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式相聲,苗阜先生的認可和郭德綱先生的不屑,對此你怎麼看?

三條腿的狼1100


對於公式相聲,之所以苗阜會支持,是因為郭德綱沒認可這種形式。只要是懟郭德綱的,苗阜多數會站出來支持,其中原因大家應該都清楚。至於說苗阜是不是真的可以聽懂這位博士的“公式相聲”,可能得打個問號。苗阜對“公式相聲”的 支持,更多的只是表明他對人的一個態度而已,類似於又找到了一個同盟戰友。

那麼,郭德綱為什麼沒認可這種新的相聲形式呢?

1、首先可以肯定,相聲與文憑沒有太直接的關係。老一輩的相聲藝術家文憑都沒多高,但依然把相聲說的如火如荼,並將這門傳統藝術傳承了下來。

2、其次,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內容可以多樣化,但傳統的精髓不能丟。否則,便失去了相聲的魅力,也就不再稱之為相聲。

3、相聲裡有某些規律、或程式化的東西,但它最講究的是靈活運用,在規律中不按規律出牌。絕對不可以按照某種公式死搬教條,否則便形同殭屍,毫無樂趣可言。

4、說相聲看似簡單,只是說話而已,但其實不易。同樣是說話,真正好的相聲演員,能讓你心甘情願的花錢去聽人家說話,這就是區別,也是相聲的魅力所在。

5、相聲是一門群眾藝術,面對的是社會大眾,所以,表達方式及內容講究通俗易懂,以保證絕大多數人都能聽得明白。

6、相聲裡的包袱(笑點)並不是一塵不變的,多少個包袱、什麼位置抖包袱,完全在於相聲演員的控制,這也是體現相聲演員功底的時候。

還有許多其他的點,不一一例舉。

如果將相聲公式化,不敢說滿足不了以上所有的條件,最起碼會失去一大半的樂趣。

另外便是上面提到的受眾群的問題,大部分相聲作品來源於生活,從平淡中提取或製造樂趣。而就這位博士目前創作的“公式相聲”過於高深,自己在臺上說的津津有味,臺下大部分觀眾卻一臉懵,聽不懂在說什麼。畢竟,博士數量是有限的,大多數聽眾沒有那麼高的文憑。這樣的相聲會讓觀眾覺得只是一場知識的賣弄而已,並非在為大家說相聲製造快樂。

綜合以上因素,也許是郭德綱覺得這種“高、大、上”的表演,並稱不上相聲,因此,難以認可。

相聲可以創新,但主心骨絕對不能丟,它裡面的基本是必不可少的,說、學、逗、唱、手、眼、神、法等功底都是需要花時間練就的,相聲演員並不是誰都可以做的,說相聲並非想的那麼簡單,得看你是不是那塊材料。

大家覺得這種“公式相聲”聽起來如何呢?能把你逗樂嗎?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必須說點什麼。公式相聲,存在是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是一個邏輯,是可以快速創作作品的東西,當然,說白了你也可以認為是段子大集合。但這只是創作作品,說白了就是買了菜,都切好了。但怎麼做,做的好不好,這要看廚子的廚藝了。同樣,有了作品,如何說好怎麼讓觀眾接受,這就是演員的功底問題了,這和老郭說的拼到最後拼文化並不矛盾。對於有新人裡李這個段子而言,抱歉你連最基本的包袱如何抖,笑料如何體現出來都沒做到,用幾個平面反射,永動機就想別人笑?難道你沒算出來聽你說的人是各種行業各種學歷的都有嗎?

當然,我們必須尊重新鮮事物的存在,公式我沒弄明白,反正很高深吧,560多段,好傢伙,龐大的數字啊!相聲百年留下來的也就聊聊幾百段啊!好多還是在德雲社重新整理下才恢復的。一個作品,不僅僅是搬這一段,搬那一段排列組合就可以的。宋啟瑜說的還不夠明顯?觀眾都沒明白他要說啥呢,又一個包袱來了,反應不過來啊!觀眾要的是笑料,結果,演員比作品更搞笑!

更可怕的是李一面說自己的公式相聲。一面大肆的指責傳統,指責說學逗唱。拜託, 什麼是相聲?說學逗唱,那就是相聲,有陽春白雪,也有羊村羊肉。離開傳統的,你去創新,那你去改漢語詞典啊,你去把相聲改成需要用公式來創作的啊!一味的否認傳統,恰恰說明你對傳統的一無所知,說學逗唱,你會什麼?一味的搞公式相聲,證明的就是你想走捷徑,你不願意花十年,二十年用在說學逗唱上!自私,無知,可恥!

