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掃地成家庭作業,想說愛你不容易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月19日從浙江省教育廳獲悉,該廳日前與團省委、省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明確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 作業,如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校應建立勞動實踐評價制度,並記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參考。(7月19日澎湃新聞網)

浙江省教育廳與團省委、省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明確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如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但是筆者以為,洗碗、掃地成家庭作業,真的像一句歌詞所唱的“想說愛你不容易”。

平心而論,我國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勞動與技術教育形同雞肋早已是公開得到秘密。有研究資料顯示,美國學生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平均每天達1.2小時,韓國、英國、法國分別為0.7、0.6、0.5小時,中國只有0.2小時。但我國孩子在家學習時間則以平均每週14個小時高居榜首!勞動教育的缺位,不但嚴重影響中小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價值觀的形成,還會影響全面育人目標的有效達成。現在的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中從來不缺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的作業,他們最缺的恰恰是洗碗、掃地等實踐性家庭作業,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文強化勞動實踐教育,其初衷無疑是值得肯定的。要求學校建立勞動實踐評價制度,並記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參考,也沒有什麼錯,但是洗碗、掃地這樣的家庭作業真的能落到實處嗎?

眾所周知,老師佈置的語數外等學科的家庭作業,學生必須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因為這些作業第二天要交給老師批閱,誰做誰沒做,做對還是做錯,老師一檢查就會清楚,而洗碗、掃地這類家庭作業,其檢查主體不是老師,而是家長,家長會像老師那樣認真檢查孩子洗碗、掃地等家庭作業嗎?可以肯定地說,大多數家長都不可能真的像省裡文件規定的那樣把洗碗、掃地當做孩子的家庭作業。其原因有三:

一是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少工委所發的“指導意見”,可以管住學校,管住老師,卻管不住家長。也就是說,三部門所發的“指導意見”對廣大中小學生家長沒有任何約束力,家長可以按要求做,也可以置之不理,這就讓文件在最後的落實環節打了大大的折扣。

二是在中考、高考一卷定終身的現實語境下,即便是列在課表上的勞動技能課,也常常被語數外等“主科”老師佔用,學生回家以後的洗碗、掃地等家庭作業讓位於書本作業就更不足為奇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在家裡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洗碗、掃地上。家長篤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爭取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和名牌大學,家長哪裡捨得讓孩子去幹洗碗、掃地等家務活?

三是即便家長按老師的要求每天督促孩子在家洗碗、掃地,最多也就是做做樣子,一次兩次可以,長期堅持不可能,更不會將洗碗、掃地真的就當成孩子必須完成的“規定動作”。孩子沒有洗碗、掃地,家長照樣可以向老師證明孩子已經完成了這項“家庭作業”。

可以說,勞動實踐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根子還是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和在人才選拔制度上。只要中考、高考指揮棒仍然發揮作用,學生片面重視書本知識學習和結論的記憶,忽視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及在現實生活應用的現象就不會消除,中小學生的勞動實踐機會減少、意識缺乏,出現勞動觀念偏差、輕視勞動實踐、不會勞動實踐、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與其說是學生與家長不重視造成的,不如說是整個社會重學業成績、輕勞動實踐的風氣使然。

洗碗、掃地成中小學生家庭作業,只是看起來很美,要落到實處,真的比登天還難。

作者系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揚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特聘宣傳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