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有一个地方,

堪称交大的“藏书阁”和“博物馆”。

这里收藏着交大发展史上

值得珍视和铭记的人和事;

这里浓缩呈现交大

“学人、学术和学风”的风貌;

这里是交大人的智慧宝库和文化高地;

这里也是一个展现交大

学术发展史和学人风貌的全景窗口。

这里就是,

上海交大“思源阁”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前世今生,一脉相传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 ,

数易其名,几经完善,

这里始终凝练和传承着,

交大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精神,

激励着交大人奋发有为、追求卓越。

读经室

1919年,被誉为“国学大师、工科先驱”的教育家唐文治老校长,为推行读经救国的理念,在徐汇校区新落成的图书馆三层北部外间设立“读经室”,专门收藏他所著经书读本及南洋公学历年出版品。

以至新之心理,发明至古之道德。读经当提倡久矣!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唐文治老校长

鼓励学子“读经书养浩然正气,激发民族情操”是唐文治设置读经室的初衷。此外,通过收藏南洋公学历年出版的著作,读经室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存学校出版物的功效,具备了大学文库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此为交大文库之肇始。

成绩室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1925年,新任馆长王永礼又辟图书馆南部大间为“成绩室”,“征集本校同学个人出版物,以及对于本校历史上有价值之物品”。成绩室成为展示学术成就和历史发展的一扇窗口,也具备了大学文库的一部分功能。

南洋史料室

1931年,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先驱者、卓越奠基人杜定友馆长为纪念交通大学建校35周年,在图书馆设立“南洋史料室”,收藏了所有关于本校的史料,如:历任校长与历届毕业生的照片、校内及校际各种体育及其他活动照片、本校历年旗帜、案章及各项奖品、学校刊物、校史专编、新闻摘录、校友著述、讲义笔记、各班各级历届所用课本及其他有关本校的纪念物品达数千件。从当时的代背景来看,南洋史料室比现代大学文库的收藏范围还要广泛,不仅完全具备了大学文库的功能,还兼有相当完备的文博功能。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杜定友

(1898-1967)

使人入其室者,爱校之心,油然而生。一则以记前人艰苦缔造之功,一则以光吾校未来之业。

——杜定友论述

设置“南洋史料室”的初衷

南洋史料室的设立,使得交大图书馆拥有了颇具特色的馆藏资料,成为杜定友老馆长“堪以自慰”的业绩之一。

思源阁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2016年,图书馆在主馆C400建成 “思源阁”,收藏和展示交大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传承和弘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及学术传统,激励交大后学奋发有为、追求卓越,有效发挥了图书馆在文化育人上的价值引领作用。

建设理念

思源阁突破了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将文库建成书库的局限,首次采用了“库区+展区”的文库模式。库区主要用于按院系保存交大人的学术成果。展区主要分类展出交大人的杰出代表及其学术成果。与国内其他高校强调文库的收藏和储存功能不同,“思源阁”重点设计了展区功能。展区以“崇先仰贤,思源致远”为陈展主题,围绕学校“办学、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核心活动,设计了“兴学强邦”“名师硕儒”“钟灵毓秀”“学术翘楚”四个板块。遴选出历代校长、名师院士、杰出校友、优秀科研团队的典型代表,展出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并通过展板和文字说明牌等形式,挖掘展品的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形成了一个展示学校“学人、学术、学风”全风貌的完整体系,是交大学术发展史的缩影。

设计风格

思源阁在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中,巧妙融入了诸多交大元素,如把徐汇老校区的金水桥、牌坊校门等标志性建筑囊括其中,营造出穿越时空,古今交错的意境,具有鲜明的交大特色和浓郁的交大文化气息。参观者漫步其中,仿佛穿梭在历史时空中,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召力。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珍贵藏品,讲述“交大故事”

古今结合,

首次采用“库区+展区”文库模式;

