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單位午休突發腦卒中 病因是晚上「打呼嚕」

上個月的一天中午,50多歲的王先生在單位午休時,突然感覺右手不能正常抓物,而且言語不清,同事立即將他送到醫院,被確診為腦卒中,緊急溶栓後,病情逐漸恢復。

康復住院期間,醫生了解到,王先生睡覺常常“打呼嚕”,而且常被自己憋醒。檢查發現,王先生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徵,經過改善治療,目前狀況良好。醫生分析,王先生突發腦梗很可能與長期睡眠中的呼吸暫停有關係。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四科周進主任介紹,腦血栓在發病4.5小時甚至6小時內,儘早通過溶栓治療可最大限度改善症狀,但後續針對腦血栓病因的篩查與干預同等重要。

醫學上將一種被俗稱為“打呼嚕”的疾病叫做“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呼吸暫停引起反覆發作的夜間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併發症,甚至出現夜間猝死的情況。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是近幾年發現的腦卒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獨立危險因素,約有13%-44%的卒中發生在睡眠中,腦卒中患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障礙,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中腦卒中的患病率高達42%。所以提醒市民,如果發現家人睡覺打呼嚕或與上文所述的現象相似時,應及時到有多導睡眠監測儀及配套的正壓通氣呼吸機的正規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篩查、診斷、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