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豫晋太行山区交通的实质是陉道文化,而陉道文化的核心是商道文化,商道文化的体现就是以白陉为代表太行八陉商业的交流;而有经济商业的交流必然产生依附于商道的贸易集镇。如果说,太行山白陉古道的南端平原,薄壁镇是明清以来,山南地区集散中心的话。那么在山西白陉的起端,陵川县平城,长治县荫城,就成为泽潞地区重要的铁货,粮食交易中心。虽然时间匆忙,但我还是到陵川县的平城走了一圈。看看这个已经鼎盛了千余年的古镇。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古镇平城,位居陵川县城以北6公里处的山间盆地中。周围群山环绕,岗峦叠起,地处“万峰环列,突中一窝”之心。镇东与六泉乡相连,西与秦家庄毗邻,南通崇文镇,北与壶关县接壤。长陵公路横贯南北,曲辉、平西公路在镇内交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古今为陵川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据《陵川县志》记载,平城早在尧舜之前就有人类聚居,夏商时期为冀州所领,而且是夏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春秋时先属晋、韩,后归赵,长平之战被秦吞并人秦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上党郡高都县管辖,西汉至两晋属泫氏县,直到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县,平城此后才一直归该县所管辖。从隋置陵川始,经唐、宋的发展,金、元的鼎盛,明、清的辉煌,古镇历尽了千年的世道沧桑。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新中国建立的民国时期,这里曾是陵川、壶关、长治及河南林县,辉县的商品集散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十分繁华。近年来.这里又兴建厂商业贸易街,各类商店数百家,农副产品、日用百货琳琅满日,品种齐全,是一个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平城古为官商道衢锁钥之地。商贸发达,文化灿烂。早在明、清时期,平城在省内外就有了广泛的商品交易市场。昔日镇内的东西老街、十字巷、南堂巷设有各种店铺、商号、作坊200多家。不仅镇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堆如山,而且在本省的晋城、阳城和河南的新乡、鹤壁、道口以及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一带,都有平城人开的铁货铺、日杂店、布店、酒店等商号,并在当地有一定的声誉。史书记载,平城在明朝已有“百张炉、十作酿、千家店”之说,这足以反映了平城当时的冶炼、酿酒、手工业的发展与鼎盛。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人富修房,商发修庙。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平城的搭棚艺术十分高超,喜棚、丧棚、唱戏棚、单棚、对棚、高楼棚,花样翻新,形式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工艺艺术。

平城共有四家棚匠。棚头院靳家,教书河宋来富,小碾圪道的宋郭明、宋启明、宋长明,东街的郭举的。主要是为婚丧大事嫁娶闺女服务。此外有的村庄要演出大戏,因没有固定舞台,请他们去搭制戏台。他们有事先用纸浆做好房坡房,沿柱子上用的滚龙装饰等,搭成台或婚丧大事搭的棚,将做好的备件,往上一扣,就算完成外包装的任务。拆卸都很方便。

1935年前后,官道上赵景全家大办丧事的实际例子,即说明平城棚匠高超的行业艺术。

赵家丧事搭棚的面积约长200米,宽30米,一进三院。第一院是大门楼两边走廊,是存放纸做的打道鬼、哼哈二将军、各种金银彩、金山、银山、朱山、面山、碑楼、牌坊、纸马纸轿、服侍、风花雪柳、纸箱纸桌,亲友们送的花圈,布杖丧联,纸杂也都摆放两边,同院还有尼姑棚和和尚棚,响器棚,礼宾棚(即点主老爷及先生,即唱礼先生),还有茶房(各种礼道指导),当时茶房是宋小有,还有教书河,看坟地的宋先生。这些人都在此休息,所有纸制品,全部是精雕细刻,手工艺非常精致,用各色纸制作,层次分明,比真品还要细致。棚的大门口及灵棚挂的都是现做的白色玻璃宫灯。第二院是供食棚,这个棚是七梁八柱搭制而成,八柱都是用预制件滚龙柱,屋顶房坡都是预制件扣制而成,所挂宫灯不是白色,而是各色各样,现做的玻璃宫灯,正面屏风是棕色绫绸烫金所书的八扇屏,供桌两边,挂的是各种山水及各种书法的字画,还有亲友送的帐礼及丧联,也挂在这里。供桌的食物排列,前边是靠食牌坊(高1米5,宽2米)(除骨架柱子是木料外),其他全部是靠食靠装(干穗谷糖稀加热加工)。外包装是用各色纸品雕刻衬托,看起来真好看,牌坊后靠食花屏三十二碗全供,后边是靠食八仙,看起来真有些宫廷楼阁的风味。第三院是灵棚,这里的供桌前边是蜜饯牌坊(用面和蜂蜜菜油糖稀刻煮而成)高一米五,宽两米,一桌全供,两盘小伞(一种油炸食品,因状如伞骨而得名),再后面是棺木。

