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是人類食品工業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也是軍事科技轉民用的典範。

當年法皇拿破崙在歐洲開疆拓土,戰線拉得太長,為了解決軍隊後勤供給問題,他懸賞12000法郎求解。

這在當時是一筆巨資,大約相當於一個人一輩子的收入。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一個叫做尼古拉·阿佩爾的法國人想出了將食物放在廣口玻璃瓶中,先蒸煮、再密封的食物保存方法,這就是最早的罐頭。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在這之後,英國人彼得·杜倫又發明了馬口鐵罐頭,使罐頭的耐儲存性和便攜性進一步提高,至今它依然是軍隊、探險隊的重要後勤物資。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後來,罐頭的便捷性、耐儲存和營養美味的特點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並逐漸成為大眾美食。

幾十年前,走親訪友的時候,如果送上幾罐水果罐頭,主人一定非常高興。

如果有午餐肉罐頭,那可算得上豪禮了。

但隨著食品儲運和加工工藝的發展,新鮮食材觸手可及,人們開始嫌棄這個昔日的夥伴,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覺得它“充滿了防腐劑的味道”。

確實,罐頭食品動不動就有半年甚至一年多的保質期,放這麼久不壞,是不是加東西了?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商業無菌】

罐頭是用水果、蔬菜、食用菌、肉或水產品等為原料,經過加工、罐裝、密封、殺菌等工序做成的。

無論馬口鐵裝的肉罐頭還是玻璃瓶裝的水果罐頭,雖然製作工藝略有不同,但核心都是滅菌。

早期的滅菌方式是水煮(100度),後來改為氯化鈣溶液煮(115度),再後來又發展為高壓蒸汽滅菌(121度)。

按照目前國家標準的要求,罐頭食品需要滿足“商業無菌”。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出廠前要做商業無菌檢驗,通過模擬室溫儲存,看罐頭是否會出現漲聽、鼓包等變質現象。

通過微生物培養實驗,看是否存在微生物繁殖的可能。

“商業無菌”不等於絕對沒有細菌,而是說不含有致病微生物。

某些罐頭可能含有少量不致病的微生物,但在通常溫度下也不會繁殖。

比如番茄醬罐頭中可能存在少量的黴菌孢子,由於番茄醬的酸性比較強,這些孢子不容易繁殖起來,因此可以不用防腐劑。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有防腐劑的罐頭】

絕大多數的罐頭是不需要添加防腐劑的,但個別品種例外。

比如楊梅罐頭需要添加丙酸,蘑菇罐頭、雜糧罐頭可以用乳酸鏈球菌素。

除了傳統的罐頭,現在工業界更受歡迎的是軟罐頭,它的生產流程和普通罐頭基本類似,只是包裝材料發生了變化,常見的包括尼龍膜、聚乙烯膜、鋁箔等,有一些根據工藝需要也會加入防腐劑。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罐頭即使有防腐劑也沒問題,一方面是有工藝需要,另一方面按國家標準的規定添加並不會影響健康。

肉罐頭(比如午餐肉)裡面通常會有亞硝酸鹽,雖然它可以作為防腐劑使用,但在這裡是發揮另一種功能。

亞硝酸鹽可以和肌紅蛋白結合,形成漂亮的紅色,因此能起到護色的作用。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罐頭的營養】

罐頭食品被人詬病的另一個原因是說營養破壞了,那你有沒有想過,罐頭裡面裝的東西不是營養物質是什麼呢?

罐頭食品經過高溫處理,營養當然會比新鮮的食材差一些,但並不等於沒有營養。

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並不會因為殺菌過程發生實質性變化,罐頭加工主要損失的是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B和葉酸等。

不過蒸煮烹炸都會或多或少破壞維生素,也沒見你不吃啊?

罐頭食品,全是防腐劑or沒有防腐劑?

長期以來,國人對於罐頭食品的偏見影響了它在國內的發展,但中國罐頭在國際市場上卻十分暢銷,遠銷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據統計,美國人一年要吃90公斤罐頭食品,歐洲是50公斤,日本是23公斤,而中國僅有1公斤。

此外,安全、衛生、耐儲存、方便食用且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罐頭食品在旅行、探險、災害救援、軍隊後勤等領域依然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