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一定需要打點滴服藥?還有更安全的措施幫您解決流感問題

感冒發燒一定需要打點滴服藥?還有更安全的措施幫您解決流感問題

流感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引發急症,流感的潛伏期大約l~3天,起病大多急驟,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頭痛、咽乾咽痛、全身痠痛、軟弱無力。

流感比普通感冒藥可怕的多,有些人覺得發熱什麼的挺挺就過去了,其實不然,流感嚴重的時候會致命。而且現在醫院人滿為患,一次性的花費甚是巨大,看病越來越難了。一般的感冒處理是吃藥和打針,眾所周知的是,現在的西藥抗感冒多用頭孢之類頭孢、阿奇黴素之類。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抗生素,抗生素和病原體之間的大戰,就是互相升級進化的戰爭,第一次我們的抗生素可以戰勝病菌,第二次學乖了的細菌進行自我進化,產生抗藥性,第三次,第四次,我們就會發現抗生素越來越不起作用。而且抗生素還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副作用,這真是得不償失。

那麼再我國古代是怎麼預防疫情,殺菌消毒的呢?下面就來揭秘一下。

感冒發燒一定需要打點滴服藥?還有更安全的措施幫您解決流感問題

智慧的我國古代醫者就提出治未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論。古代名醫華佗醫相,就曾將麝香、丁香、檀香等裝入花綢製成的香囊懸掛於屋內用來治療肺癆、吐瀉等疾病。

根據中醫內病外治的理論,皮毛肌腠與五臟六腑相貫通,其藥物外用,藥性可從皮膚毛竅汗孔而入腠裡,通過經絡的輔送直達臟腑,起到調整機體陰陽平衡、鼓舞正氣、抵禦外邪的作用。因而特別適合體質較弱的小兒佩戴,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藥香防疫也是非常實用的外治法之一,漢武帝時期就焚香料趨避瘟疫,宮廷常年四季都有焚香,這是一種通過殺菌,改善環境預防疾病的方法。

焚香的主要目的就是防病。有出名的宋代名香遠溼香,其主要成分就是蒼朮、白朮為主的燥溼藥,殺滅黴雨天氣滋生的細菌,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感冒發燒一定需要打點滴服藥?還有更安全的措施幫您解決流感問題

蒼艾防疫香是宮廷秘方,過去宮廷日常薰香之一,主要就是用來預防流感,因為蒼朮能勝四時不正之氣,艾葉純陽之氣能溫陽增加抵抗力。四時不正之氣是指天地之氣的過與不及。如春天本當氣溫,如初升的太陽,溫煦大地,但是冬天寒帝不退位,遲遲不走,導致春天氣候寒冷,這時候就是寒氣太過,人體受天地影響容易傷寒得病。再如春季赤帝迫人,酷熱難耐,則春天的溫和之氣不足,受酷熱影響,熱邪傷體,肝病易生。

所以醫家不僅有傷寒雜病論,湯劑藥方治已經患病之軀,另有外治預防之薰香衛生法。藥香防病便是古代預防疾病的經典方法之一,其使用方便,效果突出,被廣泛採用。

感冒發燒一定需要打點滴服藥?還有更安全的措施幫您解決流感問題

藥香作用非常廣泛,至今故宮博物館還陳列著清宮廷遺留的六支藥香。而樸實的西藏人,更是用多種藥草做成各種功效的獨特藏香,其多用溫熱烈性草藥,為藏區寒冷的天氣預防疾病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在我國古代,預防疾病,殺菌消毒主要就是通過外治法的藥香來預防疾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