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吃飯時,先吃菜和先吃飯為啥不一樣?

木裡圖中學部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不知道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對比過進餐時先吃菜和先吃飯後血糖的高低有什麼不同,親自做過對比的人會吃驚地發了,兩種吃法的差別非常大,比如餐後2小時血糖可以有1-2mmol/L的差別,這對很多人來說,關係到了是否能控制達標的問題。比如餐後2小時寬鬆控制目標不能超過10.0mmol/L,很顯然這1-2個mmol/L將起到多大的作用。

而這樣的效果通過先吃飯後吃主食這樣簡單的變化就能實現,有專家對此專門做過驗證,結果是:

  • 進餐時先吃主食的人後吃肉和菜的人,餐後1小時平均血糖11.05mmol/L,餐後2小時平均血糖9.3mmol/L
  • 進餐時先吃肉和菜再吃主食的人,餐後1小時平均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平均血糖為7.8mmol/L

不少人可能對此並不相信,實際上這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因為肉類是高蛋白食物,相比於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速度要慢的多,且並不會直接提高血糖水平;而菜中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吃進去後不會對血糖產生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肉類中的蛋白以及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進入胃腸後,可以佔據更多的胃腸空間,快速消除飢餓感,不但能減少進食量,還能起到“海綿吸水”的作用,減慢小腸對葡萄、脂肪等的吸收速度,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且這種吃法下,餐後血糖是平緩上升的,到餐後2小時達最高峰後開始下降,有別於先吃主食後吃肉和菜所表現出的餐後血糖先在餐後1小時快速上升到達 峰值,隨後開始下降且餐後2小時仍然處於較高水平的情況,有效避免了血糖的大幅波動,這也血糖控制中比單純控制高血糖還要重要。

因此,血糖高及有糖尿病的人採取先吃肉和菜,最後吃主食的進餐方式,對控制血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獲益。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很多人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先吃主食,也就是先吃米飯饅頭,血糖會突然升高。

因為我們的胃部對食物的吸收是有一個順序的,如果我們先吃主食也就是米飯和饅頭,他們是屬於精細穀物,高碳水化合物,換言之相比蔬菜他們屬於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所以優先吃飯血糖升高快,如果先吃蔬菜結果就不一樣了,蔬菜的升糖指數都是比較低的,尤其是葉菜類的蔬菜。所以我們先吃蔬菜後吃飯血糖升高特別緩慢。



糖尿病人正確的就餐順序:

①先吃蔬菜,首推葉菜類蔬菜

②接著食用蛋白質食物➕ 主食

下圖舉例說明:先吃清炒葉菜蔬菜→西紅柿炒雞蛋→涼拌雞胸肉➕ 醬肉和雜糧米飯一起吃

糖尿病患者應該儘可能的每一口都咀嚼30次以上,達到營養物質充分吸收。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註冊營養技師


營養百事通


相信很多糖尿病朋友在醫生宣教飲食方法的時候,會聽到醫生反覆講吃飯順序的問題。

醫生建議的飲食順序是:菜-蛋白質-主食。

美國的科學家Shukla教授曾經專門做了一個研究,來觀察什麼樣的吃飯順序對糖尿病朋友來說是最合適的。 下圖是先吃碳水化合物和後吃碳水化合物的區別,可以看到血糖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再來看一看教授做的先吃蔬菜,先吃米飯,蔬菜米飯混合吃的一個臨床觀察,3種不同的進餐順序後餐後血糖的變化情況。

下面的圖表示餐後血糖的結果。藍線是先吃蔬菜和蛋白質,黃線是先吃米飯,綠線是米飯、蔬菜混合吃的情況。從圖表可以看出綠線和黃線出現了明顯的峰值,也就是在餐後1小時的時候患者的餐後血糖明顯升高,綠線升高的要明顯一些,黃線偏低,但是和綠線的走勢非常接近。藍線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餐後2小時的血糖才達到最高點,甚至還是比黃線和綠線還要低一些。

在餐後3小時的時候黃線和綠線迅速下降,降到了比藍線還低的水平。

從這些結果可以分析,先吃蔬菜可以明顯減少血糖的波動幅度,這是因為先吃進去的蔬菜在胃腸道內形成一個纖維網,主食如米飯等後吃進去,纖維網會暫時隔離米飯與胃腸粘膜的接觸,是米飯的消化和吸收減慢,從而減緩餐後血糖的升高。

對於服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朋友來說,如果先吃米飯,血糖迅速升高後然後迅速下降,而在血糖下降的2-3小時,通常是餐前降糖藥物特別是短效胰島素促泌劑或者胰島素的作用時間就可能出現低血糖的情況,這就會出現血糖的波動幅度過大,從而導致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出現。

先吃米飯或者米飯和蔬菜混合吃的結果差不多,當然混合吃要稍好於先吃米飯。

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吃飯順序的一個原因,要先吃蔬菜,先吃蔬菜,先吃蔬菜,重要的事情說3遍。順序重要,吃什麼其實更重要,如果你就愛吃碳水化合物,那麼還有什麼順序可言,首先強調的是各種營養素都有,如果你單吃一種,那麼你就是錯誤的。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瞭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