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编者按】近年来,六枝特区紧盯脱贫攻坚工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整合运用各类涉农资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盘活了沉寂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了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深度激活了农民发展的内生动能,形成了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多元、村级积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稳步提升的“多赢”局面,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头活水!请看本台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乡镇在贯彻市委市政府8月3日在六枝召开决战脱贫攻坚调研座谈会后,掀起的大战100天,再战50天,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浓厚氛围。

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

夏华 姜世鸣 周海涛

近年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农村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顺应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形势发展,在资源活化、资金量化、拓展深化、基础强化上持续下功夫,推动“三变”改革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自“三变”改革开展以来,六枝特区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财政资金股权化,把钱花在刀刃上,发挥资金更大效益。

六枝特区落别乡纳骂村村主任李顺良说:“在‘三变’政策的引领之下,充分利用土地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这个政策对于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为之前这个土地大部分都是荒起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土地没人耕种。通过这种形式老百姓把土地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来组织人工给他种给他管,产生效益过后他就从中分红,每亩最起码是有两千块钱左右。”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因地制宜、政策叠加等方式,抓住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入股、分红效益等重点,从合同签订、股比设置、精准联结等方面做好跟踪指导,促进可持续增收。并围绕村级台帐是否健全、利益联结是否精准、实际效益是否可持续,全面摸排贫困户入股的经营主体情况、入股方式、股权设置、“三个到户”等情况。

六枝特区落别乡纳骂村村民李顺贵说:“像现在这个刺梨种植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希望,我们作为老百姓也是比较高兴的。”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六枝特区按照“五个一”标准,规范提升12个市级“三变”改革示范点、3个股权示范村和 2个“三变”改革示范乡镇。培育了呈祥农业开发公司、贵州大禹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95个“三变”经营主体。

六枝特区大禹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鹏说:“主要是让当地的农户参与到公司的管理过程当中,完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脱贫攻坚利益链接,完成我们公司在当地的一个社会责任。”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区实现20.87万亩土地资源变资产,整合2.1亿元财政资金、撬动7.8亿元社会资本变股金,7.89万户29.13万名农民变股东(贫困户1.01万户3.44万人),带动参与“三变”改革经营主体195个,带动农民增收6600.06万元。

六枝特区三变改革服务中心主任张永志说:“三变改革促进了我区农业适度的规模经营,增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夯实了农村的基础组织建设,整合了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破解了三农发展的难题,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对脱贫攻坚有重要推动意义。”

六枝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秦雄 余廷瑶(实习)

在六枝特区新窑镇波渡村有这么一片农业产业革命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百姓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业,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新窑镇波渡村滥坝组将林地、宅基地、承包地用做养殖用地,充分盘活了“三块地”,合理利用资源,带领百姓脱贫致富。

波渡村滥坝组村民陈开美说:“我家入股了八亩土地,我在这上班一个月是两千块钱的工资,对于我们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有保障,对以后的幸福生活有盼头。”

目前,养殖场初期养殖规划已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波渡村养殖场负责人何沿鹏说:“我们现在的养殖规模是1000头猪,活动范围是两百亩,我们二期是2800头的建设规模,然后猪的活动范围是289亩,预计给当地农户带来12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该村采取“三变模式”来进行土地盘活,加上村支两委挨家挨户作动员,使全村村民参与到此项目中来。

波渡村村支书王勇说:“我们村是以“三变模式”来盘活三块地,然后再通过群众会、院坝会、走家串户来做动员工作,动员户户参与扶投公司土地流转,现在流转第一期工程200亩,覆盖全村村民112户455人,第二期扩大规模流转土地289亩,现已在开工。”

六枝易地扶贫搬迁点有个农家小私塾

敖成权 罗义杨

每到周一、周三、周五早上九点至下午,塔山社区聚福新苑都会响起孩子们唱童谣的声音,这里便是六枝特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牂牁大道安置点,从6月19日开始,来自六枝特区的13个乡镇的搬迁户已经陆续入住。目前,已有935户4623人。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现场,孩子们正在齐声朗读:“早起叠被抹布擦,衣物用品别乱搭。锅碗瓢盆洗刷刷,生活污水别乱洒。屋里屋外不留渣,柴草砖瓦别乱码。牲畜家禽管好了,垃圾粪便别乱撒。洁净家园我来抓,讲究卫生人人夸。”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随大人搬迁而来的很多孩子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半开放空间,上了半个多月的小课堂,开开心心度过他们的暑假生活。这也是六枝特区团委联合六技特区安监局在小区打造的聚福新苑“青创汇”活动阵地。“凉都青创汇”是由共青团六盘水市委员会提出的,通过“互联网+团组织”的方式,采取线上发力,线下聚合的运营模式,打造集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凉都网上共青团。

大学生志愿者周兰说:“这些小孩子来自农村,他们获得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相对较少,我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教给他们,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据介绍,从7月30日开始,“青创汇”针对小区内的孩子,免费开展每周三天的辅导课,早上2个小时的课堂时间,上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穿插安全知识竞答的小环节;下午带着孩子学习一些文体类课程,进行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高空抛物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在一个图书角,“图书漂流公约”几个大字十分醒目,“青创汇”将捐献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不设借阅登记,小区内的居民需要,均可借阅。图书漂流记录表上,歪歪斜斜的写着书名和借书人的名字、居住楼层、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整齐的书本,稚嫩的笔记流露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觉、自律性,小课堂的开设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六枝特区牂牁大道易地扶贫搬迁点聚福新苑小区居民李贤明说:“我们来这个地方,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高兴得很。”

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安置点8月底将完成全部入住工作。目前,社区正在引入六枝特区启航纺织有限公司和恒威电子厂,为入住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让搬迁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有事做 、能致富。

牂牁大道易地扶贫小区聚福新苑支部书记徐家珍说:“我们现在引进了程伟电子厂,搬迁户进来以后可以在我们这个电子厂上班,现在电子厂在装修阶段,可能8月初就可以投入生产。”

木岗镇戛陇塘村:夏秋季攻势再发力 产业扶贫全覆盖

刘晨沐 李明艺

坐落于木岗镇西北方向的戛陇塘村,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针对不同的贫困人口施以不同的扶贫方式,让贫困人员能够“对号入座”得到帮扶,有利地推进整体脱贫速度。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据了解,戛陇塘村以天赐玫瑰种植、蔬菜产业种植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发展玫瑰产业1500余亩、蔬菜种植产业700余亩、高粱种植产业250亩,其他产业共计600余亩。天赐玫瑰种植涉及378户1536人,基地以每亩800元的租金租用农户土地,租金每年增加4%,增加到每亩1200元为封顶。同时农户还可到公司进行务工,以每天70元务工费和每年工作200天计算,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4万元。

戛陇塘村村支书张仕明说:“我们村的产业有玫瑰花1500亩,还有生姜,白菜,西红柿这些产业,每一个贫困户都已经全面覆盖,我们不会让这些已脱贫的贫困户再返贫。”

「大战100天 再战50天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六枝特区:三变改革助推产业脱贫见成效/新窑镇:盘活“三块地” 产业全覆盖

记者从戛陇塘村村主任汤大文处了解到,在2017年年底戛陇塘村已经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下一步将扩大蔬菜种植基地,种植一些早熟蔬菜,带领村民们走上小康之路。

戛陇塘村村主任汤大文说:“下一步我们打算种早熟豌豆、早熟豇豆、早熟辣椒、还有早熟茄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