这次赵家的丧事,请了一班尼姑,两班道士,两班和尚,四班响器(吹鼓手),无代价的舍饭五天。吹鼓手穿的黾褂(即衣服)颜色不同,质量不一,迎点主老爷和喝礼先生,和腰中系红绸的茶房,吹鼓手穿的红色绫绸绣花长褂,迎送孝子的吹鼓手,穿的白色绫绸绣花长褂,迎送道士、和尚、尼姑、吹鼓手穿的绫绸褂,干一般事的,分别穿黑、白、兰三色的长布褂。在办事的几天中,念经,供斋,所有行动都是吹鼓手细吹细打,音乐声陪着不断。丧事中和尚道士们还要耍、画土坡、念经,画土坡是用细麸子用手指在地上画,正中画一个月亮,在月亮周围画一套乾、坎、垠、震、玄、离、坤、兑的八卦,再外边是写四套阿弥陀佛,最外围是画些花纹花边,每一小块的中间放一个用粘米做的小灯,每个小灯内插棉花捻,放油点燃后念经。

起丧时,途中还要摆路祭,就是还要摆供、念经、唱礼,最前边是一套大洋鼓敲打着,接着是打道鬼,紧跟是哼哈二将军,再有就是纸马纸轿、碑楼牌坊、金银彩,所有纸扎排了半里多长路。再有就是吹鼓手迎着点主老爷,唱礼先生,同时有茶房指导队列的一切。

赵景全办这次丧事,花费不少,也是近百年来最庞大的一家丧事,也是平城历史上记载了难忘的一段篇章。

据说这次搭棚,仅平城四家棚匠是承揽不了的,仅杉松杆短椽就需1800多根,灰兰黑白的棉土布七百多匹,麻绳两千多斤。仅平城四家棚匠是凑不齐的,他们除在平城棉布庄租赁一部分外,还去荫城,西火等地召来几家棚匠共同完成这项大活动。

目前,东街靳兆龙之子靳鹏里是比较全面的传承人。

(靳宏伟先生语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平城城内部街道非常有特点。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房子没有变化,但时代的气息仍然在悄悄的渗透。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陵川县平城镇在民国时期是一个驰名千里的商业重镇。一镇三街十九座庙宇每年十个庙会,号称“十庙社”和隔单逢双的集日,全年共150个交易日,最多时一天同唱二十四台戏,上午赶集,下午看戏,渐渐演变成影响晋冀鲁豫的粮食交易市场。一年四季,前来平城赶会交易的商贾贩夫摩肩擦踵、不绝于路,赢得了“千里平城”的商誉。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十修《陵川县志》载“尤其是平城,由于不少槽坊消耗粮食,同时本县流向河南等地的粮食也多由这里输出,所以上市粮食更多,不仅本县范围内附近的农民经常到镇出售粮食,而且壶关的流则、店上、固村等地区与长治县、平顺县的农村,也要前来进行粮食交易,每镇上市粮食六、七百石,超过了其它各镇。”按此计算,一年粮食交易额达到1万石,合50万公斤之多。

