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治吗?

Sweet-Maiden


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冶吗?

我的回答是必须整冶,分类管理,不存在限速之说。

明年将要实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规范是强制执行法定标准。要将没有脚踏骑行功能超过的平扳电动车按电动摩托车管理,並对最高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整个车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超过400W,蓄电池电压超过48伏的电动车也要按电动摩托车管理,车要上牌,人要驾照才能上路。

这么大的电动车什么牌照也没有,撞到人跑了,你到哪去找?

据统计全国今年初电动车保有量达2亿辆,而这2亿辆电动车大部分没有脚踏骑行功能,就这一项强制规定,现在保有的电动车就得有一亿多辆电动车到明年4月15号要按电动摩托车管理,涉及到上亿家庭,社会反响大,很多人不能理解不奇怪。但这个规范确实很有必要。

目前很多电动车消费者追求电动车的速度和载重量,造成市场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快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高速电动摩托车招摇过市,随之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几何级增长,电动车肇事逃逸案件多发。国家有关部门为保护电动车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及时修订颁发了《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很有必要,非常及时。

我骑电动车已十多年,现在骑的是捷安特小平扳电动车,没有脚踏功能,明年也要按电动摩托车上牌。但我期待着江苏省的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规定的具体实施,到时电动摩托车可以上牌,考驾照。能和机动车一样购买车辆强制保险和第3者责任保险,到时再驾驶电动摩托车不想现在成天担心出事车子没保险,出了事故都得自己兜着负担不起。




有人会泛你胆子太小,电动车能出多大事,我这乌鸦嘴告诉你,你不重视,电动车出事故照样让你倾家荡产。还是买上保险上路最保险。电动车分类管理后,大部分电动车上牌拿驾照,电动车闯红灯,肇事逃逸案件将大为减少,道路安全状况将大为改观,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电动车使用者要积极配合管理,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自行车,带锂电助力的智能自行车将受到更多人群的垂青,既可不用牌照作为通勤工具又锻炼了身体。


多多爷爷


电动自行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城市内的出行,成了人们主要的代步交通工具之一。由于缺乏管理和控制,也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交通监管难度较大,给很多城市的交通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那么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治吗?当然应该!

电动自行车不是该不该整治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应该纳入监管

首先讲电动自行车该不该整治,这个个人认为不是问题,因为所有路面的交通工具都应该纳入交通监管的范畴!而不是任由发展到现在,产生了诸多问题后,才说该不该整治的问题。从电动自行车上路的第一天就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法则,纳入交通厅监管。有的人可能片面的讲,凡事要求整治电动自行车的人都是开汽车的!这句话当然片面甚至有些偏激。那么看看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飞驰!在人行道上飞驰!斑马线上飞驰!它是一个全天候各种路面都可以自由飞驰的交通工具。我们交通里面讲究的各行其道,对它毫无约束。冲红灯,逆行等各种违法,还无法制止,因为没有车牌号码,也没实名登记。如何管理?电动车也没有一个生产标准,有的已经速度已经很快了,同时有的就是私下改装。这个就是电动车的乱象。汽车起码可以有监控对应车牌,可以对违章扣分,罚款等有效的处罚手段。电动车呢?难道不应该限速、整治和管理吗?

违反交规零成本

电动车由于没有上牌管理,之前更没有管理限制,往往就是一交钱马上就可以开着上路,既无需上电动车牌,也不需要驾驶执照。即使违反交通规则,如何追查、处罚。既然无法追查处罚,那么违反交规就是零成本。所以冲红灯、逆行、超速、等电动车类的各种违规普遍存在。这种肆无忌惮的电动车出行势必给其他的车辆、行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整治是很有必要的。

限摩托城市 电动车再次泛滥

在很多禁摩、限摩城市中,摩托车都得到了控制和禁止,电动车由于之前缺乏监管和控制,迅速泛滥。使得这些城市禁摩、限摩意义不复存在,甚至更难管理,因为之前有摩托车时候,摩托车还有车牌和驾照的监督管理,而现今的电动车没有车牌,没有驾照。违反交规零成本。无从挂历和监控。所以对电动车的整治势在必行!

