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田林 王士伟/文图

受到台风“温比亚”影响,周口市遭遇特大暴雨大风天气袭击,导致全市多地出现严重内涝。面对灾情,周口市迅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机制,各县市区长、市直各相关单位的抗洪救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18日凌晨,市长丁福浩、副市长洪利民等已连夜赶往受灾最重的太康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8月18日,川汇区区长李宗喜,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凤龙,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时文祥带领各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冒雨走访贫困村、过渡安置区察看积水情况,叮嘱他们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并要求办事处及区直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区水利部门要配合各办事处迅速调度应急设备,要迅速采取排水措施,加大排水力度,对在有安全隐患房屋内居住的群众要及时安置到安全地点。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在天气黄色预警发布后,周口市公安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直接指挥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分县市局领导带队,一线执勤民警街面执勤、扶危救困。中心城区交警、特警支队值班领导带队全面加强巡逻执勤,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18日中午,暴雨预警已由橙色预警升至红色预警,周口市城市管理局启动应急预案,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俊华带领班子成员奔赴一线,出动除涝抢险人员156人,抢险及维修车辆63台次,携带警示灯、警示牌、防汛工具等物资,全力投入防汛抢险工作,对积水严重路段打开200多处窨井盖,在井口上方架设安全警示标志,专人看护,加快积水排放。截至下午三点半,已将影响交通的300多棵断枝树木处理完毕,同时全部启动中心城区排水泵站运行,全力抽排水,泵站自动化监控中心密切关注泵站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加强易涝点监控,及时掌握水情,进行调度和处置内涝。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省委、省政府对周口市灾情十分关注,18日晚8时30分,省长陈润儿专门打来电话,询问周口汛情、灾情,了解群众生活安排情况,代表省委省政府慰问防汛一线干部职工。陈润儿省长对周口的防汛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落实责任,积极应对台风造成的极端天气,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路交通、河道航运安全。

18日晚6时58分,副省长戴柏华与周口市长丁福浩通电话,了解周口的降雨情况和灾情,并对周口防汛工作、特别是学校的防汛及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戴柏华还对省十三届运动会的筹备情况作出指示。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本次降雨来势猛,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且集中,8月18日晚,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夜巡汛情,要求太康全县干部在岗在位,排查村户、河道险情,并做好除险保安工作。对特困人员,人口聚集点要做好除险安置工作。 对重点部位要做到人员到位,物料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防止困灾害天气带来不应有损失。县气象局要加强对灾害天气予警豫报,及时发布信息。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县长李锡勇、副县长卜迎涛、乔伟等冒雨到清集镇和城区积水路段检查指导防汛排涝工作,强调要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在县城区谢安路和支农路,听取城管、住建等部门防汛工作情况介绍,并强调,要加强对地下步行街等重点区域积水排除,本着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惜一切代价,多管齐下,确保安全度汛。

目前,周口抗洪救灾工作已全面展开。18日凌晨,周口市长丁福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建军,副市长洪利民带领市水利、农业、气象、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连夜赶往受灾最重的太康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丁福浩登上涡河大桥查看水情变化,询问巡查值守情况。

周口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响应 市长连夜奔赴汛情一线

叮嘱太康县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在太康县转楼乡,丁福浩到受灾转移群众的临时居住地,看望受灾群众,了解他们的食宿安排情况,叮嘱基层干部安抚好受灾群众情绪,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和卫生防疫工作。

据悉,8月17日08时至18日23时,周口市县区大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各县市区降水量如下(毫米) :太康244.9、扶沟226.2、淮阳222.2、川汇区213.6、郸城204.4、项城202.3、沈丘184.1、商水173.6、鹿邑152.1、黄泛区144.5、西华123.6。全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太康县龙曲镇315.4毫米。周口全市乡镇雨量站中250毫米以上的有14个,100到249.9毫米以上的有121个,50到99.9毫米的有23个,50毫米以下的有13个。

截至目前,今天(19日)上午,周口气温23℃~27℃,小雨转多云,风力3-4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