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赞赏和鼓励就可以解决

在孩子犯错误时候,给予适当的批评也是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手段之一。可爱的孩子就像春天的小树,无拘无束地成长,虽然生机盎然,但也免不了时不时长出影响成长的“坏枝”——犯错误,这时,身为“园丁”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有分寸的批评不该缺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孩子有错,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有分寸的批评就是一种积极引导,它有助于孩子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批评”这两个字,评是批的前提。

批评孩子要掌握的第一个分寸是:当你想批评时,先要弄清楚自己欲“批”孩子的“错误”,是否是真正的错误。

我发现,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犯了“错”,对他们发怒,是源于自身的认识偏差或是本身的无理,而非孩子犯了错。比如,孩子由于情绪紧张,考试失利,家长便对孩子多方指责;孩子尊老爱幼,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有些家长也会批评孩子……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不公正,对你的信任度降低;还会使年纪小的孩子是非观模糊。

批评孩子要掌握的第二个分寸是:别只看表面现象,狂批一通了事。

而必须询问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既可摸清孩子犯错的前因后果,还有利于掂量孩子错误的性质和程度,为下一步的教育展开定向、定位。同时,也表达了你对他的尊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对内向、爱面子、胆子较小或特别害怕父母的孩子,尤其应和气地询问、倾听。当然,询问时要注意孩子的口气、表情,发现一些“话外音”,帮助家长进行分析。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家长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有技巧的批评要学会

一定要低声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孩子犯了错是有很多原因的,有可能是无心的,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造成的,家长不要一味的认为是孩子的错,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批评,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或者问清楚犯错的缘由,这样家长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孩子犯错的原因,批评孩子要有针对性,这样也能够让孩子诚心的接受你的批评。

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有种方法叫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让孩子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注意时间和场合

孩子做错事要批评,但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在早上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整天的心情,在吃饭的时候批评,会使孩子没有食欲,使健康受到影响,在睡觉前批评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三个时候家长是要注意的,而批评的场合也很重要,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同学或在亲戚面前批评他,会让孩子很没有自信心,也让他感觉到很没有面子,长期这样,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孩子犯错了,什么样的批评才有效,早看早受益!

不要吓唬和威胁孩子

有的父母喜欢用吓唬和威胁的方式来批评孩子,这样无助于孩子的行为改变,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怀疑,不安全感增加,这样的结果使孩子变得退缩、胆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恐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