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数学吗?你觉得哪部分最有意思?

mmsage


我个人是很喜欢数学的,而且数学成绩还不错,很多人都问过我,你是怎么走进那么枯燥无味的数学王国呢?其实我告诉你对此不一样的看法。数学是一门理论思维缜密的学科, 只要你与求学挂上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无论哪个阶段它都与你形影不离,

只要找到它的趣点,你会慢慢地喜欢上它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我觉得它最有意思了,首先,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老师教的直线、线段、点、角。因为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不单单是看着枯燥的课本,而是在生活中去寻找实例,然后一个一个对号入座,比如直线的性质:直线可以无限延伸。我会联想到家里晾衣服的绳子,如果长度不够用,随时可以向两边在接上去。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还有角,我喜欢去观察生活中我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比如桌子角,我会拿出量角器去测一下看看它是不是真的是90度,对于老师说的桌角肯定是90度,我会保留疑问然后自己实地测量,这样不仅仅加深记忆,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的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几何成为了数学课本上的常客,很多人一看见几何就感觉头疼,我却没有,刚开始认识三视图,我的立体空间能力不够,我就自己在家做了十几个展开图不一样立方体,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立方体被我组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去画出它的三视图。而立体几何部分是中学阶段一个大难题,很多学生都抱怨做不出来,我却从未失过分,关键就在于我比较喜欢看课本例题,一方面例题大都比较简单,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例题都是用最简单的思路概括最重要的知识点,用最简单的题目复习最重要的知识点,何乐不为。而且立体几何部分大都要求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因为它的空间感很强,建成坐标系找出各个点坐标,然后根据法向量计算或者证明问题。这是立体几何部分的通用方法。

我的思维并没有那么缜密,但是我有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小的时候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大家都活蹦乱跳跑着玩的年纪,逼一个孩子坐在那里做计算题,这是很残酷的,所以我建议各位对数学兴趣还不够浓厚的同学,从几何下手,培养动手能力,然后找出其中的趣点,在趣点中慢慢爱上数学。


家长语屋


如果非要说数学哪部分最有意思,个人认为还是“函数”。很多同学觉得函数太难,的确,高中数学的函数大大小小有7大类,包括初中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也含有较难的三角函数等。然而,函数虽多,但是多做习题,掌握其性质,熟悉图像的变化规律,照样能得到好的分数。

以我自己为例,初中的数学底子还算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会有数学学科,既然我们避免不了,就学着慢慢接受它。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如果对某们学科出现了排斥,要调整心态,不然很难考高分。

(2)多问。我初中的数学老师人挺不错,每次我不懂得地方都会耐心解答,同时增加了我学数学的兴趣。多和同学交流,毕竟一个人的思路有时会短缺,没准同学的一句话就能打开思路。

(3)笔记。初中数学知识点不多也不少,学会整理知识点。先得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了,才能做好笔记,相同的一种题型归为一类。后期经常拿出来看看,温故知新。

(4)练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孰能生巧不是没有道理的!

个人觉得眼界很重要,如果在高中,肯定觉得初中的题目简单。放正自己的态度,数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加油!


枫叶风玲


我很喜欢数学,数学表达的结果具体,不像政治、历史、语言学等具有个人感情色彩。

我觉的数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一条定理或一个公式的推导部分。

我自己对圆周率π的推导过程如下:

圆周率π定义为:圆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实际生活中直线距离容易测量,而圆弧不能准确测量,那么从古到今,许多数学家或科学家都在想一些办法即圆周长的推导公式来计算圆周长,而不同的办法算的圆周长精确度不一样,计算结果的有效小数位数也不一样多,那么计算出π的有效小数位数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一个"无理数"的定义。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用圆周分割法和圆内接正多边形方法求出π=3.1415926,这个结果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几千年,直到计算机出现,这个结果被西方操越。



下面我用半径为R圆外切正n边形边长L方法计算π=nL/2R=n*0.5L/R=n*tg(360°/2n)=n*tg(180°/n),该公式即:π=n*tg(180°/n),n≥3;配合计算机计算一个角度正切值的精确度,可以精确计算出π。如下:

当n=720时,即把圆看成720等分的正多边形,那么π=720tg0.25=3.141612591;随着n越大,圆越圆,π越精确。 n=184320,π=3.141592654; n=1474560,π=3.141592654; n=5898240,π=3.141592654; 用日本制造"SHARP,EL-5812"计算器计算。

用电脑自带计算器算π,当n=98765432109876543210时,π=n*tg(180°/n)=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赞]有31位有效小数了。32位电脑算的。


辉歌49


分享一下个人经历,我本人数学一般,但是挺喜欢数学,对数学这门课程充满敬意。从小学开始到研究生结束,学习过的数学课程有很多。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由于专业的关系,学习的数学课程比较多。不同阶段会觉得不同数学课程很有趣:

小学阶段觉得九九乘法表很有趣,直接明了简单上口,当时以能快速背诵为骄傲。

初中阶段觉得解代数和几何很有意思,代数中解方程组二元一次,三元一次觉得很高大上。几何中的尺规作图方法,能画画出很好看的五角星,六角星。

高中阶段觉得立体几何很厉害,很考验人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有排列组合问题,顿时觉得以前觉得再多的组合问题都有方法了。还有导数,明白了代数和几何结合的是很紧密。

