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七夕,从《长恨歌》看七夕节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撇开它的文学情感,从文献角度谈谈这首诗的价值。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诗耐人寻味,“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月七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作者在这里提到七夕节,当然是为了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而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也凸现出来。

“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有了,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关于具体的情节,《荆楚岁时记》说,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就“巧”了。七月七日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水面会产生一层薄膜,把缝衣针投入碗中,若针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

漫话七夕,从《长恨歌》看七夕节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姻缘巧配。

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多为闺阁少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进行各项乞巧活动,十分热闹。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丰富多彩了。乞巧节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宋代,秦观曾作《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诗再次印证了世人对七夕节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也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也成为许多文学中爱情的见证。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传唱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俞鹏作《鹊相会》:“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梦长夜短总是多情恼。见东山晨星已现,天将晓。可奈何,喜鹊频噪,催人分道。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来到。”全文以牛郎织女的悲剧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期待天下有情人能朝暮厮守。杜甫的《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最妙的要数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了:“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词作既写了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又抒写了自己的情怀,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天上人间遥相应,充分展示了女词人的想象力和宽大胸怀,整首词写尽天上人间的离愁别恨,对世间的爱情的向往。读来实实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漫话七夕,从《长恨歌》看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如果下雨,那就是他们悲喜交加的泪水。白天,姑娘媳妇聚在一起,将绣花针放在水盆上,观看针影的形状,从中获得设计刺绣图案的灵感,谓之乞巧。夜里青年男女躲在瓜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传授婚恋知识。

七夕节代表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从各个时代,各个地域不同的七夕节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农耕面貌和生活习俗。

牛郎织女故事见于记载《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焕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天上银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织女星,每日间虽坐在机杼边,却无心织绢,一心一意想着对岸的牛郎星,含情脉脉,思念不已。可见我国民间牛郎织女的版本至迟也在西周时代,反映的是放牛郎和织布女的故事,说明当时我国的纺织业极为发达。唐时,这天早上人们会争先恐后到河边取水,等生病时服用,因为传闻七月七日这天早上织女要到河里洗澡。姑娘们还要“赛巧”,看谁穿针引线快。“卜巧”是用卜具问自己是巧还是笨。七个要好的姑娘相约到集市买粮,把一根针、一颗红枣、一枚铜板包在三个饺子里,传说吃到针的手巧,吃到铜板的有福,吃到枣的早婚。到了宋代,姑娘们除了乞求有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心灵,更多的是乞求谈情说爱的技艺,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争取幸福的愿望和渴望爱情幸福的行为。这些都可以从汉曹丕,唐李商隐、杜牧,宋李清照等写的关于七夕节诗中可见一斑。

从七夕节中还可以看到古代的婚姻风俗的变化。南北朝时,任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既将闺女嫁出,贪欢不归当属正常,帝何以要怒?袁珂先生指出:“营室,亦星名,谓当夏正十月,此星昏而正中,于是可以营造宫室;此则借为罚作苦工之地。”“总之,牵牛织女因相爱而被罚,则自古无异辞。”

那么,牛郎织女相爱为什么要被惩罚?从人类婚俗演变的历史来说,可以接受的一种答案是,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型的初期,女方开始到男方家里住,所生子女也开始属于男方家庭(或家族、氏族、部落)。这种变化遭到母系社会统治者的强烈反对和抗拒,并对那些愿意嫁到男方的本族女子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此,已经实施父系社会制的人,采取的对策则是“抢婚”,即用强制力把别族的女子娶过来。在牛郎织女故事里,所谓偷七仙女“羽翼衣”的情节,实际上暗示的正是抢婚习俗。

唐朝学者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夕节引出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还有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争锋。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七夕节有着不同的活动和风俗,所以各地纷纷提出有力的证据,以佐证自己的牛郎织女发源地之说。比如河南南阳,因为七夕节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而南阳在古代南阳就有农桑发达的记载,史料中关于牛郎家乡的记述有“南阳城西二十里桑林”之说。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铺写了南阳的物产,讲到树木时有“帝女之桑”的记载,“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言南阳繁华,歌舞若“白鹤飞兮茧曳绪,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等等,已经说明南阳桑蚕和织造的便利与兴盛。织女自不必说有无与伦比的现实基础,甚而指出了务“桑”的“帝女”,这和“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身世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由牛郎织女传说发展而来的七夕节,发源于楚地。明代学者罗颀在他的《物原》中直接指明“楚怀王初置七夕”,同样生活在明朝的董斯张所撰《广博物志》、清代的《荆州府志》对此都给予了认同。而楚怀王时期,南阳外,其他诸说指出的“起源地”均不在楚国范围内。在古代南阳地区,已经有了七夕的习俗如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等。因为七夕节牛郎和织女要在天河相会,喜鹊搭桥,而南阳有白河,这是最贴近银河的说法了。与此同时,因为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诸《诗经·小雅·大东》,据有关专家考证,周王朝的“大东”横跨今临淄、曲阜一带,而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介于临淄和曲阜之间,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东”的核心地区,所以山东沂源也在争锋牛郎织女传说。近年来,河北的邢台、鹿泉、内丘,陕西西安,江苏太仓,河南南阳,湖北襄樊等十多个地方都自认为是牛郎织女文化发源地;甚至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在流传。

自古至今,各地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七夕民俗活动,对弘扬文明、传承文化产生推动作用。长安民间流行的乞巧、卜巧、赛巧等七夕节民俗活动名扬海内外,“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葡萄架下倾听牛郎织女悄悄话的浪漫情景也传为佳话。每到农历七月七日,各地七夕庙会红红火火。老年人对传统文化感情非常深厚,各地纷纷申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七夕节”是农耕文明阶段的产物,大力推介七夕节有利于吸取农耕文明的营养,铸造吃苦耐劳的民族品格。“七夕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着一个“情”字,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故事,让世上有情人倾慕,诠释爱情的美好,对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