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从3000多年前“巧女”们用最质朴的方式祈求美满生活,到如今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秦风如斯,弦歌不辍,陇南人对“幸福”的求索始终没有停歇。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陇南让乞巧文化从乡村传唱走向世界共享,在历史积淀中感悟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之美好,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不断凝结着陇南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后发赶超的内生动力,一针一线、一铆一眼,如春风化雨,落细、落小、落实,精准施针,以崭新的面貌——

点击下图查看

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全程直播↓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

不变的歌声、不变的时间,多变的表达形式,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七天八夜,陇南西汉水畔,再一次唱响了千年的期盼。

倾心聆听,细细品味:

抑扬顿挫间,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创新,以特有的方式体现着千百年来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润物无声地激励着一代代西汉水流域女性提升自我、实现梦想,让乞巧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精彩的现代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激励广大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

这就是“乞巧”的迷人幽香。

这就是陇南的魅力源泉。

陇南正以崭新姿态,千锤百炼,用绣花的精准,步步生花,演奏着一曲又一曲发展弦歌,不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演绎着西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一)融入血脉,生生不息女儿梦,在锲而不舍的守护与传承下,美“梦”正酣。

每年一到农历七月,陇南西和、礼县的群众就早早地行动起来,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

“在西、礼两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因为乞巧早已融入她们的血脉中,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基因’。”西和乞巧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张月兰说。

乞巧文化是中国丰厚文化的一朵奇葩,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

其活动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是中国古代乞巧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千年乞巧千年唱,一样求生一样鸣。水旱兵荒多苦难,节候耕播富风情。真诗自古随风没,悠远江河此一罂。”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和当地学者赵子贤先生所作的关于乞巧的一首诗,形象地反映了陇南乞巧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如此富有魅力的文化瑰宝不应该被遗忘、埋没和不为人知。

多年来,陇南本土专家杨克栋先生,用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先后跑遍了西和、礼县的19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到2005年年底,经过反复斟酌修改,他撰写的长达3万多字的《仇池乞巧民俗录》终于问世……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因乞巧文化的魅力而不懈努力,让“乞巧”在陇南源远流长。

而在每一步的转折中,更少不了陇南的独具匠心。为了让这千年“活化石”与现代文明激情碰撞,陇南人精心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产生活,并日渐鲜活生动起来。

陇南大力实施乞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制度,组建乞巧文化传习所、乞巧文化博物馆、校园乞巧艺术团。扶持培养和评选命名一批“乞巧世家”“乞巧之家”和“乞巧文化传承人”。成立了乞巧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乞巧》杂志。以乞巧为题材,创作了大型秦腔剧、舞台剧、微电影、动漫、连环画和主题曲等一批文艺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乞巧文化的传承载体,使陇南乞巧这朵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散发出迷人“幽香”。

陇南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名片越来越响亮,资本越来越雄厚。截至目前,我市已公布乞巧省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63名,西和县和礼县公布县级传承人196名。

2014年,陇南启动了西和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乞巧女儿节也被文化部非遗司纳入到世界级非遗项目申报后备库。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二)放风梦想,千年不改乞巧情。乞巧文化在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间,不断升华,衍以为俗,与世界共享。

陇南,中国乞巧之乡,承载着陇南儿女的千年女儿梦和千年幸福梦,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

陇南,也是善于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地方。

几千年来,乞巧被陇南儿女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世代相传,衍以为俗。

为了让古老的乞巧文化活动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市委、市政府立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加大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先后举办了九届乞巧女儿节,使乞巧民俗走出了甘肃,走进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而第十届乞巧节即将开幕,主题是“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

久久为功,传续文化基因,保护文化根脉,彰显文化自信,乞巧女儿节由曾经的乡村文化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不断注入全球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血液,妇女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渠道日趋多元,“巧”的外延和形式更加丰富。

乞巧从最初的祈求做好茶饭、针线,到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和美德的大载体,成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实现女性全面发展的大平台。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说:“乞巧民俗文化,其历史性独具魅力。在不断传承和创新的打磨下,引导妇女们放飞心中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递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正能量。”

随着一首首乞巧歌唱响陇南,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以更加精彩的现代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陇南儿女们更加自信、自强、自立,走出甘肃,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三)文化养育,春风化雨润民心。 世世代代生活在乞巧之乡的女儿们用默默的坚守,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乡风文明。

