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路,上演八旗子弟与革命军的历史恩仇录

你可曾想到,同仁路——在现今看来与成都其他街道并无太大差异,却浓缩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它与旁边的宽窄巷子,甚至与成都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有着密切联系。

同仁路,上演八旗子弟与革命军的历史恩仇录

时光跳回到1911年,辛亥革命不久,清政府在四川的最后一位总督,当时代表满城一众八旗子弟利益的最高行政长官——赵尔丰,为保性命交出了政权。紧接着,四川宣布脱离于清庭,实行独立。一时间,惹得满城内男女老少极度恐慌。加上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革命,各地残杀满人的消息不断传来,成都满蒙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而心有不甘的赵尔丰明面上交出了政权,背地里却在教唆旧部伺机哗变。这年的12月8日,四川军政府刚成立不过11天,震惊国内外的“成都兵变”就爆发了。

当时,军政府正、副都督在成都东较场“点兵”,原清政府驻守成都的巡防军突然大吼大闹:“反了!反了!”接着“砰砰砰”地乱枪齐放。两名都督惊惶失措,跳下点将台狼狈而逃。乱兵潮水般从东较场涌出,呼啸着抢劫银行、钱庄。到了傍晚,乱兵又抢商业场、东大街各商铺。夜里,又抢各临街铺户及各公馆富户。抢到后来,不管公私、贫富,入屋就抢。乱兵们每抢之处,先放枪吓人,有的抢完了还放火烧房子。成都城中火光冲天、烟雾腾腾。

第二天,时任四川军政府要职的尹昌衡率部平定了乱军,不日便派兵将赵尔丰街示众,之后将其斩杀于皇城军政府内。

同仁路,上演八旗子弟与革命军的历史恩仇录

赵尔丰被杀斩杀于皇城军政府

赵尔丰被杀后,成都旗人惊恐万分,少城的四个城门日夜紧闭,城内的旗兵纷纷武装起来,加强了巡逻。城内库存的刀矛亦都被取了出来发给青壮旗丁,只待有变就杀出少城拼个你死我活。剑拔弩张,军政府也派出士兵防守少城门外。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军政府委派了两位和平使者——徐子休和周凤翔来到少城,分别会见了满蒙首领。

原来,少城内的满蒙旗兵早就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了,而不只是辛亥革命后的一时生死。

清制规定,满蒙军兵包括军眷及闲散人员一律不得擅离营地(即少城),也不得务工、务农、经商,不得买房置地,全靠吃皇粮过日子。旗人不从事其它职业,慢慢地就形成大量的寄生阶层,他们没有工、农、商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谋生的本领,在辛亥革命以后,“裁旗停饷”,不少旗人立即陷入贫不能自存的悲惨境地。“旗人束手无策,呼诉无门,儿啼于旁,妻缢于室,甚至白头之父母不忍重累其子,因而自杀其身。

同仁路,上演八旗子弟与革命军的历史恩仇录

彼时,八旗子弟以骑射为荣,以劳务为耻

有个姓金的军官,穷得没法,把军服当了糊口,临到会操时没钱取当,便开枪自杀了。因贫困自杀的事情时有所闻。当时还流传有这样的笑话:一个有官位的旗人,暑天到友人家做客,脱下的外衣,被主人从后门送到当铺里拿去当了。客人走时不见衣服,主人便装腔作势骂妻子太不小心,让小偷把客人的衣服盗走了。

这场对战最终没能打起来。双方经过了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满蒙收起武器,军政府拨款20万元在西城根修建了一所工厂,收容旗民进厂学艺,使其获得劳动谋生的本领。由于这个工厂体现了孙中山倡导的“民族平等,一视同仁”的精神,故而命名为“同仁工厂”。其所在的街道,随之命名为“同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