另外电动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标准不同,性能差别也很大。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号牌管理,以及实名认证,各个城市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禁行,限行等各种管理方法。


jacky23342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应当找清楚病根在什么地方。因为电动自行车确实相对于机动车有环保的优势,而且轻便小巧,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如果一味的将电动车进行取缔,对于目前一些交通拥堵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电动自行车本身并没有过错,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电动自行车,都是属于不合格车辆。还有就是骑电动车的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不按照交通规则来驾驶。所以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不光要从车辆本身进行管理还要人们是否遵守交通法规来进行规范。



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不小于25公里,有骑行功能。此外,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路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但是这一标准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被很好的贯彻和执行。现在,很多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都非常快,有的甚至不逊于一个普通的摩托车。而摩托车是属于机动车的范围,是需要上牌照并且取得驾驶资格才能上路的。之所以对机动车进行这样的严格管理,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车辆速度非常快,如果一个没有驾驶经验的人来驾驶,显然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假如现在的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和一个普通摩托车的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却因为没有被纳入机动车的范围,而不需要进行登记,或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就可以随意的上路行驶,可以想象,我们的道路上有多少个马路杀手!

所以我认为,对电动自行车的整治和管理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电动自行车已经在市面上大量的普及,数量已经非常的庞大,要想进行统一的管理,确实非常的困难。但是有困难并不代表就可以对此放任不管,如果继续一味的放任不管,只能让我们的交通状况更加的糟糕。

何况,一个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和切身利益的,与其说这是别人的事,倒不如说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大家都对此置之不理,继续我行我素,甚至不配合有关部门的管理,那么也许有一天出门被电动车撞上的就是我们自己。


任律师工作室


电动自行车限速和整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都是超标车,即使是根据新国标最高车速由20公里调整为25公里,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公斤调整为55公斤,电机功率由240瓦调整为400瓦。目前市场上有的电动车都是超标车。

电动车因为没有被纳入机动车范围,也不需要上牌和考取驾照,所以闯红灯,逆行、横穿马路等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更是频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李江平指出,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从分析看,全国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数量和电动自行车肇事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电动车越来越重、越来越快,对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这是拟定新国标的初衷。

而想要改变这种现象该怎么做呢?

每一位电动车车主都应该参与到此事中来,做到不闯红灯、不逆行遵守交通规则,只有交通安全上去了,交通事故少了。才会对限速和整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能源看点


要整治,但当前整治方法不正确、拍脑门居多,决策建议的砖家明显没体验电动车驾驶。首先,对人加强安全管理,应该强制上牌、交规培训、驾驶考核。驾考是必须的,侧重考刹车、转向,少部分女性和老年人第一反应差,不会捏刹车、不会转向,曾经多次遇见大妈不刹车而跳车撞人撞车、老年人不刹车只会喊叫“哎呀哎呀”直撞或转弯进花坛的。

其次,对车辆配置应该合理限制,不应该限重量,更不应该要求有脚蹬。即便30公斤轻型电动车蹬起来比最废力的初代膜拜都要废2.3倍的力气,普通人蹬车几分钟就要放弃改为推行。现实中,除了偷车的蹬车逃离现场,几乎没人蹬车,没电了都是推行。鼓吹脚蹬的砖家,应该亲自尝试蹬车出行感受。关于重量,大部分超标电动车比40公斤多10-20公斤,砖家提出限重量,完全忘记了驾驶者本身就有50-60公斤,加上搭载物品重量,限掉10-20公斤的重量毫无意义,反而会减少电池载荷、续航时间,加剧骑乘者的难度。

