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让他拥有这种“美德”就够了

废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让他拥有这种“美德”就够了

我们这一辈人,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话,是什么呢?

是爸爸妈妈呼唤我们的乳名,

还有两个字:“听话

小时候都觉得,被夸“听话”,是一份很高的荣誉。不论是自己父母,还是别人,夸孩子“听话”,一般都伴随着由衷的笑容。这些笑容仿佛在宣告:你是一个合格的好孩子。

至于合格之上能打多少分,那得看有多听话。分数似乎越高越好。

于是,不管天性调皮,还是原本就很乖的孩子,都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听话分”。

听话,看着就像是一种优良品质,是一种“美德”。

01

听话,真的是美德吗?

一说到听话,我就想起宏宏。

宏宏是朋友的孩子,最初见到时三岁还不到,特别活泼好动。用他家里人的话说就是,像只“飞天蜈蚣”,满世界上窜下跳。看到喜欢的东西,都要好奇一下,上去摸一摸。

后来朋友实在工作太忙,只好把儿子送到乡下交给奶奶带。

前一阵,再见到宏宏的时候,感觉完全像变了个人:

一看到陌生人,就往妈妈背后躲。从不主动说话,看到别的孩子在玩玩具车,他眼睛直直地盯着,满脸羡慕。大人们都鼓励他去一起玩,小朋友也过来拉他一起,可他还是一个劲地抱着妈妈不松手。

我看着有些心疼,一旁孩子的奶奶说,“这孩子原来特别调皮,天天上房揭瓦。在家里管着他以后,你看现在听话多了。”

我又尝试着和他说话,他半天说不出话来。问他年龄,他支支吾吾地说“我今年五岁了”。边上的奶奶立即大声纠正,“你现在五岁半了,怎么说这么多次你都记不住!”

老一辈可能觉得,孩子就是要听话。而听话的孩子,是打出来、骂出来的。我一般不会去跟老人家争论养孩子的问题,没有意义。

但我有时真的会忍不住想问他们:真的是越听话越好吗?你们真的需要那么听话的孩子吗?

02

还有一次,去朋友家。

吃饭的时候,孩子想自己夹豆子吃。但是因为用筷子还不太熟练,试了几次都没夹起来。妈妈一巴掌就打在孩子的小手上,骂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怎么教你的?夹不了的菜就不要吃,对别人多不礼貌?”

孩子“哇”地一下就哭了,怎么哄都哄不好。

我很难过,事实是,有些孩子学用筷子就是比较慢,何况他家孩子才三岁不到,不熟练太正常了。夹不起来多试几次,练习一下又有什么错呢?哪怕给他一小碗豆子,让他用筷子夹着玩又能怎样呢?

自己夹菜要稳稳地夹,这样是在客人面前有礼貌。于是孩子也得这样有礼貌,必须稳稳地夹。然后要孩子听话,听从这一套“绝对正确”的理念。

如果孩子的天性、个性和气质,和理念不相符,就用打、骂等方式,逼他们就范。

最后,孩子都会变成宏宏那样,倒是很“听话”,可已经完全不像个孩子的样子了。

废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让他拥有这种“美德”就够了

也许在一小部分父母眼里,让孩子听话,就可以减少教孩子的精力。然而像这样,打压,不间断、没有空隙的纠正,在心理学上,早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平时,为了让孩子听话,就一味批评、打压。

孩子为了避免打骂,很多事都不敢尝试,有不满也不敢说。孩子本来能做好的事情,都会变得艰难而又陌生。深埋在心底的想法和情绪,只会在心里慢慢累积、发酵。

至于今后,是一压到底,变得自卑、懦弱,还是爆发出来,形成暴力倾向,谁也说不好。

毕竟,外界的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等到孩子性格彻底成型,再想去改,为时太晚。

为了带孩子不那么费劲,去追求这种“听话孩子”的父母,都是不走心的,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为人父母也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世界上,最需要走心的职业。

03

打骂孩子,让他们听话会毁了孩子。那么,夸孩子“听话”,是不是就对孩子好呢?

并不是。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的研究发现:

太过泛滥、随意地称赞孩子“聪明”、“听话”等宽泛的特点,反而会让这些优点,变成孩子的包袱。

孩子会把他的成功,都归功于这些特点,从而否认他自身的努力。 在现实里,为了不丢掉这些个优点,他会用更简单、更舒服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舒适区”。

关于“舒适区”,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人是怎么废掉的?

