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之行的一些思考,六国为何通通敌不过秦国

今日游了兵马俑,震撼于秦王朝的强大。秦朝的灭亡不是无原因的,秦始皇个人的功劳确实大,丰功伟绩确实是不为过,书同文,马同轨,为日后统一的中国奠定了基础。不过,那么多老百姓,为他修筑一座王陵就花了三十八年,最多的时候动用了七十多万民工,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数字呢?或许你会说,不是他的大工程,今天我们就看不到这样伟大浩瀚的工程了。但是,如果站在那时候老百姓的视觉,这样的王朝,他不迅速灭亡,谁该迅速灭亡呢?

秦王朝的兴起和强大,消灭六国,最终一统天下,笔者有以下一些思考。当汽车驶过函谷关和潼关的时候,看到那险峻的雄关,不禁感叹,大自然对于秦王国的厚待。冷兵器时代,唯有秦国好打别人,物质雄厚时,兵强马壮时,出关去打别人,打的赢,中原那一代千里沃野,粮食作物极其丰富,全部都是平原,种什么有什么,会迅速的增强秦国的实力,打不赢,进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中平原,同样是沃野千里,慢慢积累,下次再来。兵马俑之行的一些思考,六国为何通通敌不过秦国

兵马俑之行的一些思考,六国为何通通敌不过秦国

过函谷关,潼关的时候,在思考,为何六国部队,不从黄河流域那里沿水路进攻呢?想了一下,或许六国部队,同样不习水战,几十万部队,对于战船的要求是极其高的,哪怕几百年后,曹操的北方部队,同样是不习水战。

秦国的主要敌人,魏国,赵国和楚国都是劲敌。赵国,魏国,可能被匈奴这些民族拖累,再加上国都无险可守,必须是常胜将军,输几次就得掉裤子,所以最终在耐力上不如秦国。赵国,纸上谈兵一战,直接伤掉元气,是赵括将军吗?是赵王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功不可没,可后期就像唐玄宗,高开低走。楚国,我在想,那时候的南方人,在军事对抗北方人上,从身材上来讲会不会吃亏呢?

西安,一座历史沉积的城市,在这里感受时光精力,正如兵马俑上一副横幅所说,跨越千年的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