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毒汹汹来袭,家长该如何为宝宝撑起“保护伞”

进入6月,各地儿童医院人满为患。一部分是普通感冒引起的,炎炎夏日高温来袭,很多宝宝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就患上了热感冒;另一部分宝宝高烧不退,手上、嘴上还有红色的疱疹,这是感染上了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毒汹汹来袭,家长该如何为宝宝撑起“保护伞”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病宝宝的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身体常常伴有发烧。

和大多数感染的病毒疾病一样,感染手足口后,不需要服用抗生素,也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有自限性,可以自愈。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手足口?

1. 接触或饮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或者食物;

2. 接触了患病宝宝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

3. 咽喉中的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经飞沫传播,宝宝因此感染;

4. 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奶瓶、手等。

手足口病毒汹汹来袭,家长该如何为宝宝撑起“保护伞”

宝宝患手足口病后,如何护理?

1. 发热38.5℃以下的宝宝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保证充足的休息等方式来退烧;超过38.5℃时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

2. 有些宝宝的口腔内有疱疹,因此进食会有不适感,所以不愿意进食。此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流质或半糊状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牛奶等。

3. 严格按医嘱用药,以减轻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

4. 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患病期间,最好不去公共场合,以免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或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宝宝。

手足口病毒汹汹来袭,家长该如何为宝宝撑起“保护伞”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1. 持续高热

当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 39℃,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即使宝宝已经吃了退烧药,但体温下降不明显,或很快又飙升上来的。

2.无法进食从而导致脱水

有的宝宝咽痛很明显,无法进食、饮水,从而导致严重脱水,如表现为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等。

3.精神状态差

有的宝宝即使体温正常,但精神状态还是很差,如嗜睡、爱哭闹、烦躁、不吃东西等。

4. 肢体出现抖动、呕吐、抽搐等情况

如果宝宝四肢出现惊跳、不由自主的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的情况。

当出现以上4种情况的任意一种时,家长朋友们就需要赶紧带上宝宝去医院诊断,治疗了。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引发其他问题。


搜索下载“熙心健康”微信公众号,更多健康知识定期推送,更有医生免费咨询,等你关注!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目的为传播健康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