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总则】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相继在此定都,被誉为八朝古都。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都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戏曲之乡,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开封市内五湖四河环绕分布,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开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城、中国书法名城,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开封是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开封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地理位置】开封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河南省东部,位于黄河下游南岸之滨。开封居于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之间。开封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黄河相望。开封总面积6247平方公里,其中开封市区面积1849平方公里。全市南北最宽约92公里,东西最长约126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历史前言】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杞县高阳镇),故又号称“高阳氏”。大禹为避商均(今商丘虞城)而居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市)之东。

夏王姒杼在位后期,从原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老丘作为夏都经历了五世六帝:帝杼3年、帝芬44年、帝芒18年、帝泄25年、帝不降59年、帝扃18年,共167年。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国君主郑庄公在今祥符区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

秦,设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东汉,浚仪县仍属陈留郡管辖。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改司隶部为司隶校尉部,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开封县属之。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等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近百年的开封又逐步的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即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开封市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文化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前期的基础。

隋朝置陈留郡于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后改陈留郡为汴州。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中段是联通黄河与淮河、贯穿汴州的汴河,大运河黄河至淮河段又称通济渠。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府,下辖汴州、洧州、杞州、陈州。武德七年(624年),汴州总管府改为汴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增筑汴州城(今开封市祥符区)达22里。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城,僭即皇帝位,自称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治。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国家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转移及政治中心转移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于开封置汴州。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到开封。947年一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灭亡。947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辽”,是为辽太宗。 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今濮阳市)兵变,灭后汉建后周。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外交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外筑外城。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治今商丘睢阳区)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

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宋史 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城市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国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政治中心。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下,逃出汴京开封,迁都到归德府(今商丘)。

元朝初,沿袭金朝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龙凤四年(1358年)红巾军占领汴梁,并从亳州迁都于此。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被元军攻破,韩林儿逃至安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城考察。五月,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两县合一,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同年八月,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重建开封城,改土城为砖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南中书分省为河南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河南行中书省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领州四、县三十。洪武十一年(1378年),罢北京称号。封第五子朱橚称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命朱橚就藩于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朱橚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太祖不久改变决定,留朱橚在首都,由世子朱有炖理藩事。朱橚在两年后获准返回封地。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诸部围攻开封府,不久攻破。九月十五日,明军(一说起义军)为解围决黄河,水灌开封城,城中建筑大部分被毁坏、淤没,人口溺亡十之八九。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清朝基本沿袭明朝行政区划。省、府衙署均因开封城淹没而寄驻邻县理事。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府城。康熙二年(1663年),诸衙署陆续迁回城中。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开封府改设豫东道。祥符县改名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三年(1914年)6月,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冯玉祥将开封、商丘、沁阳定为自治模范县,筹办地方自治。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豫东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开封市、开封县同城不相属。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封撤市。5月,中原大战爆发,31日 蒋介石令河南建设厅长张钫暂代河南省政府主席,省会设署商丘。10月1日,蒋军入开封,6日 河南省政府由商丘迁回开封,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峙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张钫为民政厅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批准撤去开封、郑州两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6月6日,日军攻陷开封(省政府事先已迁驻南阳,1939年10月5日又由南阳迁至洛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1日,日伪国民政府在开封市成立伪河南省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8月19日,国民党军收复开封。9月,河南省政府迁回开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攻克后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攻克开封,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2月23日,改为开封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开封改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5月10日,根据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府委员会议5月8日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吴芝圃任主席。省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开封县治所迁驻市郊朱仙镇,9月又迁往黄龙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市仍为河南省省会。

1952年6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西迁至郑州市(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

1955年1月,郑州专区公署驻地由荥阳县(今郑州市荥阳市)迁至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改称开封专区。

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

1959年10月,开封县(今祥符区)划归开封市领导。

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河南省辖地级市。

截至2016年底,开封市下辖5个市辖区、4个县: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人口】2016年末,开封市常住人口454.67万人。出生人口5.69万人,出生率12.52‰;死亡人口2.92万人,死亡率6.4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77万人,自然增长率6.0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88%。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交通】公路:开封长途汽车客运站现共有六个,分别为开封站广场客运总站、迎宾路客运西站、中山路相国寺客运站、汴京大道东段开封客运东站、滨河路长青客运站和金明大道金明客运汽车站。

铁路:欧亚大陆桥东段的陇海铁路横贯开封市全境,途经开封站和兰考站。与陇海铁路平行的郑徐高铁在开封设有开封北站和兰考南站。郑开城际铁路将于2013年投入运营,连接郑州高铁枢纽站郑州东站,往返于郑州、开封两大城市之间最短时间18分钟高铁城际到达,极大的促进了郑州、开封融合及城市一体化进程,郑开城际铁路开封境内已经开通的车站有:运粮河站、宋城路站。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旅游文化】开封境内的铁塔、相国寺、包公祠、延庆观、禹王台、繁塔等重点文物古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开封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内的名胜古迹中保存以及馆藏有上自汉代、下至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000余件,是研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文物古迹。

截至2014年,开封共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处,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22家,旅行社54家。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