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点击上方蓝字「白夜行」关注

以文会友。】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以前看八卦小报,讲到港媒有段时间最爱用“恃靓行凶”的标题形容香港女星。最有名的例子是李嘉欣。

18岁那年,李嘉欣摘下港姐桂冠,同年在国际华裔小姐的比赛中又获得冠军及“最上镜”奖,从此开启长达数十年的“恃靓行凶”史,在她无数的绯闻小传里,商业大佬、豪门公子、书香才子、英俊模特......每一个人名都能引来看客无数。

她周旋在各种富商巨贾之间,脾性丝毫不改,个性十足,凭的就是艳冠群芳的美貌。

其实何止是娱乐圈,就连周身平常人里,貌美,也依然被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用来置换更多的物质享受。

前段时间重看刘晓庆演的《武则天》,剧中她因名带“武”字,被李世民冷落,于是去找徐慧求教经验。徐慧说:“以色侍人,终不久矣。以才侍人,方为上策。”

美貌也许是优势,但它顶多算是一块好用的敲门砖,面子再精致,里子空无一物,也依然只能华而不实,一辈子沦为花瓶。

相比如今演艺圈的浮华空洞,上世纪的电影皇后——胡蝶,却早已谙熟命运之道,即便经历诸多磨难,也依然优雅到老。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奠定一生的命运走向

1908年,胡蝶出生于上海一个家境优良的家庭,父亲胡少贡在姐夫唐绍仪(曾任北洋政府总理)弟弟的提携下出任京奉铁路总稽查,这一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驾崩,和从小凄苦、寄人篱下的阮玲玉不同,胡蝶作为家中独女,成长之路幸福美好。

在胡蝶的回忆录中,她如此形容自己的家庭:父亲为人宽厚,性格开朗,很有幽默感,母亲出生在大家庭,受教育不多,却很懂得为人处事,她慈爱但严格,并不因为胡蝶是独生女而有所骄纵。“她常教育我:‘你要别人待你好,首先你要待人好。’她没有能说出长篇的大道理,但是这句含有哲理、朴实无华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当我步入影坛,她又告诫我:‘凡事不要争先,要退后一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胡蝶回忆录》,胡蝶口述,刘慧琴整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胡蝶,温厚大度、阳光开朗,奠定了以后胡蝶在面对命运几番捉弄时,依然坚强不屈的性格基础。

区别于阮玲玉的妩媚柔弱,胡蝶美得大气成熟。胡蝶最受中产阶级、豪门富绅的喜爱,她有一种生而华贵的气场,这在胡蝶的诸多电影作品和流传后世的照片中可见一斑。

对于胡蝶,文学大师张恨水如是评之:

“胡蝶为人落落大方,一洗儿女之态,与客周旋,言语不着边际,海上社会,奇幻百出……胡真精明练达之人哉,言其性格则深沉、机警、爽利兼而有之,如与红楼人物相比拟,则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我爱阮玲玉骨子里的脆弱清新,但更欣赏胡蝶的淡然自若、坚韧强大。说到底,身为尘世中亿万人群的渺小一员,胡蝶的性格无疑更适合与变幻莫测的生活周旋。胡蝶生于乱世,清朝已近灭亡,世事动荡不安,她身为女子,没有为情所困,没有因财沉沦,几经风雨却活得愈加精彩,内心的强大和处事的圆熟,实在让人钦佩。

生而为人已如此辛苦,倘若一点微小波澜就让人纠结万分痛不欲生,未免也太懦弱。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二.生活的真相,远在情爱之外

上一篇里我讲到,阮玲玉为了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不惜在寒冬里单衣伏地,体会剧中人物的悲惨心境,也曾主动追求机会尝试更多角色,拓宽自己的演艺道路。但在对事业的追求上,阿阮显然没有胡蝶那种死磕到底的精神,一个更注重名气和钱财,一个更追求事业上的高度,两相比较,境界分明。

在表演上, 胡蝶的条件本来已是得天独厚,她生于上海,自幼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领略各地风土人情,无意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天赋,“京片子”、广东话、上海话……多种方言融汇一身,无形中拓宽了她的戏路。即便如此,为了演好角色,她北上拜师梅兰芳精进自己的北京话,学习骑马、开车等角色需要的技能,拍电影《狂流》时,毫无农村经验的她特意跑去江浙的村子里揣摩农妇的言行举止,为了演好左翼电影《永远的微笑》,她甚至跑到南京孔夫子庙,体察歌女的真实生活……

都说阿阮在有声电影时代来临后势必受挫,这话不无道理,只会说广东话的阮玲玉,国语底子太差,而那些本该学习更多技艺为未来打好基础的宝贵时间,她都沉溺在情爱的幻象里,错过了太多更重要的东西。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胡蝶和初恋林雪怀)

胡蝶的一生,当然也有因情所困的时候,和初恋林雪怀的“蝶雪解约案”当年也在报纸头条上闹得沸沸扬扬,但胡蝶做事何其果决,无法维系的感情,与其留着伤人伤己,不如下定决心一拍两散,各人自有前途奔赴,绝不在情爱里怨天尤人。

受了情伤之后的胡蝶,依然理智清醒,她不爱女演员们攀附富商豪门的那一套处事法则,而是选择了普普通通的银行职员潘有声相恋数年,这个男人在她之后生命中的任何一个危难时刻,都始终不离不弃,尊重她、体谅她、宽厚体贴地照顾她。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胡蝶和丈夫潘有声)

