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特崗複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總結第85期

​​聽評課,作為教學研究的一種形式,它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幫助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建構有效的、智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基礎學力和思維水平。基於這樣的價值取向,無論是站在教師教的視角,還是立足於學生髮展的角度去評價課堂,我們都可以避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尷尬。站在教師的視角看課堂,我們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目標定位是否科學、合理,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富有創意,教學的組織和方法的運用是否得體、有效,等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課堂,我們可以看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聽課可以促使職初教師形成匠氣

《辭海》中"匠"的個義項是"工匠",指有專門技術的工人。在教育圈裡,"不做教書匠"的聲音被廣泛認同。按照《辭海》中的意義,"教書匠"可以解釋為"具有教書技術的人"。從積極的方面去理解這句話,就是我們不要做簡單意義上只有教書技術的人,應該做一個有教書藝術的人。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教師一開始就都能做"教書匠",尤其是職初教師。一般認為,任教5年以內的教師為職初教師,他們的特點是:帶著從"象牙塔"裡學到的自以為充盈的書本知識,憑著自己的年輕和熱情,想象著教學的簡單和容易,沒有教學實踐經驗,也談不上有教學技術。實際上,一個職初教師應該以成為教書匠為首要前提,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教學規範、教學技術。

聽評課是職初教師成為教書匠的捷徑之一。對職初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我們可以關注他們在備課和上課過程中是否符合規範要求;關注他們在文本內容的解讀上是否到位,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正確,教學環節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學問題的設計是否圍繞目標展開,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有利於重點、難點的化解,等等。讓他們通過教學實踐和行動研究形成教學規範。

聽課可以幫助經驗教師

發展匠心《辭海》中"匠"的第二個義項指"在某一方面造詣和修養很深的人"。這樣的人也被稱為有"匠心"的人,他實現了從有技術到有藝術的飛躍。

職初教師和經驗教師的區別在於教與學的側重點不同:職初教師更多地思考自己教什麼、怎樣教、教到什麼程度,經驗教師更多地思考學生學什麼、怎樣學、學到什麼程度。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成為教書匠需要教學經驗的積澱,但教師從"教書匠"發展成為"教育家",僅有教學經驗是不夠的。波斯納曾說過:"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這句話充分表明了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有很多種形式,例如自省式反思,常用的方法有:一是用自傳的方式來挑戰自己原先感覺良好的教學假定。教師可以先把教學過程記錄下來,再寫下體會和啟示,然後對照教學實踐進行反思。

二是寫好教學日誌。教學日誌是一種對教師生活事件的記錄,它不僅僅是生活事件的羅列,而是聚焦這些事件,以總結教學經驗、認識教學規律。

三是微格分析。教師可以藉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拍攝並觀看教學錄像,審視自己教學的全過程,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是自省式反思中很有價值的一類反思。教師可以從中發現自己課堂教學中最精彩的場面;也能觀察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為日後教學行為的改善提供借鑑;還能清晰地觀察到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今後設計滿足學生需求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奠定基礎。又如比照式反思,常見的方法有:一是同類型教學內容的比較。同學科的教師,經常相互聽課或隨機討論一些問題,這為同類型比照式反思提供了條件。在聽同學科教師的課時,我們經常會自問:

假如我上這一節課,我會怎樣設計?同樣的一個教學環節,我會用什麼方法去教?相比較而言,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基於怎樣的理念?

他使用這樣一種教學方法有怎樣的依據?這樣的比照式反思,不是為了尋找同行的教學不足,而是為促進自己更好地進行教學。同樣,在討論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儘可能地去發現同行的合理內核,而決不是去尋找他們的缺陷作為批判的依據。批判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提升。二是異類型教學內容的比較。儘管非同一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不完全相同,但教學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學科與學科之間往往存在許多相通之處。經常聽評其他學科教師的課,和自己所任教的學科特點進行比較,借鑑別人的經驗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三是以學生為參照的比較。以往,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聽到了一堂好課,激動不已,覺得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非常高,其教學方式可以借鑑和嘗試。但一旦將這種良好的方法運用於自己的課堂,常常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只要認真反思,我們都能發現,我們所面對的教學對象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我們需要因材施教,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結構和學習水平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再如引領式反思,自省式反思有可能跳不出經驗的怪圈,比較式反思常受制於自己的思維定式,高水平的反思需要專業引領。引領式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專家點評式、文獻參與式,這些都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助推器。

無論是作為同伴,還是作為專家,在對有經驗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時,我們都應該充分挖掘其匠心獨運之處,去研究和追尋更多精彩的教學設計,使我們的教學更趨完善。

在評課時教師要善於擺正自己的位置

學術批評是學術研究的一種形式,是學者之間的思想交鋒,以實現學術繁榮為目的。孫正聿先生的見解很精闢,他認為學術批評的出發點是"同情的瞭解"與"帶有敬意的批判";學術批評的靈魂是"發現理論困難"與"創新理論思路";學術批評的著力點是"對論據和論證的批評"。學術批評應該是一種無罪推斷,應該看到人家的長處,分析人家的問題,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思路,完善學術成果。

聽評課是一種學術研究,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學術批評。對於被聽課和評課者來說,應該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這種胸懷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總能從善如流,勇於改過。教師的教學常常留有遺憾,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差錯和遺憾。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一個能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人,常能贏得人們的尊敬,也能使自己得到良好的發展。反過來,作為聽評課者,首先要讓授課教師感覺到你的批評是善意的,而不是自己標榜善意,卻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批評和敵意;其次是要想到自己的觀點也只是一家之言,許多觀點也有待於論證和批判,學術沒有金科玉律,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教師招聘,特崗複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總結第8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