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孫權最依賴的重臣,卻也是東吳最危險的存在

此人是孫權最依賴的重臣,卻也是東吳最危險的存在

公元222年的夷陵前線,大都督陸遜率領東吳近半數的兵馬,與身經百戰、復仇心切的劉備對峙,而新近遷都武昌的吳王孫權,正躊躇滿志地期待曹魏使臣的來臨,他剛剛接受了曹丕的善意,等待那個受到綿延了幾百年的大漢天子禪讓的新君的冊封,“吳王”的冠冕,將不再是一頂自娛自樂的帽子,而是為天下所認可的諸侯王冠!應該說,孫權是得意的,如果有一絲絲憂慮的話,那一定來自於夷陵戰場。

此刻的江東,周瑜、魯肅、呂蒙、張昭,這些曾經把持軍政兩界的淮泗系元老們,早已日薄西山,陸氏、朱氏等江東豪門重新崛起於江東政壇,而將淮泗系與江東系玩於鼓掌的孫權,也因荊州的收復,威望一時無兩。

但一切來得就是那麼突然。坊間關於建安五年孫策之死的傳言,將孫權與陸遜之間相得益彰的溫情面紗撕裂開來——當年陸遜家族正式孫策全力攻打的對象,孫策之死與陸遜家族千絲萬縷,孫權上任後的懷柔政策也難以掩蓋這場對於孫吳政權的曠世陰謀。自此,即使是夷陵大戰以殲敵八萬、斬將八十六員、火燒連營八百里的戰績,陸遜也沒有能挽留住長子陸延被“早夭”的命運,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人是孫權最依賴的重臣,卻也是東吳最危險的存在

對於孫、陸兩家的恩怨情仇,引發了懸疑作家何慕的好奇。何慕在其諜戰懸疑小說新作《三國諜影:火燒連營》中,以夷陵之戰為背景,通過間諜戰爭的視角,全景再現了夷陵之戰背後的情報暗戰,這其中,也有孫權與陸遜家族的明爭暗鬥——

早在二三十年前,孫氏父子馬踏江東,在廬江阻擋孫策兵鋒的,正是陸氏家族的掌門人——陸康。是役,陸康戰死,陸氏一族由三千六十一人銳減至一千五百二十四人,這是世仇的第一彈!很快,在建安五年,孫策死於江東豪強許貢“門客”之手,而許貢與陸氏世代聯姻,但孫權卻又是在江東系的擁戴下,坐上了吳主的寶座,這是不可言說的第二彈!第三彈恰恰來自於夷陵大捷前後。淮泗系的沒落,使得孫權不得不重用江東系的陸遜,孫權和有著世仇,統領江東半數兵馬的大都督,兩人都清楚君臣相疑的後果,但又都如履薄冰,暫時相安無事。

問題卻出在了陸遜長子陸延的身上。在小說《三國諜影:火燒聯營》中,蜀漢軍情機構軍議司,針對孫權部屬了以秘術“斫龍陣”為噱頭的斬首行動;同時,為分化孫權與陸遜,不遺餘力地傳播孫策遇刺之謎,意圖攪亂江東的平衡。主導這些行動的,正是陸氏家族的接班人、東吳軍情機關解煩營校尉、蜀漢軍議司駐武昌的暗樁、曹魏間諜機構進奏曹的暗樁——陸延,這位多面間諜,為了他所理解的家族夢想,在其父陸遜取得大勝前,被孫權派人揭開了真面,倉猝赴死。最終,

少年得志、前途遠大的陸延為了陸遜家族,落得“早夭”的結局,既是人性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必然。陸延的死,令陸遜與孫權之間那道看不見的隱憂徹底撕裂,也埋下了陸氏在江東日漸消亡的隱患!

當陸遜在夷陵之戰後作出退讓,孫權,當然把豁達大度表現的相當得體:陸遜是陸遜、陸家是陸家、陸延是陸延,不牽連、不追究!但是,曹操口中“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真的會如此“大度無私”?《三國諜影:火燒聯營》,以歷史懸疑的敘事筆法,融合恢弘的三國史實,文學與歷史並重,想象與事實間雜,講述三國之間驚心動魄的情報暗戰。

此人是孫權最依賴的重臣,卻也是東吳最危險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