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在幣圈對於炒幣的人來說,最怕遇到的就是自己投資的項目時所謂的空氣幣或者是山寨幣,那樣就等於自己所投資的產品註定要被割韭菜。而根據最近的消息瞭解幣圈的空氣幣非常多,甚至是破發率已經達到了100%,這也讓很多的投資人開始擔心自己投資的項目是不是空氣幣,下面就隨著小聚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行情情況吧。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在今年的5月下旬,一個新型的交易所FCoin殺入交易所競爭大戰,就好像是一尾鯰魚,攪動了原本固化的頭部交易所序列。

有一種說法,2018年是公鏈元年,如今Q2季度已過,經歷過千所大戰的交易所賽道依然熱鬧,2018年更像是交易所元年。

TokenData以交易對、交易量等為標準,對部分滿足條件的交易所進行了Q2季度的梳理。在各項排名中,TokenData發現,交易對的數量並不是一直與交易量成正比,且交易量領先的交易所,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交易所。

那麼,什麼才是好的交易所?平臺幣穩賺?交易所的門檻是否真的低到人人都可開交易所?且看TokenData的盤點。

1、綜合交易對、交易量指標,火幣未入選

TokenData以交易對為標準,先篩選出了第二季度交易對在300個以上的交易所,並集合交易量,將25個交易對為一個計分點、日均交易量10億為一個計分點,得到總排名,排名依次是OKEx、HitBTC、Binance、YoBit、gate.io、庫幣網、Livecoin。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而經過綜合的比對,OKEx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這個裡面除了基本的現貨交易之前,OKEx還有場外交易以及期貨交易,而場外交易是現在交易所獲得新的用戶增量的一個尤為重要的途徑,對此,gate.io也是榜上有名。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其實,單論交易對數量,HitBTC力壓群雄,從所有的交易所中脫穎而出,但是其成交量只有OKEx的成交量的15.84%,而OKEx的總交易對只有HitBTC的71.29%。

之所以把交易對作為首要篩選標準,是因為交易對即交易所的天花板,交易對越多,投資者的選擇也越多。而交易量,是一家交易所的基石,交易量保證交易所能夠正常運營盈利,並且給投資者提供足夠的流動性。

那麼交易對數量多寡與交易量是否有必然聯繫?

有,但不完全相關。目前,交易所主要使用BTC、ETH、USDT(USD)這幾種主流交易對,TokenData分別統計了交易所中主流交易對的情況,發現交易對多並不意味著成交量大,如下圖所示: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TokenData認為,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於持倉量大、資金體量大的投資者,成交量比起交易對更加重要,或者說,交易量大的交易所有利於大宗。

2、空氣幣肆虐,中國人一統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天下?

我們來一個有趣的現象,說起來大家都知道,在現如今空氣幣肆虐,交投活躍的頭部交易所幾乎全都是中國人開的。而根據CoinMarketCap的統計,截止到2018年的7月份,在現如今的市場上已經有多達1722種加密貨幣了。在這些貨幣中,市值在1億美元就有86個,而這個佔比僅僅只是佔了4.99%。它的日成交量達到1000萬美元的幣種大約60個,佔比約為3.48%。

TokenData曾描述過,交易所的大部分項目和幣種都是空氣幣,毫無流動性可言,甚至只是為了騙走你手中的籌碼。

統計日交易量5億美元及以上的交易所,Q2季度有6家,且都是比較知名的大牌交易所,而這幾家交易所只有Bitfinex是由外國人創立。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以三大主流交易對BTC/USDT、ETH/USDT、ETH/BTC的日平均成交量,作為評判標準,主流交易對的日均交易量越高則表示該交易所流動性越強。

3、黑馬交易所:Fcoin交易量領先,問題也不少

不管你想不想承認,FCoin確實是今年上半年繞不開的一個存在。

FCoin上線時間較晚,統計數據為5月4日至6月30日,期間,FCoin沒有上線ETH/BTC交易對。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2018年6月30日當日,BTC佔加密貨幣市值比例為42.91%,ETH佔加密貨幣總市值比例為17.64%,(ETH/BTC取30%)根據該參數進行賦權計算,得到交易所在主流交易對上的得分,並得出交易所在成交量上的排名:FCoin、Bitfinex、Binance、OKEx、Huobi、ZB.com。

5月初開始交易的FCoin從成交量上來看是碾壓其餘交易所,但目前看來只是曇花一現,漲得快,跌也照樣快。FCoin在第二季度結束時,交易量相比較峰值已經跌去99%,在加上一堆山寨幣在所內橫行,FCoin未必是投資者(尤其是大宗)的好選擇。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這到底是黑馬還是黑天鵝?反正都是黑色的,什麼動物,不重要了。