古朴雅致,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

百廿交大的厚重历史和古朴韵味一览无余。

崇先仰贤,思源致远,

“思源阁”珍贵藏品,讲述“交大故事”。

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是一位“处于非常之世、做了非常之事的非寻常之人。”

《愚斋存稿初刊》收录了盛宣怀1896-1911年的奏稿和电稿,为客观研究盛宣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原始资料。其中,有关南洋公学设立和管理的条文散见于各卷,是盛宣怀锐意兴学用力最着、功效最彰之所在。他在《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中痛陈“世变日棘,庶政维新,自强万端,非人莫任,中外臣僚与夫海内识时务之俊杰,莫不以参用西制兴学树人为先务之急”。秉持着“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盛宣怀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南洋公学作为我国近代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诸多开创之举:首立师范院,分设外院、中院、上院,采用分年级按班级授课制等。南洋公学的创设,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轫,使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

唐文治:《唐文治文选》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高等工程教育先驱。他掌校的14年是交通大学稳步发展的阶段,以“中学(中文)好,科学好,体育好”而成为东南各省大学中的表率。

《唐文治文选》为唐文治的著作选编,收录唐文治的日记、笔记、咨文、奏折、信件、书序以及铭文碑记等共190篇。唐文治将大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造就领袖人才”,鼓励学生“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2

严译亚当·斯密《原富》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

南洋公学译书院(交大出版社前身)于1902年出版了经济学经典著作——严(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大家纷纷前来订购、甚至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该书既作为南洋公学学生的必读教材,在校内使用;又作为一般的学术著作,在校外发行。为了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富》一书的要旨,时任译书院院长张元济还专门制作了综合术语表,作为此书的附录。

3

老交大名师及其著作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

20世纪上半叶,交通大学涌现出一批颇负盛名的教师,他们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备新式教学理念和方法,怀有科学救国思想。20年代南洋大学时期的数学系教授胡明复、物理系教授周铭、化学系教授徐名材享有盛名。其中,胡明复是中国以攻读数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周铭治学严谨,讲授得法。徐名材教授学识渊博,讲解精辟,其七兄妹都先后就读于交通大学,堪称“交大世家”。

英文的唐庆诒、国文的陈柱、数学的胡敦复、物理的裘维裕也是代表人物。其中,数学胡敦复被誉为微积分权威。物理裘维裕主讲的物理学课程被誉为“霸王课”。国文陈柱将读书方法归结为思辨、考证、校订三环和阅读、探索、深涉、研究、贯通五步。英文唐庆诒是学贯中西的英语大师,深受学生欢迎。

4

钱学森:代表性专著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

钱学森是一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精神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老交大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思源阁收藏了钱老一系列代表性专著,如《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星际航行概论》(1963年)、《导弹概论》(2006年)等。这些著作集中体现了钱学森深邃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璀璨夺目的学术成就。其中《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创建系统学》培育和影响了中国在这些领域中从事研究工作的几代专家、学者。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的《工程控制论》,被他的导师冯·卡门盛赞:“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5

除此之外,思源阁系统收藏并分批、动态展示交大人的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教材、论文等),以群体塑像呈现整体风貌,刻画出交大学术精神的形成、发展与传承轨迹,展现交大的学术发展脉络和交大人的精神特质。

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掌校巨擘的远见卓识和雄才伟略,名师先贤的师德魅力与敬业精神,学术大家的治学态度和真知灼见,校友学子的勤奋刻苦和积极向上,优秀科研团队的攻坚克难和卓越成就,都在思源阁中见微知著、精彩呈现。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学术成果,不仅是交大教师、学子们学术思想的精华,也展现和传承了交大人绵延百余年的风格特点和精神灵魂。这些办学思想、教学理念、学术精神和人格特质,必将内化为交大师生自强不息、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交大师生勇攀学术高峰,续写辉煌。

追古述今,尽管时代不同,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文化传统,

优秀学术成果和思想智慧,却始终如一。

思源阁,彰前贤、励后学;

交大人必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读经室”到“思源阁”:交大百廿文脉,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