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老人当“记者” 6年传播正能量

他的文化不算高,却以一名“业余记者”的名义采写了大量的好人事迹,并积极向《今日新津》投稿;他已不再年轻,如今仍然行走奔忙在大街小巷,传播社区正道6年之久。他就是五津街道城北社区的故事员王福如。

谈起这6年来的经历,75岁的王福如感慨良多:“在采写这些典型人物的过程中,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和升华,看着这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我心里很满足。”城北社区支部书记罗萍说:“王老师坚持传播社区正能量,从不计较报酬和辛劳,一直辛勤地在幕后工作,让大家知晓了很多好人好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付出。”

新津老人当“记者” 6年传播正能量

甘当社区的“编外人员”

王福如早年曾在安西担任小学教师,退休后赋闲在家,可热心肠的他却不甘就这样一直沉默着。2012年,成都市启动了“百姓故事会”活动,要让各社区定期举行故事会活动,“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城北社区支部书记罗萍一下就想到了王福如老师。“早就听说王老师热心社区工作,文学功底也比较好,所以我们请求王老师担任我们社区的故事员,定期为我们创作身边的故事,王老师没有推脱,当即就答应了我们。”罗萍回忆。

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好,何况这还是成都市的重要工作。王福如非常重视,迅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虽然从未当过记者,可王福如非常善于学习,从如何采访到如何写稿,他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每次从社区获得线索,王福如都会认真梳理采访提纲,设置好问题,勾勒好重点;采访中,王福如尽量做到认真细致,不仅与采访对象深入交谈,还会积极听取周围邻居的意见,王福如认为,我们宣传的人物代表了社区的正能量,绝不能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面对着支离破碎的采访资料,王福如会细致进行整理,随后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形成初稿后,王福如也会反复校对几经修改,最终完成故事稿。由于不会操作电脑,王福如的稿件全部采用手写。每当夜深人静时,王福如总是静坐在书桌前,就着一缕灯光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感动与感慨转化成一篇篇文稿。

6年来,王福如共撰写稿件30多篇,宣传了30多个典型人物和人物群体。不仅创作,王福如还时常担当故事宣讲员,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王福如时常说,自己虽然是社区的“编外人员”,但也要将这项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要让这项好人好事成为引领社区风尚的风向标。

新津老人当“记者” 6年传播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时刻感动着自己

写了这么多文章,宣传了那么多人物,王福如总是非常谦虚。他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在当今时代实在不算高,写的稿件水平确实有限。可社区的群众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大家都认为王老师的作品,文笔朴实无华,故事真实而富有情感。“这是因为我采写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全部真实可靠,还有就是,这些人和事确实感动了我,我才能最终感动别人。”

在采写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王福如不止一次地被感动着。2012年,城北社区雇佣了一批老年人担任社区的文明劝导员,罗书记希望王福如能够以宣传他们为主题创作一篇文章。王福如为了写出更具真情实感的文章,全程参与到文明劝导员的工作中,与他们一起走街串巷。一周下来,王福如非常感慨。“文明劝导员队伍里,大部分都是60、70的大爷大娘,都是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的人,可一旦戴上帽子穿上背心,他们都非常尽心尽责。”王福如亲身感受到文明劝导员的不易,好心劝导不文明行为,却时常遭遇白眼和冷言冷语,有时甚至还会遭到辱骂,可这些大爷大娘们依然无怨无悔。“个别文明劝导员比我的年龄还大,挨了骂还一个劲地跟别人讲道理赔笑脸,说实话,我在旁边都看不下去了,我问他们,就这么点工资,你们怎么能忍受这份屈辱,可他们却说,工资高低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身上的这份责任……”如今谈起,王福如依然很感动。王福如用了一周的时间精心创作,完成了一篇文章——《贝雷帽下的笑脸》。文章感情真挚,让所有人都深切感受到了文明劝导员的艰辛和执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看着这些年来撰写的这么多文章,王福如都爱如珍宝;对于自己采写过的人物,王福如也是由衷地敬佩。除了文明劝导员,他还写过优秀党员,写过孝子孝媳,他笔下有过助人为乐的“活雷锋”,也涌现过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只要社区里一有好人好事,王福如就会第一时间出现。虽然年事已高,可王福如依然不舍这份信念,笔耕不辍地书写着社区的新篇章,为传播社区的正能量而不断努力。

(詹夜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