨她笨,而是会去理解她,甚至,和她一起笑。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02.尊重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自由,自己决定一些事的做法。孩子长大后,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决定和承担一些事的后果。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即使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家长也可以用尊重的态度,帮助孩子在一次次的跌倒和错误中成长得更好。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她所有的衣服、鞋子以及平时需要的生活用品,如果可以,都让她自己去选择,家长偶尔给出建议,但如果孩子坚持,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过多地参与,不过多地去“爱”孩子,家长实施软暴力的机会也会随之减少。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03.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朋友家的孩子三岁了,说话还不太清楚,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朋友从来没有抱怨过孩子说话晚,更没有逢人就跟别人解释孩子说话不清楚这个事。她反而说,自己很满足,因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会说话是迟早的事。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总之,软暴力给孩子的危害不可忽视,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孩子。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

  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父母,多采取积极肯定的语言,多欣赏和赞美孩子,尽量不要用软暴力的恶语伤害孩子。愿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长!


言语上的”软暴力“,有时比打孩子更严重!

【学乐英语】

● 192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享誉全球近百年是全球最大和最知名的儿童图书出版和发行商;

● 美国90%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以及中国100%的国际学校选用学乐的教材与书籍,2005年进入中国,现有400多家教学中心遍布全国;

● 学乐课程由美国总部顶级教研团队为非母语国家量身打造,并由具备国际教师资格认证的外籍教师执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