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日本人習慣在歷史教科書中動手腳,醜化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人對中國懷有一種既親近又畏懼的心態,所以中國在日本教科書中的形象也呈現出種種矛盾。在近代史上,為了服務侵略的目的,日本人對本國國民在教育上的洗腦不遺餘力。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日本的教科書國定製度正式確立於1903年《小學校令》的修訂之後。教科書重新成為強調前近代“忠孝一體”的日本式儒教倫理的教化工具,忠於天皇,為了日本的利益可以犧牲一切的極端邏輯甚囂塵上,隨之而來的是教科書中極力醜化中國人愚昧、落後的形象的編寫。

但是由於忠孝倫理始終源自中國,孔子和孟子就成為了日本教科書中較少能以正面形象出現的中國人。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不過 ,日本人在塑造這兩位東方聖人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了大量的選擇性書寫。比如,1915年版《尋常小學讀本》有“孔子與孟子”一課,集中講述了孔子和孟子的事蹟。

關於孔子,所選事蹟為“景公問道”及“夾谷之會”。“景公問道”段落如此寫道:“孔子後為官吏,治績亦大,退職之後,拜師習道之人日益增多。齊景公亦向孔子問道,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在“夾谷之會”段落中,該課本則講述了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夏天齊景公與魯定公在夾谷會面的事情,課文如下:“會面之時,齊國有司表演了歌舞。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孔子認為這樣的歌舞不合禮儀,於是將其喝止。景公回國後告訴群臣:‘魯國人以君子之道輔佐國君,我國臣子卻教我違背禮儀。我獲罪於魯君,應該如何是好。’齊國大臣回答道:`君子有過錯便謝罪。主君可用實際行動來謝罪。’於是,齊景公將從魯國奪取的數塊土地返還給魯國。

在此次會面中,孔子的行為和藺相如呵斥秦王有所不同,藺相如以氣概服人,孔子以道義動人。智德圓滿的人格在孔子身上得以體現。”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從課文內容來看 ,日本人描述孔子的基本視角有二:其一,在政治理念方面,要求維護君臣之“道”,強調恪守各自職責本分;其二,在對外關係方面,號召臣子據理力爭,用道義來維護國威。這兩個視角也展現出日本儒學將“道”解釋為社會政治事務的基礎上,把“忠孝”作為“道”之主要內涵,以維持君臣本分之政治秩序的合理性,並號召國民“一旦危急,則能義勇奉公”。

由於這樣的敘述策略,孔子被描述為一個維護君臣統治秩序、盡忠愛國的“忠臣”,而他在教育、政治、文學等方面更能體現其思想之精華的活動都被有意“忽略”了。接受這種教育的人民自然學會了對天皇的愚忠愚孝,而不去做是非判斷了。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關於孟子的部分 ,更是斷章取義。孟子的學說中有以民為本的民權主義思想,且孟子提出“有德者王”和“放伐”等有違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的觀點,甚至是反皇權的思想。

因此,近代日本人對於孟子學說一直持禁止和封殺態度。不過,孟子卻頻頻出現在日本人的教科書中,其原因僅僅在於他有一個懂得家庭教育、善於啟發教導的好母親。

課文如此寫道:“在孟子小的時候,孟母便注意兒子的教育,擔心孟子受到市井教化的影響,三次搬家。其後孟子出門學習,逃學回家之時,孟母正在織布。孟母用刀將織機上的經線割斷,訓斥孟子說:汝今日廢學,如我斷此機也。孟子此後受到感化,努力讀書,成為世間之大家。在戰國亂世,專心講聖人之道。”

日本教科書醜化中國人 這兩位聖人倖免 但被“閹割”成中國良民

其實,孟母很早便成為日本教科書中的“最佳母親”,在明治初期的《小學修身訓》(1880)、《普通小學修身談》(1886)、《婦女鑑》(1887)中均有孟母教子的相關內容,不過教科書卻將孟子具有“危險性”的學說摒棄一邊,僅將其作為家庭教育方面的孝子榜樣來塑造。

孟子不是以儒教思想家的身份出現,而是以努力學習最終揚名於世的孝子身份出現在教科書中的。

被譽為“聖人”和“亞聖”的孔子和孟子 ,在日本的教科書中,分別被“包裝”為“忠臣”和“孝子”,成為宣揚“忠孝之大義”的日本“國民道德”的最佳外國人選,而不是具有豐富思想內涵與文化價值的思想家、政治家,足可見日本當時為了侵略而服務的教育是何等的畸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