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兰草画千幅 一箭兰花诗万首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幽谷,“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雅。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不灭的精神。她是默默演奏生命乐章的花中君子,深深地植入了诗人的生命里。“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

一株兰草画千幅 一箭兰花诗万首

爱国诗人屈原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张学良精心养兰,他评价兰花说:“其香也淡,其姿也雅。”“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片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

一株兰草画千幅 一箭兰花诗万首

兰,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友谊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是中华炫烂文化中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一株兰草画千幅 一箭兰花诗万首

自古文人志士偏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做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通过借助兰花来寄予感情、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传达着自身热爱国土、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

兰花幽香清远,只能生长在幽谷净土,开放在人们的理想境界中,似一潭幽泉融在滚滚历史长河里,永远流动容纳百川,永远让人铭记在心,无法被时光湮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