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份刺身,不!你有可能吃的是虹鱒魚

虹鱒是不是三文魚?這本是一個極富爭議的問題,卻被剛剛發佈的國內首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輕鬆”化解。《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明確指出“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這一串“包括”將虹鱒也羅列其中,把三文魚當作“鮭科魚類的統稱”,虹鱒魚就名正言順地成了三文魚。為此,網友們炒翻了天。

來一份刺身,不!你有可能吃的是虹鱒魚

虹鱒魚和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關係?

怎麼區分三文魚和虹鱒魚?

生吃虹鱒魚有沒有風險?

……

虹鱒魚=淡水三文魚?

專業上,三文魚並不單指某一種魚,而是鮭科魚類的總稱,虹鱒魚的確屬於鮭科魚。我們日常所說的食用三文魚,一般特指鮭科中產自海水的大西洋鮭。而虹鱒魚,屬於淡水養殖,並不在食用三文魚的範圍內。

說白了,三文魚這個詞其實是個商品名,而不是什麼學術名稱。

來一份刺身,不!你有可能吃的是虹鱒魚

北大西洋海域生活著一種魚,這種魚每年都會從河口洄游到淡水中產卵,遇到瀑布之類的障礙物,就會奮力躍出水面,所以人們管它叫“Salmo”,意思是“飛躍者”。20世紀初期大西洋鮭成為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海水漁業的支柱海產,最初登陸中國市場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鮭。因此,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認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魚一般指挪威三文魚,即大西洋鮭。

雖然虹鱒也屬於太平洋鮭屬,但是它的英文名與眾不同,叫做“rainbow trout”——根本不被包括在“Salmon”這個通用名概念中。而且,“Trout”對應的概念是“鱒魚”,指的是大馬哈魚屬和鮭魚屬中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完全生活在淡水中的一個類群,虹鱒正是這樣的淡水魚。

虹鱒到底安不安全,專家意見不一

三文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生吃(刺身),很多人都會擔心寄生蟲的問題。正規的三文魚,為了降低寄生蟲風險,通常要經過冷凍處理:零下20攝氏度以下冷凍一週以上,或零下35攝氏度冷凍一天以上。

其實對於是什麼魚的質疑,最終還是要落腳到大家最最關心的安全問題。虹鱒作為淡水魚,到底能不能和三文魚這種海水魚一樣生吃?

來一份刺身,不!你有可能吃的是虹鱒魚

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少,海水的滲透壓高,到人類體內往往因環境不合適,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比較容易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這類寄生蟲的滲透壓與人體一致,一旦進入人體,會生活得很好。最典型的莫過於廣東順德國內三大肝吸蟲病高發區之一,原因就在於該地區有食用淡水魚生的習慣。

但據中國之聲報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王炳謙認為,有沒有寄生蟲不取決於在海水還是在淡水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無論是海水的還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養殖過程中沒有病原體感染的機會或者沒有病原體,並且在吃之前有個冷凍的過程。

但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因此虹鱒魚不適合生吃,用海水魚消滅寄生蟲的方式處理淡水養殖的魚,也沒有經過嚴密的實驗。

所以簡單梳理一下就是,有專家認為只要在養殖過程中進行高壓滅菌就能解除寄生蟲隱憂,但也有專家認為消滅寄生蟲方法屬海水魚方法,對於淡水魚依據不充分。所以,小谷建議大家吃虹鱒魚還是加熱做熟了吃。很簡單,經過6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充分加熱一分鐘,就能消滅寄生蟲。

虹鱒做成刺身,肉眼很難分辨

虹鱒魚和三文魚的魚肉顏色挺像,價格又比三文魚便宜很多,所以很多商家才暗戳戳炒作“淡水三文魚”的概念。

來一份刺身,不!你有可能吃的是虹鱒魚

網上有很多區分虹鱒和三文魚的方法,但兩種魚做成刺身之後肉眼基本無法分辨。以前曾流行過一些分辨方法,比如三文魚通常為鮮亮的橙紅色,而虹鱒的肉色較為暗淡,橙色也較淺,而且三文魚肌間脂肪層通常清晰和肥厚,尤其是魚腩部位,虹鱒則不明顯。

但這幾年隨著虹鱒養殖業的發展,三倍體虹鱒刺身和三文魚刺身已經完全看不出分別了,甚至部位好一點的三倍體虹鱒比差點的三文魚的脂肪層還明顯。除非看整魚,否則刺身是無法用肉眼分辨的。

雖然虹鱒魚不屬於三文魚,但它營養和口味都還不錯:這兩種魚的蛋白質含量大概都是20%左右,差別在於脂肪。三文魚(大西洋鮭)的脂肪含量可以達到13.4%,虹鱒魚只有6.2%,脂肪含量只有三文魚的一半。

因為脂肪少,虹鱒魚的DHA等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比不過三文魚。檢測結果顯示,每100克虹鱒的DHA含量是0.516克,而大西洋鮭魚是1.104克,差別不算小。整體來說,虹鱒魚雖然脂肪少了點,但算是一種不錯的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