最后,限速应该合理,不能一刀切限制在25公里,更不应该限制在出厂配置上。大货车渣土车泥头车最高时速可跑180公里,每年造成约2万人死亡,是电动车年均1700人死亡绝对数量的10倍左右,但这些车辆发动机配置并未限速至城市通行最高限速60公里。合格的驾驶员会遵守交通规则,根据道路状况,合理增减车速,不闯红灯。道路条件好,可以跑40公里为何非要限25呢?电动车肇事原因并非集中于速度,而是不遵守交规,原因多为闯红灯、突然变道、机动车道穿插、逆行,速度只是加剧事故发生后的后果。


黑猫40994931


凡是喊整治的都是开轿车的,整天对电动自行车恨的牙根疼,你想他们会说好话吗?其实,整了这个整那个,整的是谁?还不是骑着电动自行车打工的苦逼?你们好好看看新闻,为什么拿车撞交警的事故不断的在增多?老百姓的积怨还少吗?不要以为高压政策是万能的。关键是时候未到吧,前苏联的教训还小吗?民众是整个大厦的基础,你天天拿板砖去拍他,他没脑袋还是失忆呀?人还是实际点,给自己留点后路,也让别人喘口气。


春烟舒雨


就像美国管人还是管枪?按这个逻辑,私人持枪不能用标准子弹,要用橡皮弹或非致命子弹;到底管人还是控枪其实就是利益!在我看来出台这样的交规背后其实是话语权在谁手上;首先,口口声声说的电动车超标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对电动车的路权闭口不谈,很多地方的非机动车道都成机动车停车场,把非机动车挤压到机动车道上,造成交通事故了,交警就说非机动车道再堵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上机动车道!这明显是维护机动车的路权;然后,个人购买国家允许生产销售的电动车,属个人财产,被小偷偷了报警求助,而这次强制执行处理超标车算什么,不允许上路,上路就要强制报废!这是在销售终端解决质量问题吗?与明抢还提前发通知没区别!再则,城市是一个系统,管理部门管理会有不到位的地方,但这已经不是不到位,而是管理系统出问题了!交通问题是城市系统最为敏感又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一出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GDP,还有可能付出宝贵的生命,乃至家庭,甚至社会稳定;按电动车新标准能,能降交通事故,那就真的不是人的问题是电动车的问题;如果因为新标准在机动车道上发生事故,那就是人的问题,这个新标准与交通事故无关!


蜕变伟


电动自行车是时代的产物,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众的出行问题,限速和加脚蹬不能.根冶安全问题,最主要是人的安全意识问题,只能从培训和更好的人性化管理使广大民众内心接受能跟上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解决安全和不误技术的发展。现搞限制本人认为是解决眼前多问题,长久的问题还要看国情等,望有良策的好制度出台。


百河水


首先应该解决这种电动两轮交通工具的分类问题。严格的讲电动自行车也叫电动助力车,电动部分不会单独工作。也就是说用力蹬踏板的时候电机才会启动起到助力作用。这种状况限速没有必要了,一个自行车没有变速装置的话,骑到和保持时速25公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情况按非机动车管理是对的。如果功率增加,能保证时速不超过五十公里,应该按轻便电动摩托车管理。当然如果能开的跟哈雷一样快的话,应该按电动摩托车管理。后两种都应该按机动车管理,就是说得有牌照,驾照和保险,同时车的安全级别,规范的要求就更高。重要的一点还要明确这三种不同形式车的路权。确定了路权才会有相应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晨东晚西


电动自行车发展到现在是该限速和整治了!马路上因电动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多。大家都知道,禁摩之后,电动车才得到了飞速发展,原因1:原来骑摩托车的改骑电动车了!原因2:因为是电动,许多老年人爱上它了,省劲!原因3:价格比摩托车低多了,消费层更扩大了!原因4:门槛低,不需驾照,交警不管!原因5:大功率的电动车速度不比摩托慢,甚至更快!以上几点造成了电动车的混乱,交管部门也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了,否则交通会更乱更堵更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