本科阶段高等数学中微积分从不定积分到定积分,从一重积分到三重积分,终于明白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是怎么计算的了。概率论,学完才知道高中学的概率太弱了,才知道概率为100%并不代表事件一定会发生。复变函数中傅立叶变换,与专业课信号与系统正好关联,学了后才明白时域和频域中信号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还有矩阵论,原来方程组能不能有解,要看矩阵的秩。

研究生阶段的模糊数学,一点都不模糊,反而将模糊的描述进行了量化。离散数学,以前怕怕的推理问题,心里有底了。

以上就是我在学生阶段对数学的感觉,除了上述我还学过随机过程,优化与决策,泛函数分析,由于我确实没学好,所以还不能体会到它们的可爱之处。总的来说,我是觉得数学简洁而准确的描述了世界。有一些自诩为科学打假的人对很多科研方面指指点点,但是从没对数学指指点点,个人觉得就是因为数学是经过严密推论的,没有很深厚的专业能力,门都入不了更不要说指指点点。

个人感触就这些,有些数学课程或许理解的很片面,欢迎补充和纠正。


一笑不乐


任何事情,喜欢才能做好.数学更是如此,最基本的是喜欢,喜欢才有持续的动力去学习.喜欢才能学好数学.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还是初中几何部分,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数学中比较通俗易懂的而且有意思的部分,主要在几何部分,本人非常喜欢.

1.一线三角模型,从全等到相似

2.赵爽弦图,勾股定理背景下的好题

3.证明的好伙伴圆

4.数与形的结合:函数最值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后续将继续分享,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学霸数学


数学的分支很多。

说实话,我在高考之前,都是非常的厌学的,由于班主任一直都是数学老师,数学成绩是一直被盯着,所以还不错,数学成绩慢慢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学阴差阳错的选择了数学示范专业,直到大二上学期,我自己才感觉到了数学迷人的东西。

我读完了图书馆书架上所有的数学史的书籍,觉得数学是多么神奇而伟大的东西,那一年,我觉得数学史是最有意思的东西。

大二下学期,开始参加数学建模大赛,自学编程,算法,跟小伙伴们一起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后来又学习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常微分方程。我那时觉得数学建模就是科学研究的核武器。

直到大四去高中实习之前,我都认定了数学应用非常的有意思。

走上了讲台,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更多的高中学子,原来还有那么多门道,听特级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从那时开始我觉得怎么样把复杂的问题讲得让别人能懂,真是挺有趣的。

三尺讲台,站了十年。站稳讲台了, 今后要想着怎么站出风采来了。


1jiaoyu


谢谢提问! 首先要说明一下,小编不是主修数学的,但小编不讨厌数学,还有点喜欢数学。

在读书的时候,可能我有一个理工男父亲作引导,所以数学从来都不是我的盲点,也因此我喜欢推理、逻辑分析;每上一个新课题,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去解剖这些数学课题的机理,所以应付起来都不是问题。

我觉得数学最有意思的部份,就是可以把学到的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生活的理解有较深入的认知。统计学可以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当我理解了统计学的机理结构后;在生活上,我们会常听到一些数字,像股市指数,什么加权指数,失业率/就业率、什么民望指数,什么满意度调查,产品的市场调查等等,我都

会有自己的解读,从而可以做出一些比较合理的决定。

这些数字都涵盖在统计学的范畴,我认为如果我们对这些数字背后的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问卷设定(可以会有刻意误导成分),取样方法/范围,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我都不会相信这些数字(指数),只能作为参考(这就成了我的生活智慧)。

其他还有很多数学课题(如:几何、贡干原理等)都很有意思,可以应用到生活上的,这里未能一一举例,见谅!


双子座视角


数学是一门工具,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是打开未知世界的窗口,是探知世界本源和拓展思维的重要学科。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万事万物离不开数学。现代物理化学的基础也是数学。可以这样说:数学关乎国运民生,前途发展。

喜欢数学的人一般比较聪明,思维灵活,有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作为老师,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数感和兴趣尤为重要。不能过分强调分数高低,而应该重视操作、实验,和推理。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要把知识学习和数学技能结合起来。

我觉得数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产生的愉悦感。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结果重要,过程更加精彩。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研究优选和统筹学,苏步青研究微分几何学。这些数学家们毕生精力献给了数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世人的尊敬。


宣扇公主


喜欢数学,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数学科目来说,无论你是否有兴趣,一定会爱上这一科目的,因为生活中你是离不开数学的。当我们还是懵懂幼儿阶段,父母会教我们辨识物体的个数,稍微大一点我们就学会了购物,进入学校我们更要接触数学课。

数学课堂不仅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增强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数学的实用能力,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不但国外的数学大师欧几里得、费马、毕达哥拉斯、高斯等,而且国内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这些数学大师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家更是把数学知识进一步扩展延伸,给后人指明数学发展的方向,引起大家在数学领域积极探索。

如果你喜欢数学,你能感受它整体的魅力,无所谓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以及大学数学,因为每一部分所学知识都会让你兴趣高涨。当然,在做工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时,也许会让你体会更具体一点,比如说:勾股定理、平均数、斜率、概率与数理统计等知识。

总之,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目,同时也是晦涩难懂的科目,也是令人无线向往的科目,也是充满挑战的科目。不管你从那个角度来认识数学,它随时在你身边,时刻也不分离。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更多的关注数学知识吧!!!


LM1465906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