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为俄国古典神话史诗剧奠定了基础

——格林卡管弦乐曲《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美学分析

向阳光

俄国诗人普希金采用俄罗斯的民间童话,写成了一首叙事长诗,诗名叫《鲁斯兰与柳得米拉》。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俄国诗人普希金

格林卡根据这个叙事诗的神话故事,于1837年春,开始了歌剧《鲁斯兰与柳得米拉》的创作。1842年首演,普莱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以其清晰而流畅的线条、精彩的诠释,让听众在格林卡这首欢跃、惶恐、斗争、喜气洋溢的音乐声中领悟到作曲家的真正涵义。但是在首演后的几十年内,俄国音乐界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们对该剧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脚本缺乏统一构思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同时,也对歌剧的成就作出了中肯的分析,指出它在俄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歌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有着高度的艺术技巧,具有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它与《伊凡·苏萨宁》一起,为俄国古典歌剧的两个基本分支——神话史诗剧和人民历史剧奠定了基础。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格林卡

情节梗概是描述一个古老的传说:武士鲁斯兰和基辅大公罗斯的公主柳得米拉相爱,在热烈举行的婚礼宴会上,游吟诗人预言新婚夫妇将有劫难,但忠实的爱情会使他们逢凶化吉,苦尽甘来。果然,婚宴结束后,在闪电雷鸣声中新娘柳得米拉突然被魔法师契尔诺莫尔劫走。基辅王要求武士们把公主找回来,并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找到的人为妻。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为了营救柳得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重重危险,与妖魔斗争,显示出他的忠诚和英武。之后,鲁斯兰在寻访公主的旅程中,得到一个睿智老者的帮助,打听到柳得米拉的下落并得到一把举世无双的神剑,他逃过女巫的算计,死里复活一次,最后用神剑破了魔法师的妖法,把公主柳得米拉救了出来,并与公主完婚,终于得到了美满的幸福。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管弦乐曲《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采用歌剧中的对比性主题发展而成,全曲充满明朗的色彩、欢乐、喜庆的情绪和英勇、果敢的精神。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非常出色,它以极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十分简练的艺术手法概括了歌剧情节,也成功地展现了歌剧的主题思想——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诚。主要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乐的感情、喜庆胜利的场面及乐曲具有喜剧结局的特点。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直至今日仍然作为一首独立的标题性交响乐作品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出,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部序曲,是以奏鸣曲式写成的。作者采用了歌剧中歌颂英雄、胜利的两个主题,来表现人民对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信念。

序曲为D大调,2/2拍,引子由两个音乐片断构成:开始在D 大调上由乐队全奏出强有力的和弦,紧接着是弦乐器急速的音阶进行:

1 - 1 1 |1 - 1 1 |1 12 34 56 |54 32 17 65 |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音乐开始的爽朗和弦与快速的音阶走句,立即渲染出婚礼场面热烈欢腾的气氛。这是对勇士鲁斯兰坚不可摧的决心和力量的描写,它欢快而且充满了活力。这两个音乐片断还作为过渡和连接句,在以后多次出现,对全曲起到统一、连贯的作用。

接着立即进入呈示部,乐曲迅速推向由弦乐部分演奏的轻快而明朗的急速旋律。接着出现了由弦乐和大管演奏的主部主题,它具有英勇豪迈的特征,勾画出鲁斯兰跃马挥戈、勇往直前的英姿。具有英雄性格的主部主题,在强节奏的和弦伴奏下,由长笛、小提琴、中提琴明亮的音色快速奏出,充满战斗气息和胜利欢乐。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主部主题以豪放、奔腾的气势,成功地勾画出武士鲁斯兰跃马挥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1 - 3 . 4 |5 - - 65 |43 21 23 45 |67 12 3 0 |

0 2 - 61 |7 #4 5 #5 | 6 23 54 32 |1

接着在弦乐拨弦伴奏下,由木管乐器奏出了轻盈活泼的主部副题:

1 - 3 . 4 |5 . 6 54 35 |4 - - - |4 - - - |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它为主部主题作衬托,二者相得益彰。接着由低音部的大提琴、中提琴和大管演奏,经过连接部引出了抒情如歌的副部主题,转为F大调,旋律来源于歌剧第二幕中鲁斯兰的抒情咏叹调《啊!柳得米拉》,富有很强的俄罗斯性格:

1 - - - |1 7 1 6 |5 - - - |5 3 1 6 |5 0 5 - |2 0 2 . 4 |

3 - - - |1 - - - |,它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①在性格上,旋律优美亲切、气势广阔的副部主题与胜利、英雄气概的主部主题形成对比;②在配器手法上,副部主题是在小提琴清淡的、固定音型的伴奏下,由大提琴、大管等奏出。而主部主题是在节奏强烈的、浓重的和弦伴奏下,由长笛、小提琴奏出,从而在音色与织体方面形成对比;③在调性上,主部主题是D 大调,副部主题是F 大调,形成调性对比。上述两个基本主题陈述以后,音乐进入激烈的展开。

展开部是以呈示部的副部主题为基础变化形成的:

3 - - 2 |1 7 6 3 |2 1 7 6 |#5 0 0 0 |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个主题在调性关系上,是主部主题D 大调的同名小调(d 小调),并进行调性变换:g 小调—c 小调。

展开部经过用复调手法、调式调性变换、丰富的乐器色彩变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呈示部形成鲜明的对比。情绪由热烈变成空寂、惊惶不安,似乎是描写勇士在空旷、荒芜的山谷森林中寻找柳得米拉时的那种神秘而危险的环境。经过与恶魔的斗争,歌颂胜利、英雄的两个主题重新奏出,象征着勇士鲁斯兰的英雄气概与胜利的欢乐。序曲的发展部经过全乐队的强奏、弦乐拨奏和激动的弦乐拉奏,进入再现部。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再现部又回到D大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完全再现出来,但比原来的气势更为宏大,甚至还出现了下行全音阶。只是副部主题由远关系调(F 大调)转为属调(A 大调)。

结束部是全曲的高潮所在。由小提琴奏出主部主题:

1 - 3 . 4 |5 - - - |5 43 43 21 |71 23 45 67 |1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个具有英雄性格的主部主题片断与魔法师的主题——由低音乐器奏出的全音阶下行奇特的音调,先后出现,展示出英雄与恶魔、善与恶之间的激烈搏斗,戏剧冲突达到顶点。这也意味着善战胜恶,人们欢欣鼓舞,前景一片光明。最后,像是概括性的总结,序曲引子的强有力的和弦再次出现,展现了热烈而壮大的场面,全曲在欢庆英雄胜利的气氛中收束。

向阳光简介

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歌颂英雄的坚毅勇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全国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8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3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多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等10余部。艺术成就简介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1953-2013)·音乐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