最高赞的几个答案,无一不指向:

人处于“舒适区”中,会沉溺于“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以后发现,短期的努力,无法带来超额的回报,就会轻易放弃努力。

我管这种随便夸孩子,最终让孩子“听话”的方式,叫做“习得性听话”。在父母的强化练习下,孩子学会了这种“习得性听话”。往后,他就只愿意按照父母乐意的方法去做,保证自己能够继续保持“听话”的状态。

这样一来,人生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儿童时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如果这时都不突破舒适区,以后就更难了。

很多人一辈子,就是这样废掉的。

04

所以说,要废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呢?要他听话就可以了。

当然,我们不能让孩子毁在我们手上。不教他们听话,那我们用什么教呢?又该避开哪些雷区呢?

1、教孩子,需要更多元化的价值观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决定孩子成长方向的,往往是父母世界观、价值观的多元性。

如果父母是单一的价值观,也就是,认准了一个问题的对错,放到哪里都用同一套想法。把自己的对错往孩子身上套,把以前的观念往现代生活上套。

父母以单一的价值观,去看待、教育孩子,并不一定符合孩子的个性、气质,也有可能和孩子的成长阶段相矛盾。

说个很经典的例子,爱迪生小时候就被当成是“懒虫”,认为他笨。

然而,在深层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创造性退化”,善于从事创造活动的人,有时候会发呆,沉溺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但这不妨碍他们有精彩的创意。

旁人觉得爱迪生很笨,只是他们从常规的学校学习的角度去看的。爱迪生的母亲却发现了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断鼓励他的创造精神。后来,我们都知道,爱迪生一生的发明,一共有1300多种。

如果爱迪生的母亲,也用“成绩好才是听话”这种单一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用打骂去纠正他。那世界上就少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所以,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就说:“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单一的价值观,只会抹杀孩子的天赋,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孩子。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够“听话”时,不妨换种思路:

他这样真的是不对的吗?

她这样做有没有对她成长有利的价值呢?

他不调皮听话,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弄错了什么呢?

当我们以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去看待孩子,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原来有数不清的闪光点。

2、没有孩子一定是不听话的,不要分类贴标签

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孩子委屈巴巴地,“我没有不听话!”

父母指着孩子骂,“你还敢顶嘴?你这样就是不听话!”

就是这样,孩子不如父母的意,就给他归到“顶嘴”、“不听话”这一类里面去,给他贴上标签。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为什么呢?

前面说到,父母是一种最需要走心的职业,因为当父母需要留心很多细节,要深入地考虑孩子的内心。而随意地贴标签、归类,往往就只关心了孩子的表面特征,却把孩子的细节和个性模糊处理掉了。

然后,就把孩子当成“不听话”这一类去理解。比起繁琐地考虑孩子的方方面面,要简单得多了。

然而,这样偷懒是教不好孩子的。一个分类的方法,也许放到谁家孩子身上都能用。但我们毕竟是教自己的孩子,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谁想自己孩子跟别人家一样呢?

为了避免偷懒,我们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还有吗?真的吗?

比如,

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看到孩子这么做了,还有什么是我没看见的?

这个行为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吗?

像这样,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我们才不会变成不懂孩子的父母,才能够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人都是有偏见,有盲区的,或许有的人可以一辈子保留他的偏见,对真相视而不见。

但当父母不可以,毕竟,孩子来到这世上,他们只能先仰赖父母,才能获得成长的力量。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父母都是满满的偏见,孩子又怎么长得正呢?

3、不要夸孩子“听话”

不夸孩子听话,我们又该夸他们什么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表扬方式使用女性思维时,更为有效。

特点在于:具体、有细节、有针对性,而不盲目宽泛;注重当下和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比如,孩子拼好了一小块拼图,或是看图找出了几个不同,就表扬他:“这两个地方特别像,宝宝一下就看出来了,太细心了。”

夸这些小地方,孩子往往会更开心。有时候夸到了孩子的“痛点”,他们甚至会开心得蹦起来。

孩子每完成一件东西时,要经历很多困难。克服困难的这个过程,是他们成就感的来源。当我们关注这个过程,并给予表扬时,成就感就会成倍增长。

这样的认可,会让孩子继续坚持“克服困难-获得成就”的这种路线。形成良性循环,就不会拘泥于那些宽泛的特点,从而走出“听话”的舒适区,迈向更广阔的人生。

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变成和其他孩子一样,从一个模子出来,毫无个性,只知听话。

我们都希望,我们给孩子的爱,是独一无二的。这份爱,会让他成长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哪怕在茫茫人海中,我们都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

你看,那颗闪亮着的星,就是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