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说起驻村工作队,大家都感到习以为常了,那大家听说过由清一色女队员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吗?在水磨沟区金海岸社区就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这就是乌鲁木齐市民政局驻金海岸社区“访惠聚”工作队。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这个“访惠聚”工作队与双拥工作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正是由于双拥工作的缘份,我们走近了这个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田玲玲。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田玲玲为环卫工人发慰问品

说起田玲玲,银铃般的声音,泼辣的工作作风,在双拥工作岗位上有15个年头了,她的工作一头连着现役退役军人,一头连着政府各级部门,架起了军人与政策沟通的桥梁。

今年1月31日,她和工作队成员按照乌鲁木齐市“访惠聚”工作的安排,进驻到水磨沟区新民路片区金海岸社区。“以前这个金海岸社区就没有‘访惠聚’工作队,这对我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既有压力又有挑战。”面对记者田玲玲说。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关爱自闭症儿童

在这个工作队,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1+2+5”,这是自治区党委对驻村(社区)工作队的总体要求,就是要落实好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抓好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两项任务,做好“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推进脱贫致富、办好实事好事、壮大党员队伍”五项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工作队的干部牢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中。

说起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田玲玲说,刚一开始这个工作队还有一名男同志,后来这名男同志被抽调走了,换了一个女队员。从此“五朵金花”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她们一起开展大走访,一起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组织辖区居民参观国防教育展厅

记者翻看了驻村生活记录,上面记录着社区基本情况,每周一升国旗、包户走访记录,今年上半年组织了49场活动,好事实事完成了八成,开展各类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41次,组织社区干部、工作队员、草根宣讲员、返乡大学生、居民党员等人员轮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政策的宣讲……

走在小区里,看到休闲亭下三三两两的居民在乘凉,在谈论着什么,记者走近一询问,他们正在谈论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小区居民夜间走路不用带手电了,太阳一落山,小区的太阳能路灯就亮起来了。“以前,我们院落因为线路问题一直没有安装路灯,这个院子里住了不少老年人,晚上出行非常不方便。”住在饲料公司家属院的居民李元福向驻村工作队反映时说。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安装太阳能路灯

驻村工作队在大走访中了解到,饲料公司家属院是一个无物业管理的小区,院落区域狭小,基础设施较差,无路灯照明设备,居民出行存在许多安全稳患。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实地勘查调研,并征求住户的意见后,形成了一致意见,投入资金购买并安装了6盏太阳能照明灯,解决了住户出行安全问题。“这样的节能灯免去了居民的后期电费的开支,还环保节能,在两个无物业小区都安装了路灯,居民还给驻村工作队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呢!”田玲玲介绍说。

“队里虽然没有男同志,女同志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什么打扫卫生、安装电灯泡,登高爬低的活啥都干。在家里这些活都等着老公来干,在这里只有靠我们自己了!”田玲玲指着居民楼梯间的电灯泡说。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陪亲戚看电影

说起结对认亲,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结亲户。居住在金海岸社区南二巷67号一号楼3单元的哈力米热·艾合麦提,就是田玲玲的帮扶对子。据介绍,哈力米热·艾合麦提比田玲玲小10岁,家里有个4岁的孩子。为了能与这家人融合在一起,田玲玲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点也不陌生。她和主人一起打扫房子、洗窗帘。周末休息时,带着亲戚和孩子一起看电影,她和亲戚一起生活时,还学会了煮奶茶、制作民族食品等手艺。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驻村工作队成员

说起驻村工作队的女将们,田玲玲向记者讲起了她们的故事。这个“访惠聚”工作队的成员从乌鲁木齐市民政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抽调组成的,副队长张洪京、队员卢思言和蒋雪琴都是市殡葬服务中心的职员,队员叶丽华是市精神病福利院的职员。副队长张洪京主要协助队长抓好“访惠聚”工作,并做好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卢思言在工作队负责着联络员、信息员、内勤等多项工作;蒋雪琴和叶丽华在工作队负责策划组织全年的各项群众性活动。她们把从单位总结的经验带到社区里来,与这里的社区干部共同学习共同做好工作。但对于她们来说这项工作是以前没有从事过的,他们就当小学生一边干一边学,不出一个月由门外汉转变成为行家里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转变得这样快的?就是敬业精神和做好工作的动力。“我想创业怎么办?”“我想找工作怎么办?”“我家孩子上大学掏不起学费怎么办?”工作队成员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群众工作法。“社区工作队的每位成员如星星之火的火种播到哪里哪里就亮堂堂。”社区群众把工作队的成员称为不畏艰难的“娘子军”。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田玲玲和女儿在一起

说起尽职尽责,田玲玲作为队长、社区第一书记要付出的精力很多,她老公是企业职工,女儿新学期上高三,明年准备迎接高考,而女儿正处在青春期,有许多心里话无法向爸爸讲。她记的一次最长有70多天没有回家,女儿在她的朋友圈看到陪亲戚孩子看电影、逛公园的照片,心里酸酸的,女儿在微信留言中说,“妈妈,你多长时间没和女儿说话了,我知道你很忙,闲了在微信中盼你说几句,我做作业一直到深夜等你微我,等了半天没有你的消息。”看着女儿的微信留言,女汉子一样的田玲玲眼睛湿润了。是呀,驻村工作队的所有成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奉献在工作岗位,为的是让政府和老百姓心贴心,为的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为的是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组织社区居民过军事日

今年“八一”前夕,有着双拥情缘的田玲玲,始终没有忘记驻地的部队官兵们,一直想着如何利用双拥协调资源,让社区居民走近部队官兵开展国防教育。在武警某部的军营里,来自社区的居民、党员、中小学生和返乡大学生等70余人,开展了“不忘初心 军民携手 共建美好家园”联谊活动,为那里的军人送去了慰问品。她和工作队成员、社区干部通过策划拥军活动表达了对武警官兵的一份敬意。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沙盘小组互动

在田玲玲办公的电脑上,她正在修改驻村工作队半年工作总结,那上面的每个字每句话都凝结了驻村工作队员辛勤的汗水。在这里记录着,工作队的干部与社区干部同组织同参加的一项项活动,组建了“社区文化队、体育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利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早派工、晚研判,打造社区一家人的工作理念。先后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元宵节、端午节联谊会、为老年人过集体生日、消防演练等活动,通过与社区居民“唱唱歌、聊聊天、跳跳舞、吃吃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兄弟情谊。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为社区老人过集体生日

在为辖区11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举办了“共度集体生日会·情暖高龄老人心”集体生日会上,11位可爱的小朋友将工作队精心挑选的康乃馨花束献给了过寿的爷爷奶奶。85岁的杨在齐老人几度哽咽,感谢党和国家对老人的关爱,感谢工作队和社区没有忘了他们。“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生日快乐歌唱响在老年人的心田里。

「驻村生活」乌鲁木齐:驻村工作队里的“娘子军”

开展活动合影

我们相信,社区居民在驻村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贴心服务中,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要盯住解决民生的需求做工作,不管是工作队还是我们社区,最关键的就是满足居民不断增长各类需求,让居民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不断提升。”副队长张洪京介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