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提起南海,作為中國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是中國的領土(領海),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誰也別想把它搶走。南海由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在我國的歷史最早可追述至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在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這三郡所轄之地,就是今天的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

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到了兩漢,三國,兩晉,隋唐時期,因為中國在南邊的統治範圍已經深入到了今越南地區,所以中國也第一次將南沙群島劃為我國居民的捕魚之地,是中國的領海。公元42年,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曾至“千里長沙”,即今日西沙群島。

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派康泰 、朱應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國,康、朱二使遂在南海諸島部分島嶼考察,並仔細觀察“珊瑚洲”。 東晉時,南海郡太守鮑靚定期巡視南海和南海諸島。公元607年至610年,隋煬帝派常駿、王君政出使赤土國(今馬來半島泰國東南一帶),航程經西沙群島的“焦石山”和南沙群島西側。

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到了唐朝穆宗時,嶺南節度使所管轄的四至範圍,其曰:“隸府之州遠者至三千里,懸隔山海……多洲島。”表明在唐代南海諸島不僅已經成為振州行政區劃的一部分,而且嶺南節度使還對南海諸島實施行政管理。兩宋承襲隋唐行政建制,因海上貿易發達,對南海的控制更為有力。

元朝建立後,根據元世祖忽必烈的命令,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進行測量,即為“四海測驗”。其行程“南逾朱崖”,最後“測得南海北極出地一十五度”,這是元代在南海行使管轄權的體現,說明元朝依舊將南海諸島列入版圖。

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明清時期, 有關南海的行政區劃已日趨穩定,中國政府不僅將其完全列入版圖,而且進一步確認它屬於瓊州府管轄範圍。特別是清朝,無論是官書,還是地方誌,凡記載到南海諸島,無一例外地將其以山川單位置於瓊州府萬州轄下。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宣佈將西南中沙群島劃歸海南崖縣(今三亞市)管轄。1946年11月,國民政府派海軍“永興”、“中建”兩艦接管了西沙群島,建立收復西沙紀念碑;12月12日,派“太平”、“中業”兩艦接管南沙群島,並在太平島 上設立“南沙群島管理處”,並派兵駐守,南海諸島暫時隸屬於海軍司令部。

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1947年5月間,國防部召開了西南沙群島建設實施會議,會上決定由海南島特別行政區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進行行政管理。而東南亞各國對此均沒異議,都統一南海是中國的領土(領海)。新中國成立後,東南亞各國卻不顧此前的無異議,趁新中國暫無控制南海島嶼的能力,大肆侵佔屬於我國的島嶼。

為了更好的捍衛我國在南海的主權,2012年政府在南海設立三沙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總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多平方公里(含西南沙吹填陸地),是中國最大的市區。

中國最大的市,面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3000人

雖說三沙是中國最大的市,可人口卻不到3000人(不含駐地軍警),有網友戲言:我要是去了三沙,三個月就能認識整個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