相聲能有今日繁榮,是不斷努力的結果,也希望相聲更多元,更豐富,但不代表你可以胡來亂來!尊重傳統,瞭解傳統,你才能走的更遠更穩!




你晉西北雲龍哥


說到這個,我倒有個體會。

阿里巴巴最早啟動融資,很多國外資本對阿里巴巴項目持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二十來年,阿里巴巴發展成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同樣的項目,同樣的投資商,對待項目就存在不同的看法,所以支持力度也存在不同。

每個項目對每個對象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不一樣,所以,對待項目的態度也就可以有不同了。所以對於博士夫妻,青曲社有青曲社的對待,德雲社有德雲社的看法。

其實說白了,博士夫妻的成果其對象是相聲作品,而作品對於青曲社來說,可能就是至關重要的,創作對於青曲社,是社團生存的基礎。而對於德雲社來說,按照郭德綱對相聲的定義,他認為作品不存在固化,每次表演可以不同,換句話說,他理解的相聲是隨機可以即興發揮的,所以重點不在創作而在表現。所以,針對作品的成果對於德雲社和郭德綱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因此,博士夫妻對於對象來說,有用的才是重視的,至於沒有用反而會造成影響的,肯定會否決。


慕容曉春


相聲是門藝術,也可以說是門手藝。百年積累總結出說學逗唱這四門功課,最終目的是為了取悅觀眾養活自己。它不單單是一個逗樂,報菜名有什麼可樂的,單純的八扇屏有什麼可樂的?但要是說的好就會有人叫好,就會有人給錢。這叫真正的手藝。印在衣服上的公式它代表了什麼?我是做人工智能算法的,我能體會出在一個人研究一套算法時羅輯思維會出現一定的排他性。在這期間言行舉止確實會有一些不當,甚至會有一些攻擊性。我覺得在原始算法時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最原始的東西必須要有特性。但在最初的算法完成之後,必須帶入到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調試,打磨。這時身份必須跳出來,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錯的地方。而且要有全盤否定推倒重來的勇氣,決心和思想準備。而這對夫妻我覺得恰恰在調試打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身份沒有跳出來。當然是真沒跳出來還是不想跳出來就不好說了。他們表演的視頻簡直就是公司年會的水平,而且還是小公司年會的水平。簡直就是尬說,也許是我離開校園太久了,理解不了象牙塔裡的幽默。但要想開宗立派,或者做安身立命的一門手藝,絕不是小範圍聚會中幾個同學捧場的笑聲就能說明成功了。在這一點上我是很認同老郭的說法的“咱們不是一個行業”。相聲是一門能讓人安身立命的手藝,是憑著自己的表演讓人願意把錢給你的手藝。如果把相聲簡單的理解為只是讓人笑,那就把相聲想得太簡單了。而如果公式只是從這一點推導出來的話,我覺得它最多算是相聲原料庫而已。我想這也是青曲社苗阜認可他們的原因之一,以苗阜老師的相聲造詣應該可以從中提取一些東西。當然了這是建立在那夫妻倆的所謂公式真的有一點點用的前提下的。其實如果他們夫妻倆“笑料原料庫算法”存在的話老郭也是可以抽取一些東西的。老郭和苗阜都是我喜歡的相聲大家,可惜他倆近幾年來關係不大好。作為聽了老郭20年相聲的我,最讓我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感覺那夫妻倆就是專門找老郭渣的。老郭在相聲界,德雲社在相聲界絕對的第一。他倆是來製造話題搏出位的嗎?


天通散人


為了這個我專門看了視頻,有幾點想說:

1、靠研究相聲出名了,但非好名,因為他們現場表演的相聲我認為不是相聲最起碼不專業更嚴重的是也不好笑,搞笑的是兩博士沒有自知之明。

2、可以研究也可以是一家之言,但不一定老認為自己的論據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沒有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一說。

3、主流相聲與非主流相聲之外又多了一個科研相聲,也是好事,證明有人從另外的高度來研究看待相聲,但最關鍵的是,相聲是娛樂,是逗觀眾樂,而不是掐時間的去笑觀眾什麼時候該笑,笑多久,無需擺拍。

4、二位除了文憑比召喚師高,情商智商其實都不高,我看到傲慢和挑釁,這也沒有關係,但相互不懂得尊重,做人就太失敗,何談別人對你的尊重與接受?