粮食交易催生了平城的粮食加工业、手工业和服务贸易业。1940年前,全镇共有字号的座商210余家。有“百盘磨百眼井”“九家槽坊(酿酒工厂)、十八家粮坊、三十六家粉坊、七十二家豆腐铺”之说。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商贸的繁荣,使古镇的一些商贾富绅懂得了教育子弟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的重要性,为此古代的私塾教育在当地便应运而生。且不说平城历代众多的出相入仕者,仅金代这里就走出五位状元,成为陵川历史上著名的才子之乡。除了前文所叙的南召武氏三状元,还有杨寨的赵安时、赵安荣兄弟两状元,他们共同开创了平城历史上的辉煌。赵安时为金海陵王贞元年间的状元及第,历官中顺大夫、南京路兵马都总管、上骑都尉、永定军节度使等职。赵安荣为赵安时之弟,为金熙宗天眷年间的状元及第。官历朝清大夫、永定军节度使等职。现存有赵安时撰写的两通碑文,是研究陵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悠久的历史,使平城遗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镇内庙宇巍峨、碑石林立、阁楼雄壮、民居典雅。其中现存最庞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当数北街的郭家大院。该院占地面积有6200多平方米,由10个院落组成,共建有72道门,院院相隔,院院相连。据说大院的始祖早在清康熙年间就设计了“二龙戏珠”方案,几代“按图索骥”,后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但仅从现存建筑看,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十分壮观。郭家大院和其它民居大院最不同的是,大门多为双层。

院中的楣梁、木柱、窗扇均为木雕工艺,既有龙兽、鹿鹤,也有石榴、莲花、牡丹。其门墩石鼓上雕刻的狮子造型生动,活泼如现。现主院的大门上还留有“门衡蔼瑞”的匾额,字迹苍劲浑厚,从中可看出昔日大院的文韵和清代民居建筑的高超艺术水准。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辉煌是今天化石他,平城兴起,有历代王朝政治因素。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平城的古建遗产,分布多而广,明清就有“十庙社”之称,而最有特色的是当地人称为“古圈”的阁楼建筑。在平城镇所辖的20个村落中,几乎村村都建有古阁,这些古阁或靠山、或临水、或跨河、或依路,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均建在通往平城的大路上,而且阁面都朝向平城。现镇内保存最好的是平城主街北侧的三皇阁和老街中部的关圣阁。其中三皇阁建筑最为精美。该阁建在三米多高的台基上,巍然耸立,雄视古镇。阁共分三层,下为门洞,二、三层内外由木柱顶立,外圈半截花墙,里外均由玲珑剔透的雕花窗扇相隔。阁顶为五脊六兽结构,筒瓦铺顶,檐挑角凌空。昔日二层为古时社首们办公所用,布置典雅,曾陈列着名人字画。三层塑有伏羲、神农、黄帝三尊座像,即人们说的“三皇”。左边神农,手捧谷穗;右边伏羲,手举花絮;中间黄帝,正襟危坐,神态逼真。这座建于明代的古阁楼,成为平城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目前镇内还保存有关圣阁附近的古店铺和以北的东西老街以及元阳观等古建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这些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乡土古建已逐步在消亡,对此已引起平城镇的高度重视。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这条昔日的商街,在今天也算得上是大街。两边的房屋,明显呈现出来贸易集镇的特征。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这是一家大户。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平城因铁而兴,因粮而盛,因酒而强,因富而礼,因战而衰。1940年3月,日本鬼子占领平城,在杏坡进行了大屠杀,极大地破坏了平城的工商业,使平城陷入动荡。从此庙会和集市被迫取消,各路商人都望平城而兴叹。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在村庄北边岭上往平城。

白陉与潞泽商帮——陵川平城帮

潞酒之乡——平城镇

靳宏伟先生作品)

《山西通志》第十九卷第二章第一节“酿酒”记载:潞酒,因其出产于潞州而得名。地处太行山巅的山西陵川县与河南省林县交界处有座小山叫小南天,古代为晋豫交通要道,有诗曰: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仙。说的就是平城的酒。因为在1953年前,尚无有专门叫潞酒厂的,习惯上把潞安府所有槽坊生产的酒统称潞酒,故潞酒是一个广义泛称。说平城是潞酒之乡,有资料作证。

