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将杠杆转嫁给家庭是自杀行为

为什么说将杠杆转嫁给家庭是自杀行为

从2015年酝酿开始的去杠杆,现在回忆反思,从一开始主导思想上就出现重大误判,从而导致今天经济中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居民家庭杠杆率急剧攀升,正在削弱经济中最主要的动力—消费,我把其称为自杀行为。

从酝酿去杠杆决策那一刻一个误判是认为,主要是企业杠杆率过高,去杠杆的重点在于企业;而居民家庭杠杆率较低,应该对居民家庭加杠杆。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企业去杠杆,居民家庭加杠杆。央行有关负责人在上海某论坛明确表示,居民房贷规模并不大,贷款并不多,应该加大居民房贷投放。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这轮失控般房价暴涨。

三年过去,对去杠杆的严重误判的恶果逐渐暴露出来了。

2016年去杠杆政策落地以来,企业部门和政府的杠杆率有下降态势,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继续增长,甚至超过了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截至2017年,居民部门负债占DGP比重看,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了49%,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截至2017年,中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并且,由于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为什么说将杠杆转嫁给家庭是自杀行为

什么是杠杆率?杠杆率一般是指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经济主体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经济主体的还款能力。俗话说,杠杆率过高是风险的原罪就是指过高杠杆率带来的违约风险大大增加,因而把其比喻成风险的原罪。

政府杠杆率、企业杠杆率、居民家庭杠杆率都要控制在合理区间,特别是居民杠杆率必须适度适中。如果居民家庭杠杆率过高,居民家庭负债过多的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居民生活财务压力大,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的问题,更加主要的是,对消费这驾拉动经济的最终动力严重透支,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后劲,不,不是最终而是现在已经影响到了。

企业、政府在降低杠杆率的同时,已经把杠杠加到或者说转移到居民家庭中。居民杠杆率不断提升已经开始抑制消费增长。居民杠杆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体现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上。有数据显示,社会零售总额增速从2008年以来开始下滑,在金融危机之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在2008年7月达到了最高点23.3%。此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开始下滑,虽然在2010年增速有所回升,但是总体呈下行趋势,增长乏力,2018年6月份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经降至9%。更加严重的是,这是中国电商得以在世界处在发展领头羊地位情况下。如果电商再走下坡路,那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下滑将会更大。在这里,居民杠杆率的提升对于消费的挤出作用不容忽视。

居民家庭杠杆加在哪里是关键。2016年以来房价失控般暴涨,成为居民家庭杠杆率大幅度攀升的主要原因。房价较之前快速增长,居民住房刚性需求上升,住房贷款迅速发展,居民负债水平提升。房地产价格对消费有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过高的房价会对消费带来挤出效应。而家庭负债因为以住房贷款为主,对中国来说对消费的挤出更为明显。同时,暴涨畸高的房价已经是引爆房地产贷款包括住房按揭贷款金融风险的定时炸弹,已经到了非常危险之地步。

为什么说将杠杆转嫁给家庭是自杀行为

这几年居民家庭疯狂加杠杆风险已经凸显出来,对经济后劲的侵蚀作用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纠正政策偏差,必将酿成大祸,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