5、一大堆的狗屁理論不如來點乾貨,在江湖上混下去,活得好,有成就,讓人真正的愉悅放鬆就是最大的成就。

不好笑的人在研究笑的高科技理論,笑話,絕對笑話。


致良知40


首先,小編覺的這倆人不懂相聲。不知道相聲是怎麼來表達的,彷彿能說兩個段子,讓大家開口樂一下就是相聲。抱歉,您那是脫口秀,哦不,連脫口秀都算不上!頂多算給大家講了個笑話而已。還有您那博士媳婦舞臺上僵硬的四肢,不知所云,老的不能再老的段子。真的懷疑節目組篩選出來的?本來覺得宋啟喻挺好的。一說是您的徒弟,真的一點都不想看到他了。相聲講究的是“說學逗唱”,這四個基本功,你每一個都顯示一下,我就真服!

其次,小編也懷疑他倆的博士學位是怎麼上來的?再高的學位,素質上不去,有什麼用呢?

“回去問問問于謙,他知道!”就連郭德綱叫于謙,也會加上“老師”倆字。真不知道他的勇氣從何而來!

再次,對其他同行不尊重。別的人會說,“這個包袱有點老”,“這個'皮'有點厚”也不像您那樣啊。

創新是好事,相聲也需要創新,可是,任何事物的發展也不能脫離了他原有的本質。

郭老師懟的那一句“咱倆不是同一行業”已經很客氣了。


摹美藝術


相聲這件事情,無論是公式也好,理論也罷,最後一定還是要幽默好笑,很遺憾我沒有看出兩位博士的表演有什麼笑點,感覺就是在生搬硬套的走程序。


公式相聲也許有它的一套理論,但是理論再高明,不好笑就不能算合格的相聲;就像有些讀書人道理講得一套一套,但是不能用在實踐上也只能算是書呆子。


兩位博士可以在“專業”上說出自己的各種優勢,但如果沒有觀眾的肯定,最多也就只能自我欣賞一下。這點上郭德綱所說的「評價相聲的標準是商演」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商演是觀眾用腳投票的結果,代表的是廣大群眾的意見。而任何藝術形式,離開了老百姓都是沒有生命力的。


郭德綱這些年在商演上的成功只能說明一個道理:德雲社的相聲是被觀眾和老百姓接受的,所以他的評判標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符合群眾喜好的標準。


至於苗阜先生,似乎之前和郭德綱有一些過節,在這個時候認可公式相聲,是為了蹭一把熱度還是有其它的原因不得而知。但的確就像郭德綱所說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但真的要讓觀眾去買票的時候就能看出誰有真本事了。


在這件事情上,我挺郭德綱!



高挺觀點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一個理科生指導一個文科老師該怎麼寫文言文一樣!

首先,我們要承認數學在今天,特別是這個科技更新換代極快,大數據爆發的時代,統計學之類的應用數學,都在不斷快速的發展,公式式的工作和生活已經不算是新鮮事,所以,這位博士有這種想法也算正常,而且,郭老闆從頭到尾也沒有去徹底的否定他們,只是一句“我們不是一個行業”概括的恰如其分。

其次,改革也要遵循客觀規律。就像劣者前面說的,一個理科生要求一個文科生去按照理科思維來進行改革,一旦實施起來,最後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不文不理!也就是不倫不類。所謂隔行如隔山,這種跨界的改革,其實說白了,就是外行指導內行,最後的結果人家可想而知。

再次,傳統的東西不能丟。現在很多人都在盲目的崇洋媚外,以為凡是外國的就一定好,外國的月亮就一定圓。這種思維是不客觀的,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和建立“四個自信”,其中就有文化自信,這就好比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就好比一棵大樹,枝葉長的再茂盛,一旦失去了根,它終究也不過是剎那芳華而已,故不常矣!


皓宇鯤鵬


對於所謂公式相聲,郭德綱只是不認可,並沒有輕蔑。

相聲有新人我第一時間全程觀看了,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比較清楚。

節目中,這對博士相聲夫妻,尤其是男的,表現的十分輕狂,自以為是。


從他的學生被淘汰之後,他的情緒就已經失控,開始不停的攻擊其他選手錶演的傳統相聲,質疑節目的公正性。他的表現充滿了偏執和攻擊性!