为了答谢军统特务戴笠帮胡蝶追回半世身家的“恩情”,胡蝶不得已委身于他,她没有在强权面前要死要活方寸大乱,而是忍辱负重,为身边人着想考虑,以求万全之策。

不纠结、不拧巴、懂是非、知善恶,胡蝶的灵慧和坚韧,为她在乱世中争得一席安宁。无事不惹、有事不怕,这是胡蝶的智慧。

当然,蝴蝶自身,运气已然令人生羡。

戴笠虽霸占了她,但却是真心实意地爱着她。

她想吃南方的水果,他立即派飞机从印度空运;

她说拖鞋不舒服,他一个电话让人弄来各式各样的鞋子给她挑;

她随口说窗户小光线暗,他急忙命令在公馆前方,专门为她再建一幢花园洋房;

他还选了地名吉利、环境优美的神仙洞另修居所,为了汽车可以直达门口省却她的爬坡之苦,他亲手测地形、修车道,所经之处人畜撤离,房屋拆迁;

他还亲自设计在斜坡上用石块镶成“喜”和“寿”两个大字,栽种各种奇花异草。

甚至,他遣散了所有相好过的女子。(摘自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胡蝶和戴笠)

说来心酸,阮玲玉苦苦求之不得的爱与依靠,却在理智清醒的胡蝶这里,成了唾手可得的稀松平常。

以前有朋友玩笑:男人是不会被感动的生物,女人要想得到对方的真情,追求讨好是最没用的,女人唯一能做的,是做好你自己,吸引那个人靠近。

话虽俗,也有几分力量。

原定于1946年3月迎娶胡蝶的戴笠,在17号飞机失事,丧生于空难。胡蝶遂脱离戴笠掌控,和前夫潘有声重归于好,搬去香港生活,一家人生活得幸福安康。

我为阮玲玉可惜,是因为情爱难测,与其浪费在得不到爱不够的恐慌里,不如把这份精力付诸于更多实际的生活之中,靠人不如靠己,明白生活的真相在于自身的进化、完善和成长,就不会因小失大,徒留遗憾。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三.成熟的魅力,在于明知世事艰辛,却依然乐观前行

1952年,潘有声查出患了肝癌,发现时已是晚期。

胡蝶为使潘有声安心调养,隐瞒了病情,她每日煎熬,痛苦万分。病榻前,她细心周到,背过身去,却泪流不尽。

初秋的一个早上,潘有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在给胡蝶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虽然你一直竭尽全力地瞒着我,但我早在你带着红肿的眼睛从医生办公室回来的那一天就猜出了一切。这么多天来,我也像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我不愿伤你的心,让你失望,一如你想在我的脸上看到希望、看到信心的那种心情一样。

人生自古谁无死?当你读到我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只希望你不要太难过。我潘有声今生今世能够与你相亲相伴几十年,已经非常满足了。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切来得稍微早了一些。我这辈子是一个没有太大出息的男人,没有给你带来太多的幸福……”

潘有声的逝世,犹如一记重拳,她的整颗心,碎的一塌糊涂。

在回忆录里,胡蝶诉说了这段往事给她带来的沉重打击:“我一向比较达观,视人生如演戏,我常安慰我自己,在抗战逃亡的日子,在湘桂大撤退中,总说苦戏会演完的,会苦尽甘来的。但这一次,我却真正感到被命运之神逼到了人生的边缘,看不到曙光,只感到有声的逝去带走了我生活中的一切快乐,一切生气……”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电影《后门》剧照)

虽备受打击,胡蝶依旧迎面生活的悲与苦,始终微笑面对命运给予她的一切,1959年,她重登银幕,在香港、台湾先后拍摄了《街童》、《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并凭借《后门》中徐太太一角,荣获亚洲电影节第一届最佳女主角,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女演员。这一年,她已经52岁。

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引发的心脏病逝世于加拿大,在即将离世的前一刻,对身边的亲人说:“蝴蝶,要飞走了。”

这是81岁的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诗意情话。

民国影星胡蝶|什么样的美人,才能优雅到老?

人也许不能决定怎样出生,却可以决定如何老去。

胡蝶的一生,经历了世事变迁人情冷暖,在战火纷争的国度里努力生存,捱过了纸醉金迷的浮华生活,熬过了腥风血雨的政治风波,她以自己特有的理性、宽厚、乐观和坚韧,活出了一片风轻云淡的诗意生活。

李筱懿在《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里如此描写胡蝶这类的女子:“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情,去体谅周遭的不得已……她们不会对现实和感情有太多的条件反射,不会太敏感,太凛冽,太反骨…熟女们再也不会拧巴,她们明白与世界握手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最重要的是,她们懂得弯腰。”

说得真好。

少女和熟妇之间,隔的不只是一年年消失的岁月,更有无数心境的起承转合。

人活着,总是会慢慢圆熟,有人称之为成长,有人称之为妥协。成长也好,妥协也罢,到了不过一场生活。我喜欢少女心性的活泼张扬自由自在,也喜欢熟妇心胸的理性克制万丈柔光。

但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肆意妄为的代价太高,理性且韧性的活着,或许才是正途。


喜欢请关注,查看更多民国人物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