4、遺憾,FCoin、OKEx、Binance,項目全破發

一個不讓人意外的壞消息,二季度,在FCoin、OKEx、Binance上線的項目全都是破發的。

一週之前,TokenData統計了Q2 ICO項目的數據:《破發潮持續!ICO項目越來越多,一級市場資金卻越來越少》,在文中指出,第二季度ICO入場情緒低迷,導致一級市場熱情也持續下降,場內資金博弈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幣圈的退出渠道十分有限,項目上線交易所是目前唯一的套現手段。

僧多肉少,在這種情況下,項目方上線交易所既是重大利好也是重大利空。如果說利好,還能理解,早期投資人可以套現了,但利空又是為什麼?

TokenData統計了第二季度幾個交易量較高的交易所的上線項目數量和破發率,發現主流交易所已出現大面積破發的情況。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第一季度破發率高達到76%,第二季度交易所上線項目表現有所收斂。

回顧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基本可以得出兩個結論:1、選擇什麼項目上所,對所有交易所來說是一個難題,但又與自身商業利益有衝突;2、打新邏輯在本市場是偽命題,幣圈交易所並不能為項目方背書。

此外,作為老牌三大交易所,Huobi、OKEx、Binance向來是眾多項目夢寐以求的登陸地,但是往往需要付出不菲的上幣費。羊毛出在羊身上,項目方付給交易所的代價,都會在二級市場韭菜身上找回。在市場陷入低谷時,項目方收割韭菜更加赤裸裸毫不加掩飾。

所以,投資數字貨幣的人千萬不要盲目的相信大的交易所,如果你再投資炒幣的時候希望能夠像股市一樣大新必賺錢,那麼,在這裡小聚還是請遠離幣市的好,這裡破發率最低的交易所它的破發率也是高達了50%。

5、平臺幣賺錢?漲十倍還得跌回去

因為平臺幣的投資邏輯相對好理解,上半年,平臺幣曾炙手可熱。

從2017年6月幣安推出BNB用於融資之後,百倍的收益誘惑著後來的交易所,平臺幣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

平臺幣在模糊了交易所股東和幣東界限的同時,也展現著交易所的軟實力和投資者的期待。

TokenData統計了發行平臺幣並且日交易量排名前幾的平臺幣: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在普遍幣價下跌的第二季度,平臺幣依舊有著不錯的走勢。最高的CoinEx的平臺幣也有15倍的漲幅,最低的Binance也有1.69倍的漲幅。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但是,平臺幣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嗎?不見得。

平臺幣的價值是依附於平臺本身,一旦平臺破產、平臺跑路或者平臺發展向下時,平臺幣的價值也就不再存在。

而主流幣種的價值在於共識,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價值體現,將平臺幣的價值與平臺發展相掛鉤,這無疑多了一重風險。

尤其是交易挖礦的平臺幣更是得慎重,最出名的例子便是FCoin,短短半個月時間依靠交易挖礦交易量到達世界第一,平臺幣FT也達到幾十倍的收益。

然而,不到三個月,FT又來到發行價之下。其中原因有許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平臺規則以及投資者對FCoin發展預期的不看好。

整個幣圈的空氣幣被中國人承包了?

6、去中心化的幣,中心化的交易所

由於FCoin的橫空出世,整個Q2季度的交易所生態被打亂。出於對利益的追逐,用戶四處淘金,極大的影響著平臺DAU的穩定。

雖說FCoin在Q2季度因為其獨特的交易挖礦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但是後續天天公告的行為,也打破了交易所追求長期穩定發展的規律。

大量的空氣幣上線,在當前的熊市中,在給予某些項目方苟延殘喘的機會的同時,也讓一部分投機者損失慘重。從FT到創業板再到FOne大量不同種類的平臺幣讓人無從下手,過於自治的社區因為缺少一致的聲音,一團亂麻。

各大交易所的目標也從賺錢開始轉移精力到增加用戶量,並且綁定這些用戶,甚至不惜以各式利益誘惑。但是在這些誘惑之下,交易所無非還是想要覬覦你在平臺的交易手續費,以及期待你貢獻的手續費罷了。

就如同V神所說的,中心化的系統在區塊鏈中是必要存在的,這是區塊鏈生態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如何做到公正透明,真實交易,把市場帶向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則是交易所下一步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才能更好地選擇投資項目,自己所選擇的加密貨幣怎麼區別是空氣幣,上文中小聚也和大家分享了幾點,如果你現在也想加入到投資數字貨幣行列中來,一定要事先考察好,對這個項目有全面的瞭解在進行投資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