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道出了中国教育的痛。
在《起跑线》电影中,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机会,上演了一番一波三折的择校故事:买学区房 、骗贫困户指标、装穷人、接受招生顾问培训等一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奇葩经历。
电影中的一些场景,肯定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买学区房、彻夜在学校门口排队争取名额,通过各种手段打理关系、交择校费。这部电影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呈现的淋漓尽致。
据了解,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最高也最焦虑。在中国,很多家长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是从踏入幼儿园开始的。
投入高,焦虑多
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因为好的学校有好的资源和好的学习环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然而,家长一味寄托于学校的教育,真的就万事无忧了吗?
我们不妨算算中国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孩子从3岁踏入幼儿园直到22岁大学毕业,按照每年平均投入1.5万元计算,20年则需要在教育上支出60万元。本来不低的学费支出,如加上留学费用、择校费用等中产家庭的教育支出将超过百万元。
《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超过5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教育支出均占家庭年收入20%以上。43%的受访家庭表示,辅导班在教育支出中占比最大。其中,在学龄前阶段,近90%以上的家长表示曾给孩子报过辅导班,36%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每年在辅导班上花费2000-10000元之间。
汇丰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支出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受访的中国父母,54%的人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82%的父母已经准备好为孩子成功做出牺牲。
报告显示,受访的中国父母预估其子女接受海外高等教育的平均花费为70万元,其中,本科阶段花费约40万元,研究生阶段花费约30万元。
不菲的教育支出,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产生焦虑。尽管如此,超过80%的父母依然愿意付出更多额外的教育支出。
在教育失衡、阶级分化情况下,中产阶级更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拼尽全力让孩子进入好学校,于是在教育壁垒下,发生了开条子、走后门、交择校费等形成教育界 “马太效应”。
对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黄为认为,中国目前存在教育资源壁垒,学生在入学时,需按区域划分、要求本地户口,加剧这种现象产生。
当然,政府也在出台努力打破教育资源壁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属于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属于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起跑线》电影中认为,如果孩子没有进入好的幼儿园就无法进入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没有好的履历,孩子就不能进入好公司,最后会堕落、吸毒...最终走向失败人生。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幼儿园,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一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电影中,父母认为,幼儿园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他们认为进入好的幼儿园就有好的未来。
如何界定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据中国教育报调查,23.6%的家长认为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6.2%的家长认为是幼儿园入园;13.2%的家长认为是小学入学;17.5%的家长认为是中学以后;39.5%的家长认为没有“起跑线”。
而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解,4.7%的人认为人生是一场竞争;3.4%的人认为孩子从小就要注重学习各种知识、发展智力,才能不被社会抛弃;91.9%认为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注意教育。
对于孩子的起跑线,黄为认为,起跑线大家追求的都是教育机会,而不是教育本身。
大家都在追求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是好的教育呢?黄为认为,真正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学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父母。
黄为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最终靠的是自身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人生是马拉松式长跑,未来竞争还很长,不一定非得在乎起跑线。
未来,将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也许就会减少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投入和焦虑。
閱讀更多 藍鯨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