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病友及家属:

纸短情长,见字如面。时下八月,虽已立秋,但空气中还间断弥漫着炎炎暑气。医生的朋友圈总是惊人的相似,诚如大家所知,我们将要迎来了第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医师节。对于无数中国医师而言,我们之所以会欢呼雀跃,不仅因为节日是关于时间的提醒,更体现着整个国家乃至社会对于医学事业的尊重。在省医首届“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上,当我从领导们手中接过“优秀医生”的嘉奖证书时,我的内心更是心潮澎湃。作为一名从业三十余年的心脏重症医师,每当看着自己身上的“白袍”,我总会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看着自己所热爱的心脏重症事业初见成效,回想着自己从医路上的点点滴滴,心中更是增添了许多诚挚的感恩。

自大学时代从自己老师手中接过“白袍”那一刻起,这件圣洁的“身上衣”便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职业生涯。在我的理解里,神圣“白袍”所彰显和传递的不仅是职业的标志,更是一种从医治学精神的传承。每念及此,一份发自内心的珍重便会油然而生。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面对气温飙升的“三伏天”,我曾先后带队河南省心脏重症学院至开封、安阳、信阳、巩义等地进行学术巡讲,更加深入地体会了心脏重症事业的发展“省情”。令我倍受激励的是,“华医纵横榜心脏重症领军人物”的再次当选给自己的学科发展思路指明了航向。令我感到肩头担子更重的是,河南省人民医院CCU病区重新开诊,两个院区心脏重症“东西合璧”的学科格局已然成为我的心目中关于同质管理和统筹兼顾的重担与挑战。

面对医师节这样一个值得纪念与歌颂的日子,我回首来路,惦着初心,细品眼前,远眺未来。内心最深的思考大概只能凝练为两个字:感恩。感恩这种情感很特殊,往往会比感动多出更多的真诚,也会比感谢增加更多的心灵共鸣。

做与时代同行的医者,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两个字看似很抽象与遥远,但却时刻渗透在我们身边。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已然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作为一名心脏重症医师,每次外出学术交流时,我都能体会到专业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每次年终总结时,我都能感受到工作中悄然发生的蜕变。总体而言,今天的我们总是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加优秀。与之互为因果的是,今天的改革总是要比昨天的发展更有力度,今天的收获总是要比昨天的付出更显获得感。许多情况下,我们的进步不只是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不只是完全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智慧,而是因为我们与时代发展保持同频,同时代进步走在一起。这个时代呼唤革新,呼唤初心,而“中国医师节”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医者的最宝贵礼物,我们要时刻与时代发展保持同行。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多学科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当今的必然趋势,要感恩自己的平台与伙伴。从心脏重症学科的成长来看,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前辈的臂膀之上,更是得益于自己所朝夕相处的平台与伙伴。“大河有水小河满。”随着自己所栖息的这家省级医疗航母的乘风破浪,我们的专业“小船”就能越走越远。“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每当我们的学科发展遇到瓶颈时,正是许多兄弟科室及梦想“合伙人”的鼎力相助,我们才能走得更加稳健,不觉孤独。无论心脏重症如何,无论医疗现状怎样,我始终笃定坚信,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最适合医学事业发展的地方,我们用心连起来的的每个前行步履终将走出属于心脏重症学科梦想的成长之路。这个时代呼唤合作,呼唤信仰,成长平台对于每个学科都很公平,每个愿意携手同行的伙伴都满怀赤诚之心,我们要时刻与他们想在一起,走在一起。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没有病患就不会存在医者,要感恩患者与来自他们的信任。我们的前辈曾无数次教育我们: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医生和病人是属于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我们深刻体会到,所有医疗行为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所有临床措施的落脚点应该是让病人收获满意与幸福。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生命规律同自然规律高度契合,生老病死总会是必然的经过。与生死有关的职业难免会给人带来心灵的倦怠与失望。但即便如此,每当面对生死边缘的心脏重症患者时,患者的勇敢与家属的信任总会使我们重塑信心,从而使我们有力量去勇敢尝试,有时间去静心看护,从而有机会去创造一个个重生的奇迹。我国知名心脏病学专家方圻教授曾这样认为:“我们的悲喜总是和病人交织在一起。”其实对于心脏重症从业者而言,我们几乎很难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因为我们的所有情感几乎都与病人息息相关。医患同舟,风雨兼程,我们对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要永远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对患者心存感恩。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师者”是我们的本色,要感恩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时值首届中国医师节,医师二字虽书写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医”体现了我们的事业初心,而“师”则彰显了我们的价值归属。从一名合格医师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成就感不应局限于治愈多少疾患和减轻多少病痛,更应该在于培养多少优秀青年医生和看着他们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走得多远。“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临床是我们的今天,教学就是我们的未来,当我们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具备严密临床思维、严谨治学态度的优秀医者,那便是对于社会乃至于人类医学发展的最大贡献。每当面对青年住院医师时,我们总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青春的朝气,也总能从临床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收获新知。对于学生们来说,儿童节已然成为他们尘封的记忆,青年节也逐渐随着年龄和心态的变化而渐行模糊,而唯独这“中国医师节”将会成为他们以后整个职业生涯和生命旅途中不变的陪伴。比起我们,青年“强国一代”很幸运,他们从正式当上医生的那一刻便与医师节结伴而行。但能够看着他们日积月累中的成长蜕变和厚积薄发中的羽翼渐丰,我们也有着别样的幸运。医者应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师者当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我们既然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两种职业身份融入灵魂,就要与学生共同成长,永远对“师者”本色心怀感恩。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医师节专家获奖感言:没有病患就不会有医,要感恩来自他们的信任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知名当代作家铁凝曾对美好的事物有着这样的态度。业精于勤,德厚于山。在从医治学的路上,艰辛与惊喜相伴,美好与荆棘同行,只要足够勇敢,我们就无需消耗与等待。既然选择了穿上圣洁而美丽的“白袍”,就应该全情投入这份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只要我们怀揣感恩之心,永远敬畏生命,就一定能够以仁心仁术添彩“白袍”。

值此首届中国医师节,真诚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张静

2018年08月17日

(本文由本号总顾问梁宝松教授推荐,梁宝松,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