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唐代詩人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描繪了“碧湖秋水白鷺飛”的場景。幾江清流處,白鷺偶齊飛,昔日的一脈清流又出現在眼前。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清流縣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從嵩口鎮往城關方向自駕。大多人都清楚明白——清流名字的由來,縣城因清溪環繞,碧水縈迴,故名清流。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城關除了市場和縣政府前的廣場等少數幾個人口密集區,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堵車的。

站在清流最繁華的南門橋頭,兩百米開外就是綠蔭覆蓋的青山,植被覆蓋程度讓人由衷羨慕。而那因攔河築壩形成的安砂水庫,這個水庫在清流境內形成的人工湖被稱為——九龍湖。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不過,就算沒有航拍設備,在這裡你也可以感受到“十里平湖”的開闊。據瞭解,這裡是閩江的支流,也曾是閩西山區物資運出的最主要通道,山區的木排等可通過河流下行運抵閩江。”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在公路鐵路興盛之前,江河內陸的航運可是承載著交通運輸的重大社會功能。閩江上游的九龍湖流域,還曾造就過清流歷史上的繁榮呢!

清流沙蕪鎮曾是閩西最大的航運中轉站,也是歷史上清流水路出入要津,九龍溪水流湍急,暗礁處處,順流而下,如叩鬼門關。上行則需縴夫人力拉拽,辛苦那是毋庸置疑的。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而今滄海桑田,曾經的纖道,已深藏水下;

曾經的山峰,變成了湖中的島嶼;

曾經的“閩水第一險灘”,成了人們網箱養魚的好場所。

“高峽出平湖,天塹變通途”!

湖面平靜的時候,還可以泛一小輕舟,在湖面之中漂流。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如果在清流逛累了,饞了,不妨就在街邊找個小店,坐下來品嚐一下清流的風味小吃:老頭面、燈盞糕、鮮肉(牛肉、豬肉、鴨肉、羊肉)兜湯、珍珠丸子、九龍湖魚片湯、姚坊紅芽芋煮粉,你記得住的特色小吃,在這裡總能找到影子。尤其不要錯過了清流的豆腐皮、九龍湖極具鮮味的溪魚。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清流是純客家縣,對魚的敬仰尤為隆重。逢年過節魚是必備的菜餚,在殺魚的時候還要將魚尾砍下,貼在門上,寓意著年年有“魚”(餘)。每年的端午節這天,人們來到河邊,從河裡叉起一條條鮮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著鮮魚,喝著米酒,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年年有“魚”(餘)。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說起魚,真的不能錯過!溪河中生存的魚類有草魚、鯉魚、白刀、鯰魚等達60餘種,尤其盛產鱖魚、河鯰等。你可以嘗這邊的全魚宴,也可以試著燒烤,或者試著用你熟悉的一切烹調手段來為它加味是很不錯!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直到現在,嵩口的滄龍,沙蕪的洞口,李家的鮮水,每年端午這天,都要到河邊去殺魚。祈求這方水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年年有“魚”(餘)。用河水煮出的鮮魚,肉質鮮美,魚味清香,也就是今天的李家鮮水魚。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海闊憑魚躍,今天的清流,在廣袤靜謐的湖面上,交錯分佈的魚塘裡,我們處處可見一條條“清流溪魚”在盡情遊動,跳躍著清流人民的豐收和幸福。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如果夜晚在這邊搭營露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靜謐的夜色,無人打擾的悠閒,靜靜的看著這片星空,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呢!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綠水青山醉是清流,

九龍湖之美天上來!

清流,

一個魂牽夢繞的名字,

一個不斷變化著自己的美,

它還有其它面等著我們慢慢發現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