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防止雞「中暑」的常用方法

又到一年中暑季。眾所周知,家禽沒有汗腺,體溫高、新陳代謝旺盛、皮膚散熱能力差、羽毛厚不散熱,主要靠熱性喘吸、排洩來帶走熱量。因此在高溫季節容易發生熱應激,導致生產性能下滑甚至造成死亡。

夏季到來!氣溫超過32℃以上的天氣會越來越多,特別是中午12點至下午4點、晚上6點至10點時,極易發生雞群中暑。當雞伸頸張口,呼吸顯得困難,部分雞喉內發出明顯的呼嚕聲,採食量下降,飲水大幅增加,糞便變稀,精神萎靡,活動減少等可視為中暑症狀

分享一些防止雞“中暑”的常用方法

熱應激對家禽的危害

家禽最先表現為呼吸加速,體溫升高,繼而伴隨生產性能下降,嚴重者出現熱休克甚至死亡。熱應激多發於夏秋高溫季節,特別多見於集約化飼養的種雞、蛋雞及快大型肉用仔雞。

如何預防解決呢?

首先是降溫,可在雞舍上用白色塗料或6%的石灰乳,塗成白色或覆蓋一層15釐米左右的稻草降低雞舍溫度。當雞舍溫度超過30℃時,可用噴霧器向房頂或雞體直接噴涼水,每2小時-3小時噴一次,可使雞舍溫度降低6℃-8℃。當舍溫超過25℃,可在進風口設置水簾,使熱空氣經過冷卻後再進入雞舍。

分享一些防止雞“中暑”的常用方法

合理的營養調節通過提高日糧能量和蛋白質水平

降低飼料中的蛋白含量,適當提高能量水平,加大營養濃度,可緩解蛋雞熱應激引起的採食量下降,營養供應不足。

分享一些防止雞“中暑”的常用方法

◇合理調整飼餵和光照時間

儘量在涼爽時間如清晨、傍晚喂料,刺激食慾、提高採食量;高熱時間內不飼餵,減少雞群活動量。根據夏天夜間涼爽的特點,將補光時間進行稍微調整,一般在凌晨00:00-1:00開燈,晚上9:00-10:00關燈,但是總的光照時問不能超過17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