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佛山市高明区的更合镇田村巨泉村与江门市鹤山双合镇合成村委俄尾咀村山水相连,两地虽然行政建制和隶属改来改去,但改不了百姓的邻里亲情美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大体相同。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以前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艰苦,生产力低,农业产出低。农民除了从事生产队集体劳动之外是不能从事其他多种经营的,到了1970年代末,顶多也只能养几只鸡鸭鹅供自家逢年过节自用,而当时牛准确说是耕牛是集体生产资料,私人只能是生产队分配看管而不能拥有。而肉猪母猪就可以饲养一两头,当时农民的温饱也是勉勉强强的,可想而知养猪技术也好不到那里,主要以谷糠和青饲料喂养,猪长膘特别慢,养殖周期要一年多才50多公斤才能出栏上市出售。尽管如此,养猪也成了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了。所以一般农家一年到晚很少吃肉的。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话说回来,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猪拿到公社食品站出售结算以后,按理说找个茶楼什么的吃肉喝酒犒劳自己和家人是应该的,可大多数农家并不是不想吃肉,而是不舍得大吃大喝去破费,都是省吃俭用惯了,宁愿吃“下水”猪大肠猪红之类的,久而久之“大肠酿猪红”成为大众化的美食,一种家乡的味道。

其实,卖了猪的农家都是这样做的,预留了一些上等的猪肉,分成若干份。通常是一块肥肉夹带三两大块猪红作为一份礼物回去送给众多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好比雪中送炭。这样一份朴素的情怀一直传为美谈。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大肠酿猪红成为高明合水鹤山合成交界地方乡村的一道舌尖上的美食,何尝不是承载着传统美德浓浓乡情的情怀吗?据介绍,这道农家菜的做法是,先将猪大肠清洗干净,猪红预先加进食盐五香粉葱花等佐料,然后灌进大肠里用稻草紧扎大肠的两端,在放进俗称“虾眼水”刚烧开的水里翻动浸泡至熟,需时大约1小时。现在这一带的农家乐大多预先做好了这道菜待用,食用时切段用姜粒香芹等爆炒即可。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一顿现代小吃小喝的农家菜式。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紫苏煎焗山坑鱼仔。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紫苏蒸猪大肠。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这道猪耳朵是预先卤好,然后切丝蒸焗,朋友介绍说,行内有个文雅的菜名叫千层峰。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上汤油麦菜芽,嫩绿脆口。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可能现代人觉得猪大肠酿猪红并不雅观,但承载着家乡的味道和淡淡的乡愁……

农民以前卖猪小吃小喝也不舍得 现在大吃大喝也忘不了点这个菜

(手机摄影于2018年7月29日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和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