中华民国实业部在1930年组织编写的《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记载了1930年全省酿酒工业的第一次普查结果。在现状一节中写到“据此次调查,山西酿酒厂家及较大作坊计有474家,总资本为82.54万大洋(其中资本在五千元以上者二十八家——作者注)。”“酿酒业职工总数共计4187人(其中有三家不详),各地酿酒职工数最多者,首推汾阳,计241名;其次为浑源291名及陵川210名......。”

按照《中国实业志》公布的数字:1930年,晋城县共有槽坊三座,分别是北城公村的恒丰店,南义城的福汇店,巴公官庄的福兴涌店。而创办时间最早的是北城公村的恒丰槽坊,为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创办,其余两座均为民国二十年创办。三座槽坊总股本为9900大洋,用工总数为50名,酒总产量为14.4万斤,总产值为17280大洋。

高平县共有槽坊三座,分别是创办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四月的意逢源,和创办于民国二十三年的广兴源及顺裕公槽坊。总股本为3000元,用工总数28人,总产量4.47万斤,总产值5364大洋。

陵川县共有槽坊九座,分别是平城镇的三合泉,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八年(公元1912年);协兴源,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恒盛泉,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恒盛源,创办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同和裕,创办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辅益和,创办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和附城镇泰兴泉、春生长,玉泉村的长兴泰。这分别创办于民国七年、民国二十年和民国四年。总股本31000大洋,用工210名,总产值24.3万斤,总产值30690大洋。其中,平城镇有六家槽坊,总股本26000大洋,占全县总股本的83.3%,是晋城的2.62倍,是高平的5.71倍;用工人数160名,占全县的76.1%,是晋城的3.2倍,是高平的5.71倍;总产量为19.2万斤,占全县的78.27%,是晋城的1.33倍,是高平的4.3倍;总产值为23040大洋,占全县的75%,是晋城的1.33倍,是高平的4.3倍。

不仅如此,从《中国实业志》公布的全省474家槽坊的创办时间看。在泽潞两州,平城镇恒盛东家韩之琦兄弟创办的“恒盛泉”为最早,创办时间为1904年,依次为平城商会会长赵印章创办的协兴源(1906年),襄垣县回成李槽坊(1909年)和兴隆盛槽坊(1910年),第五是平城镇赵德森创办的三合泉(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

从经营规模上看,单个槽坊总股本在5000元以上者,晋东南只有一家,即平城镇的协兴源,独资股本达五千元大洋,四千元以上者有七家,平城就占有五家,最小的同和裕股本也有三千五百元,超过高平全县总股本。

以上资料表明,在1920年代,平城镇的酿酒业不论从时间上,用工上,规模上,在南五县甚至是在晋东南都是排在第一的,从平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地资源来看,平城并不具备发展酿酒的基本条件。平城的两条母亲河后河和从黄沙山北麓发源的西川河均为季节河,两河在下川村合成北召河向东经壶关桥上汇入卫河。其流域面积约为十三平方公里。经水资源部门勘察评价,这个地区的水资源为地表浅层水,与十五号煤伴生,不但含硫高,而且含有大量的钙和镁,被群众称为苦水和臭煤。再加上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粮食十种九欠,连肚子尚不能填饱,更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加工造酒。但因为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因为冶铁的繁荣而产生的庙会,使平城成为晋豫交界的一个粮食集散市场,壶关长治南部的粮食要在平城同河南客商进行交易,催生了平城的粮食加工,使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如韩之琦、赵印章、赵德森等把发展的眼光放在了粮食加工上面。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聚会在一起,喝着从潞安府运往河南的白酒,到了酒耳热之时,从脑细胞中分裂出了造酒的念头,在不经意之间抢了发展的先机,成就了平城发展史上的辉煌。

