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爲什麼選擇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

導讀:道光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登基的皇帝。其在位期間,西方國家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閉關鎖國的大門,大清國從此開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道光也就成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位皇帝。道光末年,面對此等內憂外患的國情,選擇一位合適的接班人就成為了道光帝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為何說立儲問題被稱為“難題”,因為道光帝必須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艱難抉擇。

皇四子奕詝資質平庸,皇六子奕訢聰明伶俐,奕訢的文才武功皆在奕詝之上,可為何道光最後選擇的是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今天筆者儘量試著單獨從道光帝的這一角度去解析這一問題。

道光為什麼選擇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

道光帝

可以肯定的是道光在立儲問題上是有過猶豫,而且猶豫的程度可以用“非常”來形容,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皇六子奕訢雖小,但是憑藉其聰明伶俐深受道光喜愛,並視為接班人之一重點培養。有野史甚至認為道光帝開始是立的就是奕訢,只是後面消息走漏後改成了奕詝。從道光自身角度講,他最後選擇資質平庸的皇四子奕詝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奕詝之於道光是晚來得子,道光很珍惜。道光自生下皇長子奕緯之後在長達18年的時間裡沒有子嗣,之後有了二三子後又不幸夭折。到1831年的時候,道光也50歲了,皇長子奕緯卻因病過世了,因此這一年出生的皇四子奕詝相當的受到老來又得子的道光帝的垂愛和珍惜。也因此,相比於其他小皇子,奕詝小時候可以說是皇恩獨佔。

道光為什麼選擇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

咸豐帝-奕詝

第二、道光帝對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及其寵愛和重視。有個關係要明確,孝全成皇后不是因為生了奕詝而得到寵愛和封賞的,在生奕詝之前就深受道光的寵愛和信任。根據史料相關記載,孝全成皇后16歲入宮時從全嬪,3個月後升全妃,一年後被封為全貴妃(當時地位也僅僅次於在位皇后),而後皇貴妃,可以說孝全成皇后完全不是憑藉子嗣而被晉封的。在孝全成皇后死後道光就再也沒有立過皇后了,可見道光帝對其寵愛之深。道光愛屋及烏,情理之中。所以說用現在的話講,奕詝是抱了他孃的大腿。

道光為什麼選擇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

咸豐帝生母——孝成全皇后

第三、道光帝本身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位大統的。奕詝雖不是嫡長子,但由於皇長子、二子、三子都相繼過世或夭折,奕詝的嫡長子身份不在名卻在實,所以道光帝對奕詝的身份明顯有天然的親近感。

第四、道光帝自身也是在尊重清朝傳位的“祖制”。清朝傳位的“祖制”是:立賢不立嫡。雖說傳位是立賢不立嫡,但不代表沒有嫡庶之分。在眾多兒子之中如果資質長短差不多,那嫡出的優勢就很大了。況且資質長短、賢能多寡這項指標不好衡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所以所謂的“立賢不立嫡”漏洞很大,誰賢誰不賢全憑當權者一句話。晚年得子而帝王之術平平的道光,眾多兒子誰表現的“賢”或者“不賢”,不是靠誰的文才武功好,誰將來能更好的治理大清天下,而是看誰更有“孝心”。奕詝的老師杜受田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成功的揣摩了聖意。

第五、道光帝本身終究還是以不思改革、墨守成規的保守性格居多。

道光帝在立儲的問題上猶豫過,猶豫的原因正是基於奕訢的聰慧以及大清江山的不太平。道光想學聖祖,期望奕訢能成長為像雍正似的接班能人,掃除一切弊政,中興大清。道光又有擔心和顧慮,擔心的是奕訢不能很好的完成他的期待,甚至怕奕訢矯枉過正,所以他最後選擇的還是以“孝”聞名的奕詝。畢竟選著一個有“孝心”的兒子當接班人風險自然不大。這就是道光帝的性格所致,想變,最後卻什麼都不會變。

道光為什麼選擇資質平凡的奕詝而不是聰明伶俐的奕訢

恭親王奕訢

我是歷史的天空2018,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