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文 | 韦爵爷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在很多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身旁站着两位举着大扇子的婢女,在旁边为皇帝扇风,毕竟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空调和电风扇,所以只能采用这种人工的降温方式。不过其实我们看到的那个所谓的大扇子,人家可是有自己的学名,并不像我们这么俗的称之为“扇子”,而是叫做“凤翣”。

而凤翣并不是普通的扇子,而是帝后的仪仗用品,就是礼器。无论是对于史学家,文物家或者是考古专家来说,都把目光放在了那些已经被发掘或者是仍没出土的皇家贵族的陵墓上,都希望能够找到这件文物界还没有过的宝物。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后,仍然没有什么收获,因此专家们难免会泄气,毕竟“凤翣”只有手柄是木制品,而扇面的羽毛,在阴暗又潮湿的墓室中是会腐烂掉的,根本不能存活很长时间。不过,正当专家们如此沮丧的时候,在1978年,湖北的天星观楚墓开始进行保护性的发掘了,也就是这一座墓葬,重新给关心“凤翣”的专家们带来了希望。

而对于古墓的发掘,在考古界都会遵循一个规则,那就是能不动的尽量不去碰。因为古墓中阴暗潮湿又缺氧的环境,虽然我们都不喜欢,但是却对于文物天然能够起到保护的效果,并且这样有利的环境,博物馆是做不到的。一般来说也只会在古墓遭受到地震或者是水灾等伤害后,受到很严重的损伤,如果不去发掘的话,里面的文物会就此毁灭。又或者是古墓已经被盗过之后,如果不做修补性的发掘,那么墓室中环境被破坏之后,里面的文物肯定是会遭到损毁。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由于这座一号楚墓之前就被盗窃过了,同时墓顶上的封土一直在塌陷,随时可能面临倒塌。因为里面的漆器、石器或者是木器等,本来就已经藏于地下数千年之久,早已非常朽烂了。如若还得承受着土层内陷带来的压力,估计就这样被毁坏了。

所以当时该墓葬所属大队的队长赶紧去将此情况报告上去,当地政府知晓后,也调去了县博物馆的专家带上工作人员对一号楚墓开始发掘。经过一番的发掘之后,才真正了解其中的情况,这座楚墓里面是有6间墓室,但是并不是所有都被动过,最里面的那间墓室居然没有被盗墓贼发现,而专家在里面一共出土了2400多件文物。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这些文物有乐器、铜器、陶器等等很多材质的宝物,并且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件有2.3米长,看上去比较奇怪的器具,并且其是由一个木杆加上竹编的钢盔形状物组成的。对于该物件,专家们翻遍了文献都无法确定是什么。之后便有一位专家带着疑问且感动到流泪的语气说出5个字:“难道是“凤翣”?

的确,看到它的外形,和“凤翣”的描述很像,经过进一步的检查,也在上面发现了羽毛残留的痕迹,终于能够确定它就是“凤翣”。

1978年,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一传说中的礼器,激动到让专家落泪

而这件一直存在于传说中的“凤翣”,终于是看到了它真实面目,更是填补了“ 凤翣”无实物出土的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