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银行刷屏说起,吐槽一下P2P网贷监管

昨天,手机被江西银行霸屏了,一会一个短信,

投过的P2P平台多,用过的号多,那可真是刷屏的厉害。

从江西银行刷屏说起,吐槽一下P2P网贷监管

这是啥意思呢?

初一看,还吓一跳呢。

按我的理解,应该就是以后投资网贷,

不能再通过别的支付通道了,

所以估计很快就不能网银,也不能用别的卡充值了。

对大多数来讲,

基本上没啥影响,

无非就是投资某个P2P平台,充值,提现,全用同一张卡。

对于多个号的同学,就是操作更麻烦了些。

说更直白一些,感觉除了给投资人增加了些麻烦,

貌似,也没什么鸟用。

没感觉到资金又安全了多少,

没感觉到平台又安全了多少,

更跟收益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由此,我忍不住就要借题发挥,

网贷监管,从2016年8月24日下文,这都快两年了,

快两年了,快两年了……

从江西银行刷屏说起,吐槽一下P2P网贷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

监管确实要摸着石头过河,

可我咋感觉你这监管,光在河边看一看,喊一喊,

到底有没有下过河?到底啥时候能过河呢?

一再延期,

真的好么?

监管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以我一介草民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种:

1、规范金融秩序,明确边界:让你知道啥可以干,啥不能干。

2、确保P2P平台合法经营:砍掉所有套路,设置经营门槛,让在运营的P2P平台起码是真实业务,有一定资质,能经受住一些考验,不会动不动就跑路让投资人一再受伤害。

其实吧,我感觉我们老百姓对监管的期望,与监管层的期望,

可能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我们对监管的最大期望是什么?是第2条--安全!

但我觉得监管层可能更重视的是第1条--界限。

比如,前面确实出了很多监管的措施,划了很多杠杠,

啥银行存管啊,啥20万、100万的限额啊,啥资管新规啊,

有用没?有用!

涉及到核心没?没有!

银行存管了的不是仍然跑路了一堆?

存管=安全吗?现在看来,基本没一毛钱关系。

标的限额了=安全吗?貌似逻辑上有用,实际上却又没啥用。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些措施,开始强制了没?

没有啊,大哥,两年了,你说了一堆,都还没有落实啊,

如果是在企业里,老板的血都要气得吐光了啊。

当然,光发牢骚,不提建议,老板会很不喜欢的,

所以我也提提我的“金点子”,

哈哈,有用没?

----有用呀,显得咱也关心行业发展吗。

1、纸面文件不如实地排查有用

各地金融办,把已经注册的P2P平台,全部去排查一遍,

确定哪些是红线,比如发假标的,老板是老赖的,直接关停;

确定哪些是黄线,超限额的,信披不合格的,自融的,给个期限整改,

期限到了没改完的,一律淘汰。

红黄名单公示,给投资人参考。

据说现在还有2000家左右平台,据说广东也就才200多家了,派出10个工作组,每家3天,2个月就可以排查一遍了。

排查一遍,基本上就能把诈骗性质的全部排除掉了吧,

如果形成排查制度,每年都去排查一遍,

相信每家平台都得小心翼翼,合规经营了。

从江西银行刷屏说起,吐槽一下P2P网贷监管

2、监管规定成熟一个落实一个

比如银行存管,喊了2年了,据说落实存管的平台还不足50%,

这是在玩博弈吗?

这类规定就应该出台时就给出期限,

比如:2018年6月1日前未上线银行存管的,全部关停。

你看看还有哪家不听话?

所有出台的新规,都应该这样设定:

未上线银行存管的,给个半年期整改,到期未落实,淘汰;

标的限额不符合要求的,给个一年期整改,到期未落实的,别博弈了,要么乖乖听话继续做下去,要么就撤退。

一个一个规定的落实,执行,行业才会规范,

结果每个规定出来都延期延期延期,

给无数平台以侥幸心理,能拖则拖,何时可完成?

从江西银行刷屏说起,吐槽一下P2P网贷监管

我们盼望,黎明前的黑暗抓紧过去。

你呢?你有啥高见也可以留言啊,我一定会阅读批复的。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