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房子到底能不能買?

此時此刻房子到底能不能買?

近日,不少購房者抱怨,2017就一直糾結要不要買房,2018年又再次成了全家糾結的事情。房地產市場被稱為經濟週期之母,房地產投資也成為影響中國經濟景氣的關鍵變量。對於購房人來說,從房地產投資的前景,可以大體判斷開發商的市場預期、資金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調控的方向,進而順勢做出合理的購房決策。

那麼,哪些因素是影響2018年房地產投資的關鍵變量?購房人從中又能獲得哪些啟示,且看下文的分析。

房地產業承壓因素

多地房貸利率上行,購房門檻再度提高

面對新年各地銀行紛紛上調房貸利率,一些剛需和改善性購房者抱怨稱,房價即使會降一些,但是買房門檻更高了,難度更大了。

2018年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3%,相當於基準利率1.11倍,同比上升21.75%。實際上,銀行不但把房貸利率全線上浮,還加大了對購房者的審核標準。除了徵信良好,月收入覆蓋月還款額的2倍外,還要求貸款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則要求,貸款人年齡在55週歲以下。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房貸是影響房價走勢的最關鍵指標之一,收緊的房貸疊加房地產調控政策,對約束房價上漲、抑制“炒房”的作用更為明顯。

2018年房地產的機遇

房地產迎來歷史性鉅變,絕非虛張聲勢的妄言,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這種鉅變可以從三個維度觀察:

1

房地產的基本矛盾變了

用十九大報告中的話,就是房地產的基本矛盾變了,房子短缺的歷史基本結束。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房子不夠,房子短缺,進入到資源配錯導致的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房子夠了,但好房子少,優質城市的優質房產仍然稀缺,這將是長期的。特別是,隨著人們對房子功能定位的不斷提升和變化,人們對房子賦予了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這必將引發房地產價值鏈和產業鏈的裂變。

2

房地產的“靈魂”變了

十九大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是房地產政策定位的顛覆性的糾偏,房地產政策從從過去的經濟政策迴歸到民生和社會政策,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根據十九大的描述,未來的房地產政策將告別調控週期,進入到制度建設週期,這也意味著,送所言的“二次房改”已經啟動。

3

三四線城市棚戶區改造新增投資仍然較大

三四線城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是去庫存的重要工具,也是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2017年5月,國家明確2018-2020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年均500萬套與2017年600萬套的差距並不大,無論是貨幣化安置還是原地改造,都將有利於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從棚改的資金來源看,此輪棚改央行專設的國家開發銀行抵押補充貸款(PSL)將保持在穩定水平,截至2017年12月末PSL餘額累計已達到2.69萬億元。

此時此刻房子到底能不能買?

買房人不妨把握好結構性購房機會

對於普通購房人來說,房地產投資對於房價並沒有必然和直接的影響,它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市場預期和資金供應共同作用的結果。房地產投資的下行,暗示著2018年房地產市場還將延續當前的調控方向,加上按揭貸款利率持續攀升,房價整體牛市的可能性不大,但結構性購房機會仍然存在。

特別是一線和強二線核心城市周邊、高鐵一小時經濟圈三四線城市、衛星城,房地產市場將可能繼續分享核心城市的人口、資金溢出的紅利,住房潛在需求較大,房價穩中有升的趨勢可期。

明確答覆你:趕緊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