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药”还是“毒药”?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1、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何不同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诞生源于人们对植物复杂生命活动的研究,人们发现在植物生育周期的各个环节,如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每一步,除了受到基因控制,也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各器官分泌的一些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大的物质,也称植物的内源激素,它从特定的器官形成后就地发挥作用,或者运输到别的部位发挥生理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简而言之,植物激素是植物本身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拟植物激素。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效果,它会对人或者植物造成什么影响呢?

2、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作物会“中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作物的影响是双向的,用得好,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发育,让作物长得更好的作用;用得不好,不仅促进不了生长,还会造成畸形、生长发育停止等问题,就像“中毒”一样。

1)促进生长,调节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目的是为了有效调节作物的生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种、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着不同的作用。

2)抑制生长,阻碍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用得合适了能够起到好的效果,如果用量过大,对于作物来说就是一种“毒药”。例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2,4-D,在30毫克/公斤以下低浓度时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防止番茄、棉、菠萝等落花落果及形成无籽果实等;而在500毫克/公斤以上高浓度时用作除草剂,其可从根、茎、叶进入植物体内,降解缓慢,故可积累一定浓度,从而干扰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破坏核酸与蛋白质代谢,促进或抑制某些器官生长。作用剂量大了之后在茄果类蔬菜上使用,叶片甚至生长点皱缩或叶片呈蕨叶病毒症状。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查表附上)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