根据《山西通志》和《中国实业志》记载,潞酒的发展史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潞酒的产生到潞酒的得名。即从宋朝到明末,由“珍珠红”到“鲜红碧绿潞酒”阶段。这一阶段潞酒主要是以色酒为主要形态。消费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和富豪。徐炬在《酒谱》中说“潞酒烧酒珍珠红”,说明了酒的颜色;明代潞州安王朱铨铄《潞酒》诗及小序:“。潞州鲜红酒,盖烧酒也,入口味稍美,易进而作剧,吻咽间如刺,或云即葡萄酒遗法也”。又作诗道“潞州城中酒价高,胭脂滴出小檀槽。华胥一去不易返,汉使何烦种葡萄”。更进一步从生产环节说明了潞酒的颜色。再则从潞酒的销售广告也可看出潞酒的颜色。《天下潞商》记载一幅潞酒广告:“潞府,永隆升记,铺在潞安府大街路西开设酒局,自造鲜红碧绿潞酒,发行不误主顾,价钱随时,货真价实,永不哄人,凡赐顾者,须认印票为记,永记。”都说明潞酒是一种色酒。《天下潞商》说“鲜红碧绿潞酒”只有在明朝之前大量生产……,之后,……鲜红碧绿潞酒早已是故事里的事,酿造方法已失传三百年。”《中国实业志》也说“潞酒因其酿造方法不知改进,渐渐衰落。”由此可见,作为色酒,在清初潞酒已基本退出了市场。,

第二阶段是清中叶后,潞酒开始以白酒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天下潞商》记载了一枚清代潞安府西街路南“吉升昶潞酒店”的“龙虎商标”,广告中开始出现“白酒”字样。这是关于潞酒记载中首次看看“白酒”字样:“窃以为上党为产酒之地,自古施名,远近皆知。本号为扩冲经营起见,不惜重资,挑选上等材料,特聘名师,专造生白酵酒、红绿美酒、双料黄酒,气质清香,味道适口,以供各界诸君宴会应酬,馈赠亲朋等为无上之妙品”。标志着潞酒以白酒登上市场。

第三阶段是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白酒登上市场和粮食市场的完全开放,民间酿酒开始恢复,平城占地利之优势和市场之便利,抢了发展先机,把生白酵酒作为主打产品,率先走在了泽潞两州的前头。因为生白酵酒是一种烈性酒,酒精度在六十五度以上,以烧烈掩盖了水质不好的劣势,使平城成为享誉晋豫的酿酒名镇。

平城的槽坊在1930年后又发展了回龙泉和西门口侯氏两家,直到1943年后因为韩之琦和赵印章的出走,赵德森的自杀,酿酒业始露彫落之象,人称“铙扁溜的”的靳立业才又组织人马,重组优势,创办了“同义坊”槽坊,使平城酿酒业得到持续平稳发展,达到九家规模。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1945年解放后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公营酒店的出现,此时,平城一酒店、二酒店、六酒店三个酒店的产量达到60万斤之多。

1945年后,政府又把平城的槽坊改组为太行第四专署酒厂。1949年,山西省成立华北酒业专卖实业公司平城专营处,又从高平、平顺、附城、礼义等地调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进驻平城。高平市志讲到“1950年后,高平槽坊迁往别处”,这个别处就是平城。其中一酒店经理苏有仁,高平北诗人,1952年后调任汾酒当副厂长。二酒店经理张富长,平顺人,后任潞酒厂第一任厂长。六酒店经理马志超整合后的平城酒厂第一任厂长,1953年平城酒厂撤销后,调任山西省酿酒工业管理局副局长。

1953年11月,因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消耗粮食为主的酿酒业面临整合,组建了长治酒厂和晋城酒丆,平城酒厂一分为二。大量本地工人不愿外迁。有12名工人到了潞酒厂,30名工人到了晋城酒厂。其中到潞酒厂的高平人苏银生,1970年代调到长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休时已是副局长。平城北街三合泉老酿酒师赵中秋分到晋城酒厂,一直干到退休,直至酒厂倒闭。

至此,平城槽坊完全退出了市场。一晃六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信息。人们只知道潞酒,却不知道其原产地在那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