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没有哪位父母想对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

可事实却是,这样的场景在无数家庭中几乎天天都会上演,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

孩子磨磨蹭蹭起床、拖拖拉拉写作业,跟不上节奏的时候;

你说的话孩子全当耳边风,我行我素的时候;

孩子哭闹、发脾气,哄半天还不好的时候;

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无数个这样的瞬间,家长的耐心“离家出走”,紧接着便是一顿狂风骤雨似的斥责、打骂、甩脸色。不管有没有效,先把怒气怨气撒出去再说。

不过多数家长事后都开始懊悔、愧疚,不该那样对孩子,并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忍住,然而通常都是事与愿违,同样的情景总是一遍遍上演。

保持耐心,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1.缺乏耐心,根源大多来自家长的内心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缺乏耐心,无关乎孩子行为的对错,只是内心的矛盾、症结刚好被孩子触发了。

有些家长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到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内心焦急、恨铁不成钢,于是对教育孩子的焦虑情绪就会越来越凸显。

比如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联想到孩子成绩会下降,夸张、放大到孩子整个人生,各种焦虑涌上心头,因此失去耐心。

有些家长喜欢一切尽在掌握,“失控感”会令他慌乱、焦躁,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让家长感觉失控时,也就容易失去耐心。

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比如家长喜欢整洁干净,当孩子把玩具、饭粒撒了一地,于是场面就失去了控制;或者本来计划着早点回家做饭,可孩子在游乐场玩得不愿意走,计划被孩子打乱,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还有很多家长是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对自己不满意,这种情况下会把孩子的不当言行扩大化、绝对化,并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糟糕?我为什么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的行为引发了家长内在的焦虑,加剧了家长对自己的不满。家长对孩子的“没耐心”,恰恰是对自己的没耐心。

其实真正烦躁的是我们的内心,孩子只是撞到枪口上的那个人而已。

02.缺乏耐心,会失去对情绪的控制力

在一个节目中,陈乔恩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母亲绝对不会刻意去对孩子不好,经常打骂孩子是错误的行为,这些道理父母都懂。

但有时候就是失去了耐心,已经不想好好跟孩子讲道理,所以就选择了最愚蠢、最直接的方式——打骂孩子。

“我们都不想发火,但有时就是没耐心了,就忍不住了。”

家长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中容易没有耐心,脾气急躁,甚至有时候还会将与孩子不相干的无名火撒到孩子身上。

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而在面对孩子时,家长一旦缺乏耐心,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情绪失控。

在这种状态下,常常不自觉就会对孩子使用责骂、嘲讽、侮辱等语言暴力,有时候会造成很难补救的伤害。

曾经有一个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风靡一时,绘本讲述了一只小企鹅在面对妈妈发火时,吓得魂飞魄散。

最后,即使妈妈找到了小企鹅,但孩子受过伤害的心灵早已无法弥补。

一个动不动情绪失控的父母,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思想和行为也容易走向极端。

德国有一句谚语说:“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

保持耐心,才能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03.凡事保持耐心,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慢过程,耐着性子,不骄不躁,平和地陪着孩子慢慢成长,往往更能看到美好的结果。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中写的很好:“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不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过好自己的生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的状态下,给孩子的教育对其成长更有帮助。

当孩子犯错了,耐心等孩子把话说完,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耐心给孩子讲解一道数学题,读一个睡前故事;

当孩子哭闹、生气、情绪失控时,耐心接纳他的负面情绪,陪他勇敢面对挫折······

如果你感觉耐心快被消磨光了,情绪即将爆发时,不妨跟孩子说出真实的感受,“你这样让妈妈感觉很不舒服,给妈妈几分钟,一会我会好好跟你说说这个问题。”

换一个环境,单独待在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再去面对孩子,处理事情。

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长的“耐心”,不代表被动、不代表软弱,而是一种有兴趣,有感情的陪伴。

孩子如果感受到了这样的氛围,将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时刻充满耐心的成长环境。

让孩子感受到“耐心”带来的积极能量,从而也学会使用耐心对己对人,做事沉得住气、静得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