博士相聲夫婦,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的傲慢,在節目裡最少十次強調自己的博士身份。然而這並不能讓他們的節目很好看。不客氣的說,檔次太低了。


(看這話說的,太不尊重人)

郭德綱之所以沒有讓他們通過,原因有兩點:

第一,郭德綱認為,博士夫婦的節目並不是相聲。

相聲有新人嘛,你不是相聲,我肯定不要你了。

第二,郭德綱認為他們的節目質量不高。

確實如此,很多朋友看了之後,都認為博士夫妻的節目還停留在校園晚會的水平。他們全程基本就是在背詞,沒有什麼藝術表現力。



郭德綱的表現沒有任何問題。面對博士夫妻的輕蔑與挑釁,淡定從容,以理服人,表現十分得體。

最後,在這對狂人終於退場後,郭德綱說了一句,需要尊重。這句話其實是表達了自己沒有受到應有尊重的不滿。


那麼為什麼苗阜會在另外一個節目裡將這對博士相聲夫妻收入戰隊呢?我想主要是節目性質的原因。

節目性質不同。

苗阜參加的節目叫做《我為喜劇狂》,只要合法,一切喜劇形式都可以在節目中表演。表演的好,都可以通過。

苗阜自己也明確說過,博士相聲夫妻的節目不是相聲,屬於其他喜劇形式。苗阜雖然不怎麼樣,但是這事,好像賴不到他頭上。

郭德綱這次參加的,是相聲有新人。純相聲類節目,那別的喜劇形式當然不能通過了。

從這一點來說,苗阜並沒有做錯什麼,郭德綱也沒有做錯。

錯就錯在這對博士夫妻。狂妄、無知、不懂尊重,他們丟了交大的人,丟了博士的人。

博士之所以為博士,不僅僅在於知識淵博,更在於品行高傑!顯然,交大的這對博士夫妻完全不夠格。


上將噯福斯


公式相聲怎麼樣,得用事實說話,先拋開對人的看法,對事不對人,對人的評論放在後面。就這兩位博士說的相聲,我覺得實在不怎麼樣,開始的一個包袱“應該說還是夫妻的說相聲的就我們倆”的確很引人發笑,可惜,他們沒有藉此話題展開,深入,用相聲慣用的方法,對這個觀點進行歧義和荒誕的解釋,而是迅速轉變了表達重點,失去了笑點不說,還讓過多的信息充斥下面的表述,使人緊張地去跟緊他們的思路,但是後面卻沒有什麼好包袱,只是舞臺劇的敘事方式而已。二人的肢體語言過多,也符合舞臺劇的特徵,浮誇的表演怎麼看都像小品,只是這個小品不怎麼引人發笑。這二位其實真不懂什麼是相聲。

再回到對二位的人本身的評價,博士是個靚麗的頭銜,我以前很佩服博士,但是現在的博士好像不是什麼稀缺的財富,有很多博士也只是一輩子頂了一個頭銜而已,沒什麼實質作為,我說的是一些人,而不是全體,請問對號入座。博士表示在某個領域獲得了最全面的知識,但這只是在“某一領域”,不是代表在其他領域也很在行。隔行如隔山,無論在其他領域取得多少驕人的戰績。這二位畢竟不是專業的相聲演員,不可能達到一個老相聲演員的造詣,不行就虛心求教,但從他們的表現來看,不能不說令人失望,對評委咄咄逼人,“沒事你說,錯了我可以指點你”,口氣大得無邊無沿,你憑什麼對一個說了幾十年的老相聲演員指指點點?最起碼,缺少涵養或者禮貌修養。

從老郭的言談中不乏有諷刺的意味,不知道這二位聽沒聽出來。老郭算是已經很客氣了,給這二位不著調的夫妻留了面子,而且還沒有對所謂的公式相聲表現出不屑一顧,很耐心地表示反對意見,否則憑老郭的口才,這二位的臉都不知道往哪擱。老郭當然也不會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把人埋汰得一無是處,否則也會招來一片罵聲。也虧得這二位,能寫出三本關於相聲的書來,內容任何不知道,但從他們的表演的水平來說,這書大概好不到哪兒去。不過他們倒是成功地吊起了觀眾的胃口,都好奇他們的書寫了什麼內容。對這二位來說,這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成功的表演為自己的書作了宣傳。

這兩位不是瘋子就是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