去年5月7日,对礼县、西和县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来自西和县洛峪镇的何宏伟、申爱祥,礼县肖良乡肖良村的王伟红与永坪镇永坪村的崔海娟等贫困户家庭的50对新人举办了一场“向高价彩礼说不”移风易俗集体婚礼,欢快、文明、时尚的婚礼氛围,为热爱生活、忠于爱情的新婚青年留下美好永恒的纪念。

同样在百岁乞巧老人赵灰娃所住的礼县祁山镇赵家村,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风情民居,尽展美丽乡村风貌。来到老人家,最先看到的是写着“和致祥”三个大字的门额,儿子和儿媳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得很精心。谈及这位老人,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年轻时既漂亮,又能干,无论家务,还是农活,她都是行家,而且她还有一手好厨艺,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都请她帮忙。

毫无疑问,百岁乞巧老人赵灰娃,申爱祥、崔海娟等25位新娘,都是“乞巧女儿”,她们把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作为自己的偶像,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用默默的坚守,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用慧巧的双手,编织着自觉奋争的多彩画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化的影响力决定一个区域的魅力,也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陇南注重文化养育,提升文化积淀,大力推进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乡村舞台、休闲广场建设为支点的文化设施,搭建起了愈来愈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百姓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文化发展成果,也让农村群众的文明程度愈来愈高。

吹拉弹唱,听免费讲座,看露天电影,秦腔艺术表演、棒棒鞭演出……每天傍晚,当夕阳还未散去,遍布陇南村村社社的上千个乡村舞台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或是唱歌,或是伴随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总能在闲暇之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

不仅如此,陇南还积极开展以“六争六评”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争创“美丽庭院”,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渗透到千家万户,“多维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共享,文化惠民。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在城乡间流动,使生活在这片发展热土上的陇南人的文化生活愈加多姿多彩。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四)自立自强,脱贫攻坚逐梦路。陇南把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脱贫攻坚、城乡建设、旅游发展、电子商务、劳务输转、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乞巧文化已然成为推进精准脱贫、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姜席镇姜尧村是3A级景区西和晚霞湖风景区所在地,也是远近闻名乞巧村,随着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传习所、乞巧人家、乞巧坊等众多乞巧元素入住姜尧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蜕变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省内外游人到陇南旅游的必去之地。

夏日,在徐徐的凉风中,聆听着千年古韵的轻吟,品尝着“乞巧女”们亲手烹饪的农家美食,在一针一线中去体味千年的夙愿,在如此美景中,姜尧及周边乡村的群众收入也节节高升。

不仅如此,西和县还以北起礼县祁山、南至何坝安峪,东南至石峡包家窑,西至姜席晚霞湖3条长廊为主线,全力打造西礼乞巧文化经济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陇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布局中,赋予乞巧文化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把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脱贫攻坚、城乡建设、旅游发展、电子商务、劳务输转、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文化旅游产业促农增收日趋凸显,在古老的陇南大地上产生了令人欣喜的“乘数效应”。

陇南巩固提升“乞巧坊”特色妇字号品牌的同时,充分借助乞巧女儿节的东风,创建“陇原巧手创业馆”,全面展示陇南妇女巧手作品,通过吸引企业注资、设计产品,着力将乞巧文化和巧手作品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助推精准脱贫。

陇南的乞巧女儿也勇立“互联网+”潮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仅在西和县,就先后组建成立了乞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刺绣女红为主、剪纸书画为辅,策划研发了“乞巧坊”十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在全县100多个村成立了“乞巧坊”刺绣协会;建成了“乞巧坊”文化旅游产品电商旗舰店;建成100多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乞巧文化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初步成型。

“巧媳妇”张芹和她的“大柳绣庄”网店就是最生动的诠释,张芹昔日里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变身为今朝带领邻里致富的能手,不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了增收致富的产业,更在这条璀璨的道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此同时,陇南在脱贫攻坚中打造巧字招牌,大力培育“巧嫂、巧妹”劳务品牌。古老的乞巧文化与时俱进,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仅充分展示了悠久文明传承至今的文化自信,而且在激励广大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凝聚女性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用非凡的成就,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

而这样的扶贫“组合拳”出击范围是全市。短短几年的时间,“城市化的乡村”在陇南成为“现实版”,也带动了陇南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许多美丽乡村成为旅游热地,一些农家乐、农家客栈等遍地开花。几年来,陇南有效解决了100万群众的贫困问题,贫困发生率由53%下降到13.4%,走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的陇南扶贫新路子。

陇南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诠释着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为陇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支撑。

我们相信,未来的陇南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陇南人也会因为文化品质的不断提升而有心灵的归属感和生活的幸福感。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记者/靳淑敏)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