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古代名聲一般般,真是出人意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用禮治理魯國,經過孔子的治理,魯國迅速強大,甚至威脅到齊國的霸主地位。現代人從小學開始,就學習孔子文化,直到大學的國語,也是孔子文化。孔子在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其他國家的人也知道中國的孔子。但是和古代相比,知名度怎麼樣?

孔子在古代名聲一般般,真是出人意料!

我覺得這個問題得分成幾個時間段。魯國威脅到齊國的霸主地位,並不是孔子的儒學導致的,二是齊國內亂導致的。儒學對春秋戰國的局勢起不到一點作用。

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是靠周遊列國,將其思想傳播出去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孔子講學也一般是在各國國都,所以其傳播範圍有限,加上所來聽講的人也都是知識分子--想做官的一個群體。

在這樣週而復始的過程中,孔子再傳弟子們將師傅們講的話編撰成了《論語》。而《論語》的問世,也只是加速了官僚集團的一個認知,其知道孔子的人仍然不多。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很多知道孔子的人也只是對他的一個大概瞭解。

孔子在古代名聲一般般,真是出人意料!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在文化上推崇儒學從而奠定了孔子的一個地位。但是,這時期的學校老百姓根本上不了,所以漢武帝以後知道孔夫子大名的都是讀過書的。在古代,農民階級比達官貴族要多得不敢想象。所以這一程度上,也只是稍微擴大了一點範圍。

真正到多數人瞭解孔子的時代是在北宋,北宋是個政治清明的時代,開創了是人就能進私塾的政策,那麼這個時候只要進過私塾的人就知道孔子了。當然沒讀過書的不知道孔子的人也大有人在。

孔子在古代名聲一般般,真是出人意料!

我覺得古代分了這幾個階段。

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論語是必學的課程,所以現在的年輕一輩基本是知道的,除了智力兒童。加上互聯網發達,自然外國人也知道孔子的大名了。我們上一輩中或許有一群人不知道孔子的大名,但是孔子的思想他們卻經常在說,可以說,21世紀,孔子的大名沒有家喻戶曉,但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